李智
【摘 要】農村學校體育教育需要有足夠的活動場地支撐,這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新時期農村要求的硬件條件之一。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我國農村,體育課程設置無法達到其他課程的標準,并且得不到學校及家長的重視,使得體育課形同虛設。
【關鍵詞】農村體育教育;現狀分析;對策
影響農村體育具體實施的主要因素是領導不重視、場地不夠、課被占用、師資缺乏、學校領導對體育重視不夠。名義上雖有校長分管體育,但實際上許多分管校長分而不管,對隨意占用體育課尤其是畢業班的體育課聽之任之,有些地區升學班根本沒有開設體育課。學校領導只抓升學率,對體育課和體育活動漠不關心,無視學生體育活動和身體健康狀況。農村學校體育教育變成了“可有可無,隨意調配”的課程。
一、農村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1.體育教育課程教學現狀
很多農村地區的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多采用“放羊式”的教學方式,即安排學生一道體育課就進行自由活動。有的教師就算安排課程教學,也多是走走過場,甚至還有很多學生六年小學下來,連廣播體操都沒有學全。甚至到了高年級以后,包括體育課在內的“副科”課程大多都成了,課程表上的擺設。體育課教學情況也有許多被占用現象,許多農村學校把體育課納入了教學計劃,列入了課程表,而體育課調為文化課的現象嚴重。還有在被調查的大部分學校中,一些代課的體育教師由于缺乏專門的體育教學知識,體育課常常成了自由活動課,許多學校的體育課幾乎和以前沒有多大區別。
2.體育教育師資現狀
體育師資是實施和發展農村義務體育教育的保障。調查發現,體育教師年齡結構不夠合理,男、女體育教師比例嚴重失調,女教師寥寥無幾。體育教師編制被擠占,農村學校具有專科或專科以上學歷的體育專業教師不足,一部分體育教師不是專職老師,很難保證體育教學質量。在農村學校,體育課一般被認為是副科,體育教師很難被列入師資培訓的范圍內,對體育教師的評價也比較片面,體育教師付出的勞動得不到認可,不能同工同酬。
二、農村體育教育發展的原因分析
1.教育觀念滯后,對體育教育認識不足
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我國農村,體育課程設置無法達到其他課程的標準,并且得不到學校及家長的重視,使得體育課形同虛設。學校方面為追求升學率,對體育課程教育更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這種觀念嚴重影響了中小學體育教育的發展。個別學校的領導對學校開展體育課教學工作認識不足,雖然上級部門作出了相應規定,但在執行過程中監督力度不夠部分學校的領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根深蒂固。一些學校隨意更改教學計劃,任意縮減體育教學課時;課程表上安排的體育課時得不到保證,經常被文化課挪用;有的學校畢業年級干脆取消體育課,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無法得到保證。
對體育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體育課存有偏見,主要是由于我國基礎體育教育的缺失,以及學校和社會普遍存在重智育、輕體育、重營養、輕鍛煉、重技能、輕體能的傾向,學生嚴重存在體育鍛煉和健康意識淡薄,缺乏良好的鍛煉習慣,農村體育教學保障更不樂觀。
2.農村體育教育經費緊缺
經費投入不足直接導致體育場地器材嚴重匱乏,有的學校連個乒乓球臺、籃球場都找不到,不少學校受場地限制,連必要的操場和跑道都沒有。我國頒布實施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規定: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應當按照國家或者地方制訂的各類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備標準,有計劃地逐步配齊。學校體育器材應當納入教學儀器供應計劃。新建、改建學校必須按照有關場地、器材的規定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但是這些規定在絕大多數農村地區都是一紙空文。
3.農村經濟的整體落后
整體經濟的落后,制約著農村體育教育的發展。俗話說“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沒有資金就談不上購買體育用品、教學器材;另外也是由于經濟落后的原因,一些體育院校畢業的體育教師不愿意去農村任教,因為有些農村地區的現狀是無法回避的,如教師的工資和待遇明顯偏低。這種情況造成了一些農村學校是“體育教育三無學校”,無專職的體育教師,無體育活動器材和場地,無成型的體育教學計劃。農村教師待遇低,不同程度的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更加導致了農村中小學體育師資匱乏,明顯地反映出農村經濟的整體落后是體育事業發展的阻滯因素。
三、新時期農村體育教育發展的對策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對農村體育教育的組織和領導
自新課改施行以來,素質教育的思想已經是人所共知,但是對于體育的改革大多還處于滯后階段。雖然體育課被國家教育部規定為必修課,但是上至管理部門,下到普通民眾還是對體育缺乏相應的重視。所以,我們就是要轉變固有的應試教育思想觀念——只以考試成績論成敗,學校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符合本地區特色的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讓學生真正的掌握該門課程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達到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2.加強農村學校體育教育場地建設
農村學校體育教育需要有足夠的活動場地支撐,這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新時期農村要求的硬件條件之一。可在有條件的地方加大投入,建設一批簡便、經濟、實用的健身場地,改善農村學校體育的基礎條件;或是建設部分適應農村學生的場地,如籃球場、羽毛球場等耐用長久的體育設施。在沒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把學校及周邊企業的體育場地充分利用起來,整合農村建設籃球場、足球場等體育設施資源,為學校體育教學所用,解決器材短缺的問題。
3.提升教師待遇,加強體育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
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逐步提升體育教師的待遇,以提升其教學的積極性和責任心。例如,為體育教師發放室外高溫補貼和體育服裝費,保障體育教師的基本權利等;而鼓勵現有體育教師積極參見函授、進修,以提高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更是有利于改善學校現有的師資力量的重要途徑。同時為提高農村體育教師教學水平,基礎教育輸送人才的各級師范類學校應根據社會需求,體現靈活而有針對性的辦學原則。此外,縣級教育部門也可利用假期時間聘請高校教師對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集中培訓,培養在崗體育教師努力鉆研業務,研究教學方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