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
摘 要:語文,作為一門充滿人文色彩,代表特定時期的文化背景,具有獨特的文化底蘊的學科,閱讀教學便是通過學習者對閱讀文本的理解、思考、感受和體驗,受到情感的渲染和熏陶,以及對各種所塑造人、事、物等形象的體悟。體驗式閱讀教學正是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在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和獨特體驗的基礎上,實現(xiàn)學生、教師、教材編寫者、文本之間的多元對話,從而建構學生意義世界的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體驗式;優(yōu)化策略
1尊重學生的生命特征
1.1尊重學生生命特征的意義
學生是具有需求、個性特點的生命個體,是教育的起點,也是教育的歸點。尊重學生的生命特征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是為人的發(fā)展服務理念的執(zhí)行,是把生命發(fā)展的權利歸還給學生個體的具體體現(xiàn)。尊重學生的生命特征,也是實現(xiàn)體驗式閱讀教學建構學生生命意義目標的前提和基礎。
1.2尊重學生生命特征的內容及相應教學策略
在體驗式閱讀教學中,尊重學生生命特征,主要包括尊重學生的生命需要、尊重學生的生命個性和尊重學生的生命發(fā)展。
1.2.1生命需要。在體驗式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觀察等方法,對學生的生命需求有個客觀的評估,在結合這些需求的基礎上備課、上課,并在教學中隨著學生需求階段的轉變,靈活轉變教學策略。具體來說,如:①設計以學生的個人實踐和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具有實踐性和關聯(lián)性的特點,學生既可以親身去體驗,又可以從背景知識中獲得信息,觸發(fā)認識和感受。因此,此種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一方面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產(chǎn)生親身一探究竟的欲望,學生感受、體驗文本;另一方面與學生生活相聯(lián)系,學習內容不是空中樓閣,學生閱讀后能夠獲得感受和體驗,也就有了繼續(xù)探索、體驗文本的熱情。如案例二中創(chuàng)設的采用拍攝電影的方式設計拍攝錢塘江大潮的拍攝計劃環(huán)節(jié),就是在尊重學生生命需求基礎上設計的。②在教學中及時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認可。在課堂學習中,學生體驗文本后會產(chǎn)生一定的認識和體會,并通過教師提供的機會一吐為快,事后心靈上又會尋求他人的認同和共鳴。而教師一般在小學生心目中占有幾種重要的地位,教師的肯定是對他們繼續(xù)表達的直接刺激,也是他們在接下來的對話交流和展示環(huán)節(jié)積極參與的直接催化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給予恰當?shù)脑u價和肯定,鼓勵學生繼續(xù)加深體驗。
1.2.2生命個性。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生命個體。在教育中,這種生命的獨特性主要表現(xiàn)為具有不同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等。所以,在體驗式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到每一位學生,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不同感受和不同體驗。①處于不同認知水平的個體,要求不同的體驗程度。例如:針對班級內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提前設定不同的體驗目標。②關注到具有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分別采用肯定和鼓勵引導的方式,用進步來激發(fā)興趣和熱情。這也就是說,處于某個學習階段,有興趣積極體驗學習的學生,肯定其體驗成果,引導深化體驗;對被動進入體驗情境的學生,采取鼓勵嘗試,并用一些細微的進步來強化參與的熱情等。
1.2.3生命發(fā)展。學生獲得生命發(fā)展是體驗式閱讀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它與以往閱讀教學所達到的使學生純理性文本分析和閱讀技能方面發(fā)展是根本不同的。在體驗式閱讀教學中,學生生命發(fā)展主要包括學生認知、情感、意志和技能、行為等方面的和諧統(tǒng)一發(fā)展,是學生整體性的發(fā)展。
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建立一種實現(xiàn)發(fā)展學生閱讀、體悟、寫作能力和行為、人格健全功能為一體的教學結構。
當然,在教學中這些階段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的,這些階段目標的達成,最終使學生獲得生命的發(fā)展。
2引導學生獲得獨特體驗
2.1學生獲得獨特體驗的意義
體驗式閱讀教學培養(yǎng)的是在知識、情感、意志和行為、習慣等方面和諧統(tǒng)一發(fā)展的“文化人”,通過教學,使學生的認知世界、情感世界和人格世界都得到健康和諧發(fā)展。而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關鍵就在于引導學生獲得個體獨特體驗。
以往一些閱讀教學注重的是教師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傳授,注重的是帶領學生對文本進行理性的分析,訓練的是一些閱讀理解的技能技巧,使學生的認知世界與精神世界漸行漸遠。體驗式閱讀教學正是對這一現(xiàn)象的糾正,通過引導學生進入文本體驗和逐步加深體驗,在獲得認知方面發(fā)展的基礎上,豐富和發(fā)展精神世界。
2.2學生獲得獨特體驗的內容和途徑
學生在閱讀學習中,通過進入教師提供的學習情境和與各種文本、資料的對話,再結合背景知識基礎上所獲得的認知、情感和人格等方面的新的認識和發(fā)展,即是體驗。在體驗式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擅于引導學生獲得獨特體驗,其途徑,除了上面提到的創(chuàng)設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學習情境,還有:①言語審美。文學作品一般是作者通過對自己豐富的人生經(jīng)驗外化為文字而呈現(xiàn)出來的文本資料,語言是知識和情感的載體,所以,指導學生通過對文本語言的審美體驗,可以幫助學生獲得獨特體驗。這種審美可以是對文字本身的遣詞造句的審美,也可以是對語句修辭和效果的審美。例如,案例一中,教師引導學生對所看到的荷花進行描述,由黃色——嫩黃嫩黃的轉變,可以看出學生言語審美體驗的逐步加深,情感的喚起和轉變。案例二中,教師引導學生說感受最深的句子或畫面,學生對“浪潮越來越近,又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的飛奔而來;那聲音猶如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的顫動起來。”這一比喻句的審美,體驗到那種恢弘氣勢,體驗到錢塘江潮的壯觀。②多元對話。學生畢竟思維和認識等不是太成熟,看待問題會出現(xiàn)淺顯和狹窄等問題,所以,需要通過與教師、文本、教材編寫者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對話,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深層次體驗文本,獲得理性的思考和意義的建構。③寫作拓展。寫是情感體驗的深化和鞏固,正如第2章所提到的當學生與文本、作者等產(chǎn)生情感共鳴的時候,需要一吐為快,而寫作便是最佳實現(xiàn)形式之一。通過寫讓學生在體驗和情感升華基礎上對文本進行再創(chuàng)造,從而強化體驗。比如《長相思》,在學生體驗文本和體驗情感的基礎上,請同學們想象描述“這個時候,納蘭性德的心里,他的記憶里,在他的家鄉(xiāng),在他的故園,又應該是怎樣的畫面,怎樣的情景呢?”通過寫,實現(xiàn)情感體驗的拓展,進一步豐富學生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1]祝禧. 意象建構—閱讀教學的真髓[M].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2011.
[2]鐘啟旸. 體驗式課程的教學知識[M].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重慶市潼南區(qū)勝利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