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旺堆
摘 要:轉化后進生是一項艱苦的工作,是一場持久的攻堅戰,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在我們創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后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其實,后進生之所以暫時落后,往往并不是因為他們智力差,而是因為他們不能自控。只要老師對他們有信心,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多做細心工作,后進生是可以轉化的。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后進生轉化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面對一批后進生,他們一般是指在品德的發展過程中和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應用等方面差的學生,多表現為有的學習吃力,有的紀律松散,有的粗暴不講禮貌,經常搞惡作劇,罵人打架,頂撞老師等。在新課改的新形勢下,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一、了解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后進生并不是天生的,是由于后天的因素造成,主觀方面是由于學生的心理造成,客觀方面主要由家庭教育環境的不良影響、教師教育不當和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三方面造成。
1.家庭教育環境的不良影響
有些做父母的,為了讓孩子學文化知識可以說是絞盡腦汁,但在培養孩子心理素質方面卻很少動心思費力氣,甚至把自身的一些不良習氣、錯誤觀點傳播給孩子;還有些家長對子女過分溺愛,養成了孩子任性、抗拒和目中無人的非健康人格。有些家長對子女的關懷較少,子女體會不到家庭的溫暖,他們無法忍受家中無休止的爭吵,或厭惡父母的不好品質、不良作風,從而變得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心理自卑。有些家長本身就存在嚴重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子女勢必受到這些不良心理環境的影響。
2.教師教育不當
師生關系緊張喪失集體友誼和同情。后進生通常是集體榮譽的破壞者,同學都討厭害怕他們,不愿和他們親近,即使他們有過勇于改正錯誤的表現,但也常常難以得到重視、信任和鼓勵,因而他們產生了心理對抗;另一方面,一般后進生由于學習成績差、表現不好,經常成為老師批評、家長打罵、同學嘲笑的對象。為了表示不滿與反抗,他們在外表上往往表現出傲慢驕橫的樣子,而其內心卻又常常低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總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對自己缺乏信心。
3.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
真善美、假丑惡的顛倒,法制觀念的薄弱,是非的混淆,使后進生缺乏辨識能力,往往把好事當壞事,把壞事看成好事,片面模仿社會上他們心目中“英雄”行為、思維方式,從而加速了其心理品質和人格的變形。
二、多一些關心、愛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后進生,平時很少得到別人的關懷和溫暖,在家中、學校經常受到家長的訓斥和老師同學的歧視、冷遇,因而產生自暴自棄,破罐破摔的想法,所以他們很需要班主任的關心和體貼,班主任應誠心誠意地對待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一份關懷,親切,他們才能把老師做為知心人,才能消除師生間的敵對情緒,從而在內心產生感激之情,有一種信任和尊重感,這種感情的產生,是他們接受教育,發生轉變的良好開端。
三、努力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中,要用良好的教學設計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 趣,創造一種利于激發學生內驅力的環境氛圍;要對后進生以表揚為主,抓住每一次的閃光 點對他們進行表揚;要設計相宜的課堂練習。使后進生在課堂上“有飯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標奮斗的希望;要注意知識的重點性、系統性,方法的啟發性、問題的針對性和 后進生的學習個性;此外還要經常與后進生談心,融洽師生間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勵,并 制定可行的目標,培養他們的成功感。
四、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
班主任教育后進生不能急于求成,因為他們的不良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要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品質形成的遷移規律,引導他們發揚自身優點,克服缺點,逐步轉化。如,在他們犯錯誤時,班主任不要簡單粗暴地對待他們,要耐心疏導,多提他們的優點,哪怕是一點點長處也要作為閃光點進行鼓勵和教育,以便揚長避短,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達到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的目的。
五、鍛煉機會多給一些,磨練堅強意志
盡管后進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而且常常出現反復,出現反復時,班主任不要灰心,不要怕麻煩,要繼續深入細致地做好教育工作。如:班主任要有計劃地組織他們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多給他們創造一些表現自己才能的機會,激發他們不斷積極進取,奮發向上,利用興趣,發揮特長,逐步樹立他們改正錯誤的信心,強化他們的上進意識,通過不斷幫教,使他們的心理素質得到鍛煉,培養起他們勇于克服缺點和困難的精神,使他們的意志漸漸堅強起來。
六、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雙管齊下
有些后進生,往往是由于家庭的教育不當所造成的。曾有家長說,其子女在家每天看電視都要過十點,我問其為什么不阻止,他竟回答:“沒人管得了他。”還有的家長平時不管不問,一旦發現子女犯錯誤了,就抓起來一頓棍棒,打完后又不聞不問了。“溺愛型”和“棍棒型”都極大的阻礙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曾聽見過這樣一句話:如果預防孩子不良心理的第一道“水龍頭”——家庭——沒有擰緊的話,那么“堵漏”的任務就落在第二道“水龍頭”——學校教育身上。我認為,學校教育是至關重要,但家庭教育也不可偏忽。學校、家庭要多方面配合,雙管齊下,齊抓共管。為此,我頻頻走訪這類后進生家長,推薦其閱讀一些教育刊物,糾正其偏頗的教育方法,與其達成教育共識,步調一致,協調地促使其子女發展。我也及時反映后進生的點滴進步,提高其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
總之,轉化后進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教育系統工程。轉化后進生需要一個過程,要抱著滿腔熱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反復、耐心地教育;還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體化的教育網絡,才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立英,后進生轉化教育的思考及對策初探[J],現代教育研究,2007(09).
[2]韓素梅,現代教育觀與后進生轉化[J],科技資訊,2007(01).
(作者單位:西藏拉薩市堆龍區姜昆黃小勇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