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梅
【摘 要】在當前高中物理課改進程中,信息技術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凸顯。一方面,信息技術能夠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易于學生直觀觀察和理解物理現象;另一方面,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的整合有利于突破教學上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自我構建知識體系。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物理 探究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91
隨著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課堂上的廣泛應用,傳統的師傳生授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步走下歷史舞臺。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的有效整合不僅符合新課程的理念,為學生探索物理知識提供了新的途徑,同時也為教師優化物理教學提供了新的契機。筆者從事高中物理教學多年,現就信息技術優化高中物理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見解。
一、模擬物理現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教師通過模擬實驗引入新課,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觀察后的興奮中進人學習狀態,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物理現象中有很多是難以用肉眼看清或看到的,有的即使借助最現代的儀器設備也很難看到。利用多媒體電腦進行仿真模擬,可以把一個原本無法看到或看清的現象逼真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如天體運行、原子核裂變、聚變,高電壓測量,僅散射實驗,把長時間的過程縮短,把變化的瞬間用慢動作拉長,把微小的放大,把巨大的縮小,再加以智能化的語音提示,安全、方便,現象、過程明顯,加深了學生對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的理解。
比如在講述電流的概念時,因為電流是電荷在導體中定向移動所形成的。電荷看不見也摸不著,電流也看不見也摸不著,用多媒體技術模擬電路中電流的流動,可以形象直觀的表現出來。加深學生對電流的感觀認識,使學生很容易理解電流的概念。在教學過程中,有機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學生日常生活中難得一見的物理現象演示出來,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認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對大自然的好奇。通過這種物理現象演示,更好地實現了學生對知識的升華,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夠更直接地培養他們對科學的探究意識。
二、模擬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課堂上的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中,由于受到常規實驗儀器、實驗材料等條件的限制,實驗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實驗結果有誤差,往往和理論不一致,學生困惑不解。如由于實驗器材和教師實驗水平的局限,有一些實驗(如光的衍射實驗、靜電實驗等)難于成功;有一些實驗(如布朗運動)的可見度??;一些實驗時間短難于觀察或者無法測量;還有一些實驗的數據處理相當繁雜,難以找以簡明的物理規律;而通過現代化多媒體技術輔助手段,則可以彌補常規實驗儀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用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忽略實驗產生誤差因素,使實驗理想化,有利于學生發現物理規律。
首先,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實驗,用電流表和電壓表實物做實驗,由于電流表、電源有內阻,電壓表有電流,得到的電流數值與電壓的數值并不嚴格成正比例關系,用Flash動畫來演示實驗,就可以克服這個實驗缺點。
其次,“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微小變形”是難以用具體語言描述清楚的,也難以讓學生信服,通過演示實驗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但效果總不太理想。而利用多媒體的三維動畫功能能輕松解決此類問題。在講解過程,教師可以預先制作一個flash動畫,給學生展示:在裝滿水的玻璃瓶上,塞上帶細玻璃管的橡膠塞,當用外力擠壓玻璃瓶時,細玻璃管中的水上升,既直觀又形象,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達到令人滿意的課堂效果。
最后,“卡文迪許的扭秤實驗”實驗原理較為抽象,學生不易理解。而通過flash動畫進行模擬能達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看了之后既能很好地接受這個知識,也能使同學們感嘆體會到科學家們的過人之處。由抽象難理解轉變為生動形象易接收,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三、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知識視野
在網絡時代,網絡環境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庫、資源庫,網上資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點,為教師提供了許多優秀課件、參考資料等多種資源,且處于實時更新中。通過下載網絡課件以及優秀的參考資料,教師經過進一步加工、組織可以設計出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優秀課件來。同時,也豐富了教師的知識,增長了教師的閱歷,使我們的教學不單單來源于教科書、教參。既提升了自我的教學素質,也提高了教學的容量和深度,能做到有的知矢。
比如,在以往進行物理史教學時,教師照本宣科,教師唱獨角戲,學生只是聽眾,教師的教學來源也只是來源于課本的有限知識,很難做到拓展。利用網絡環境教學,可以把著名物理學家如牛頓、伽利略、愛因斯坦等人的生平事跡、照片、動畫、影片以及重要貢獻和成就做成幻燈片,且讓學生通過互聯網自己收集、整理相關資源。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和增加了學習的興趣,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動畫效果、直觀的圖形,又能快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很輕易就攻破這一難點,而這一切都是傳統教學很難做得到的??傊?,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進行學習,由此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就能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改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創新意識
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的整合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內容進行學習與檢測。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空間,為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這有利于降低知識難度,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也可以借助網絡開展專題學習與討論,鼓勵學生通過自學、討論、歸納來經歷知識的學習過程,這樣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總之,信息技術為新課程的實施提供了技術平臺,為教學的創新提供了舞臺。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的研究必將對實現高效課堂、促進教學改革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物理教師應乘著課改的春風,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為順利實現課改目標盡自己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鄧鳩洲,孟昭輝.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整合研究.《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08年7期.
[2]盧媛媛.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課堂的應用.《文理導航(中旬)》,201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