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勝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教學體制的開展,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逐漸滲透進各階段教學的方方面面,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中我將以高中物理為切入點,探討一下新時期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
【關鍵詞】素質教育 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 模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97
近幾年來,全球政治經濟正當處于高速發展的時期,并且從哲學意義上來看,政治經濟的發展決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所以在經濟大潮的推動下文化和科研方面涌現出許多的發展成果。中國也正處在世界快速發展的大潮流之中,為了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做到與時俱進,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層面逐步開始推行改革,尤其是在教育這一人才培養方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呈現出的成果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素質教育教學體制。它以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方面高素質人才為目標,要求學校教育要做到尊重個性、以人為本,尤其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快適應新型教學理念,在素質教育教學目標的引導下轉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從而創建高質量高效率的日常教學課堂。
物理是高中階段學生的必學科目之一,雖然沒有語數外主要科目在高考中所占據的分值多,但其學習難度和重要性卻也不遑多讓。因為物理是一門研究物質運動規律的學科,相對于語文英語等學科來說專業性要強得多,所以對于很多高中生來說,物理容易成為學習上的攔路虎,甚至會因為學習難度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進而在整體學習中呈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因此對于教師來說,我們在高中物理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尋求教學模式的突破和創新,從而使得物理課堂既專業又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結合我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可以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入手,下文中我將進行具體的剖析。
一、理論課堂教學方面
從我國教學現狀來看,我國高中階段的知識教學依舊以課堂理論性知識傳授為主,這一方面是由教育的本質決定的,學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已具備專業知識素養的教師為媒介,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盡可能多的知識內容化繁為簡教授給學生,而理論性知識的傳輸是最為高效的;另一方面則是由我國長期以來的教學現狀決定的,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科目種類多,而且面臨著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所以一直以來我國的高中物理課堂都是以理論教學為主,這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現狀。所以對于教師來說,素質教育的新課堂的創建首先要從理論知識的傳輸模式做起。
(一)提高課堂活躍性
首先,教師在上課一開始就要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對于高中生來說,從早自習到正式課堂再到晚自習時間,一天中超過八個小時的時間都在學校,而我國高中一般采取班級式的授課方式,所以身處大群體中學生容易受到班級大環境的影響。而高中物理又是一門專業性較突出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遇到困難或感到乏味,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盡量營造一種活潑、自由的教學氛圍。例如一上課教師可以通過相關小故事、趣味性物理知識等來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帶著好奇和自由的心理迎接接下來的課堂教學。
其次,教師在上課之前就要從知識梳理和自身教學心態等方面做好準備。一方面課前準備過程中,以上節課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將需要講解的物理知識進行梳理,做好講解規劃,從而保證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會因為教師教學邏輯的混亂導致學生的聽課積極性喪失;另一方面,教師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的精神始終保持在陽光、積極地層面上,這樣在授課過程中教師的情緒才會通過講課傳遞給學生,進而影響學生的聽課情緒。
(二)做好引導和互動工作
首先,素質教育提倡以人文本的教學理念,要求課堂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聽課感受,并進行授課模式的靈活性調整,所以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尤其是在進行例題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機性的選擇幾個和新知識內容相關的小問題進行提問,并有意識的挑選學習水平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回答。這樣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能夠簡單的收集到不同群體學生的新知識掌握信息,還能及時給學生積極聽課的刺激,引導學生思維保持在正確的軌道上。
其次,理論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做好引導工作。高中物理作為理科的代表性科目,具有邏輯性強、公式應用普遍的特點,尤其是隨堂練習過程中,學生對于剛剛學習的新公式,新理論變形能力不強,教師可以通過典型題目講解的方式給予一定的指導和點撥,幫助學生開闊思路。
二、實踐課堂教學方面
隨著素質教育教學體制的開展,學校教育不再僅僅將教學重點放到理論知識方面,也逐漸開始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尤其是對于高中物理這一類實用性課程來說,實驗課堂所占據的教學時間比重也有所增加,這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一)培養學生自主思考意識
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大部分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對教師依賴性較強的情況,尤其是在實驗課堂上,一部分學生甚至是沒有自主思考的意識,依舊期待教師的帶領。所以我們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減少干預,幫助學生樹立自主思考意識。實驗課堂上所做的實驗一般都是事先在理論課堂講授過的知識內容,具有非常明確地理論基礎,做實驗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實驗的不可控性和意外性來驗證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分析實驗偏差和問題學會自己動腦思考問題,從而逐漸幫助學生培養起自主思考的意識和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高中階段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識內容更加復雜,所以相對應的物理實驗步驟也更為繁瑣,通常一個實驗需要多人組成小組才能完成,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探究性教學的作用,讓學生通過小組協作的方式來完成實驗過程。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過程中學會團隊協作,還能夠實現思維方面的交流,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學效果。當然,在分小組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小組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起到相互幫助和引導的作用。
總之,素質教育在我國各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實行的時間不長,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教師的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不斷提升自身素養,接受新式教育理念的熏陶和滋養,從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做到求新、求變,共同推動高中物理教學成果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