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哲榮
相比新車銷售市場的放緩增長。二手車市場則以每年兩位數的增長小露鋒芒。購買二手車,往往出于幾重考量:首先二手車的入手讓經濟不寬裕的消費者實現以車(自行車)易車(汽車)的夢想,滿足他們的社會/情感訴求,使其擁有相同的情感釋放與生活方式的權利與能力,在有限的預算內確保出行自由;其次對那些想要升級現有汽車的消費者來說,能夠以主流車的親民價享受到高端車,又何樂而不為?
當然,二手車市場展露頭角的前提是前幾年可觀的新車銷量,使得二手車市場具有充足車源作為保障。從外部環境來講,二手車受到青睞的主要原因是近來低迷的經濟形勢,收支的狀況確實也搖擺了普通消費者的信心,價格親民的二手車因此更受歡迎。但這并不意味著二手車銷量能就此一飛沖天。有關數據顯示,中國市場每售出10輛汽車,其中僅有1-2輛是二手車,而在成熟市場,新車與二手車的銷售比已達到1:2。
什么阻擋著在華二手車的銷售
在比對中歐兩大市場二手車買賣業務后發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供需平衡。中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不同的區域對于車輛的使用需求與要求各不相同,想要就近找車并非易事。其二,車況評估。中國消費者對二手車的技術條件和可靠性持懷疑態度。至今為止仍沒有官方記錄能夠真實反映車況,二手車質量信息不透明依然是個問題。其三,如何定價。目前的中國二手車市場,仍然缺乏合適的定價基準,因此只能請專業的從業人員來定價。
如何規范市場以提高銷售
首先要建立官方鑒定體系保障車況。使車輛在遵守當地政府的排放標準的同時,也記錄下相應的維修以及定期保養等情況。其次就是設定全國性的獨立定價標準,將車齡、行駛里程、配備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考量。給出客觀并具有市場流通價值的定價。最終還要注重去對通銷售點的管理,去平衡市場的供求。而所有有效的即將流通的二手車輛都要經過檢測及詢價后登記在案,以備購買及運輸。
市場未盛 平臺先行
中國二手車市場“小荷才露尖尖角”,卻“早有蜻蜓立上頭”。由于受到地理和政策的限制,大多數的二手車平臺,始終處于本地化經營,很少能有效地將業務擴展到多個省市。但二手車電商模式正在蓬勃。截止2015年,存立5年的二手車電商網絡已覆蓋全國300多座城市,銷量占二手車交易總量的近15%。電子平臺完全不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在家中就能即刻接觸到大量的二手車貨源,還有越來越透明化的車價及車輛信息,外加便利的購買流程幾乎能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完成交易,這些往往都是本地二手車平臺、黃牛所不能提供的保障。但對電商而言,此刻也存在著挑戰,就是如何找到可信的專家負責把控管理驗車的這一環節。這也是這個產業本質競爭力的保障。
二手車電商的發展,取決于這一新興產業能否專業化、統一化。隨著更多交易的產生,每個電商平臺都將有能力建立起自己的數據庫,并依據車型、原產國(國產或者進口)、行駛里程和車況等諸多因素,實現更精準的定價方式。而這些改變將使得電子平臺更為有效,更能吸引買車者及賣車者,同時還能為經銷商和電商提供新的利潤來源。
部分國際品牌已悄然發力
正是由于二手車市場的無限商機,事實上,一些國際品牌已經著手于該業務在中國市場的開展。
汽車質量的保證與否是買家最為關心的問題,發力的國際品牌為顧客積極把關。在轉售前監控質量,用原裝的標準去修理二手車,并同時使交易盡可能透明化,外加提供免費的道路輔助服務,讓顧客在汽車質量上放心。除此之外,他們還在4S店提供專業的以舊換新服務,并積極建立線上交易平臺,如奔馳和寶馬等豪華品牌依次推出了二手車平臺(星睿認證和尊選二手車),希望以此來內化整個價值鏈。據了解,奔馳和寶馬每年通過二手車交易,使自家品牌的收益提高了15%。同時還將顧客鎖定在自家的服務網絡中,進一步提升了客戶的忠誠度。于賣家來說,二手車交易幫助品牌商增加了豪車的銷量。于買家來說,讓消費者有機會提前體驗高端汽車以及一流的售后服務。
關于二手車電商2.0
互聯網全方位切入二手車領域,各類二手車電商企業受到資本市場青睞,模式不斷創新,逐漸形成打通C2B2C全流通環節的交易服務平臺、信息服務平臺和估值服務平臺等各類二手車電商平臺。
2015年,中國二手車市場得到快速增長,互聯網創新涌現。在這雙重背景下,二手車電商行業研究通過二手車電商的市場格局、商業模式以及趨勢判斷進行研究,為二手車電商企業與主機廠的發展提供了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