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為了能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我試行了學生自編題庫的做法,鼓勵學生自讀、自編練習題,進行自測、互測,應用效果不錯,現對此活動的做法介紹如下:
一、明確怎樣出題
我向全體學生詳細介紹試卷命題的形式和要求,建議同學在近期所學中,參考各種考試類型題自由出題,可以仿照、復制,鼓勵創編,不出錯題、怪題、偏題、超難題,把握好教材的知識體系,標清序號、題型、題干、解析等出題要素,以作業形式上交教師手中。然后教師對學生自編題庫進行篩選,組合成精華題目,形成試卷對學生進行測試。
二、讓學生明白參與活動的意義
自編題活動集學生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開放性學習于一體,利于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利于學生吃透教材、提高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學生自編題庫的訓練便于教師在動態的管理中進行教學研究,便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對教材的把握程度,有效開展針對性教育。
我對學生言明,每周每位同學都必須自編至少10道題的作業,哪位同學的自編題質量高將會得到教師的表揚;學生的自編題庫將應用于平時測試,我會在測試卷的每道題旁邊注明此題的作者;自編題庫也會應用于期中期末考試,老師會盡量從學生自編題庫中選取考試題。聽到這個消息,學生們非常興奮,紛紛加入自編題的活動中。很多同學都希望自己編寫的題目能受到老師的關注,能夠應用于全班同學測試,甚至能作為期中期末考試題出現,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無上的榮耀。學生要編寫出題目,就要首先弄清楚書上講什么,自己會什么,然后才能投入思考怎樣把知識點以恰當的問答形式出現在試卷上。學生們都有互相攀比的心態,唯恐同學說自己所出的題目出得失敗,這就需要學生較為投入地學習書本,自覺提高他們的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自編題活動的逐層推進策略
1.個人編題趨于規范
教育講求科學與藝術,對于學生的教學,教師不應大包大攬,縮手縮腳,而應權力下放,放開手腳,大膽地鼓勵學生去出題、做題。雖然在出題方面學生還是“生手”,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不盡人意的效果,比如學生機械復制、互相抄襲、偏離教材要求等,但試卷編寫的最終權利還是把握在教師手中,不會出太大的亂子。在試行之初,我根據學生自編題庫的開展情況,梳理了成功與不足因素,在班級中予以說明,進一步要求學生以合格出題者的身份來完成這項特殊的作業。對于出題的方向、字數、書寫、格式等通病進行了再次強調。在一個多月后,學生通過反復的練習,逐漸掌握了自編題庫的方法與技巧,所出的題目也像模像樣,有很多題目可以直接應用于測試。我們遵循由淺入深、從簡到難、由單項題向多項題的方向逐層邁進,使學生樂于參與課堂教學的檢測活動,促進了教學目標的實現。
有時候我非常驚喜地發現某位同學的自編題目非常具有驗證性、典型性和新穎性,我便在課堂上讓這位同學對學生們進行講解。有時我也故意不讓出題者泄露解題思路,讓全班同學一起來討論研究。在此活動的進行中,我發現原本需要很長時間很費力才能解決問題,在這項活動的促化下竟然能夠輕易化解。
2.小組合作編題實效明顯
在個體出題效果優良的基礎上,我與同學們把這項活動提升到了“學生出題專家組”階段,我按照學生座位就近原則,把全班同學劃分為六個小組,分別以“高智商專家組”“我最棒專家組”“望遠鏡專家組”“驚嘆號專家組”“特種兵專家組”“攀登者專家組”命名。小組的名稱都是小組成員絞盡腦汁想出來的,象征著他們在求索道路上的進取精神。每個小組設主編一名,實行每兩周輪換制,其他同學都是編委。按照老師的出題方向和要求,一起合作投入到題庫編寫活動中,題目的考察角度、設計、取棄、答案的編寫都要執行小組自定規章。每周每小組的主編同學要代表該組全體同學把最富有智慧性的題庫交給老師,然后教師將題庫應用于其他幾組同學的進行測試,并將批閱、講解的權利交給出題小組。在這第二階段,通過試題的互出、互做、互評,幾乎每個同學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所出試題質量越來越好。學生們課上主動參與,課余主動研究,全班成績明顯提高。
總之,只有學生自我發現,知識才能更容易迅速為自己吸收,產生深刻的理解,從而提高全體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積極地發生著同化效果。教師給學生以充分的信任,學生便能還你一份驚喜。學生自編題庫活動為我們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在自編題庫的過程中獲得了知識的應用能力,體驗到了課程內外的魅力,有效地促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互相學習和共同提高。
(作者單位:吉林省輝南縣第一高級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