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甲杰
英語教學能否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英語教師能否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如何讓英語學習活動變成學生自覺、自愿、樂于參與的事情呢?與其一味地強令學生死學硬背,將英語學習趨向惡性循環狀態,不如從學生興趣出發,讓學生在看、寫、唱、演、玩中愛上英語,使學生樂于參與英語學習的過程,將英語學習趨向良性發展軌道。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在教學思想上加以調整,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從內容、形式上均要富含實用性、藝術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在體驗和實踐中獲得英語知識和應用技能。激趣式活動符合學生成長特點,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營造和諧的英語學習氛圍,更是英語教師創造性教學能力的表現。現將我的實踐經驗共享如下:
一、開展創作英語作品活動,體驗學以致用的快感
每學期學校都組織各種各樣的學生比賽,只要英語能滲透到的地方我都建議學生努力去實踐,如開展英語板報、手抄報、書法作品等活動能有效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并能增長學生英語知識、鍛煉學生英語書寫水平、開闊視野、發展個性才能。英語作品是校園文化長廊中獨具魅力的一景。創作英語作品活動使學生有了選擇、體驗、感悟、創新、實踐的機會,調動了學生眼、手、腦的綜合運用。學生在自己的作品中可以任意布局、自由選材、添加創意、精心雕琢。當自己的作品能夠展出甚至獲獎的時候,學生能夠體會到學以致用的快感,不僅不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素質。
二、學、編英語歌,享受英語藝術美
英文歌曲中的一些優秀作品深受學生們喜愛,基于這一現象,我鼓勵學生嘗試學唱英語歌、改編英語歌活動,來豐富英語教學途徑。有時在課堂上我教學生們唱英語歌,有時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演唱英語歌,從而減輕學生學習疲倦,活躍課堂氣氛。后來我與學生們一起嘗試如何用熟知的中外歌曲旋律套改歌詞,比如把教材中的某語段、單詞庫等作為歌詞或者圍繞學生生活編寫英語歌詞。這種做法不僅使學生享受到優美樂曲的陶冶作用,也能有效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高學寫英語、應用英語、創造英語的能力。學生天性活潑,非常愿意投入這種唱歌、改歌的學習藝術享受活動。一段時間下來,我們成功地學唱、改編了十幾首英語歌曲,并應用于英語課堂的“空白”時間進行齊唱。在學校組織的藝術節活動中,我們班就把自己改編的《I love you, China》(《我愛你,中國》)作為班級表演曲目,獲得了全體師生的熱烈好評。學生在這種寓教于樂的學習氛圍中英語能力也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鼓勵學生看英語課外讀物,由“閱讀”升為“悅讀”
學生之所以不愿意閱讀教材篇目,是因為學生英語詞匯貧乏,遇到詞匯量大、生詞多的文章就“望而卻步”了。我經常給學生復印一些童話、寓言、笑話等簡易小短文,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做興趣閱讀。學生們爭相以“我能看懂”為榮,私下做同伴交流。后來我把家里的幾本中學生英語讀物放到班級圖書角,讓學生們自由借閱,剛過兩周,英語課代表就興奮地找我說,那幾本英語讀物她都已經看懂了。于是我靈感激增,既然課代表能看懂,相信許多同學也能看懂,既然學生們喜歡讀英語讀物,為什么我不能把這項活動開展起來呢?于是,我便向朋友、同事家里借來二十幾本中學生英語讀物放到班級,如《小王子》《鍍金時代》《王子與青蛙》《我最喜歡的英語故事書》《湯姆索亞歷險記》《中學生英語故事會》等,允許學生自由閱讀,也可以帶回家里閱讀。在我的調動下,全班同學也自愿將自己的英語讀物帶到班級供其他同學閱讀。隨著班級英語圖書儲量的豐富,同學們的英語閱讀興趣越來越高,課下時間我們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對英語閱讀問題進行廣泛交流,這一活動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們建立了“我能學好英語”的信心。
中學生英語讀物文字精練、圖文并茂、題材廣泛,大部分書籍中都有注釋和譯文,它可作為英語教學的有益補充,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習慣,對于擴大學生詞匯量,鞏固已有知識,提高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形成英語語感都有明顯成效。當學生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態投入英語學習的時候,我們的英語教育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
除此之外,還有演英語小品、聽英語廣播、講英語故事、猜英語謎語、寫英語日記、學生講英語題、編英語口訣等多種英語教學形式。新穎別致的激趣式教學活動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只要英語教師細心研究,不斷總結、創新和反思,開展集趣、樂、智、新、奇于一體的英語激趣式教學活動,相信一定能夠吊足學生的學習“胃口”,使英語教學獨具魅力、錦上添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吉林省輝南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