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琰


摘 要 信息是關于事物運動的狀態和規律的表征。為了度量信息的量,香農把物理學中的“熵”的概念引入信息論中,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文章在介紹信息熵的基礎上,應用VICS分類系統及S-T分析,對微格教學進行觀察、記錄和分析,并結合課堂實例,闡述了定量評價方法。
關鍵詞 信息熵 VICS分類系統 S-T分析 微格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2.006
1 信息與信息熵
信息意義豐富,角度不同則理解不同。信息泛指傳播中的一切內容;而從結構來說,它是符號編碼而傳播的消息;從功能來說它是一種刺激,能改變接收者認知。
信息是關于事物運動的狀態和規律的表征。香農認為信息消除不確定性,并發現冗余存在于任何信息,信息中符號出現的概率和理想狀態都會影響冗余。為了度量信息的量,他把物理學中的“熵”的概念引入信息論中,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以此來度量信息的量。
信息熵,是比較抽象的,本文中認為某種特定信息的出現概率即為信息熵。信源中不太考量其中某一符號它發生的不確定性,而更注重其中全部可能產生情況的不確定性的平均狀況。若信源符號有種取值:……,對應概率為:……,且各種符號的出現彼此獨立。則信源的平均不確定性是各單個符號不確定性的統計平均值(),稱其是信息熵。信息熵為:= (每一事件發生的概率,=1~)。
一般情況下,一個信源發送出的符號是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其出現的概率大小來度量它。概率小,出現機會少,不確定性大;反過來就小。通常,某種信息有更高的出現概率時,說明它得到更普及的傳播,或是得到更高程度的引用。概率系統的不確定程度可用信息熵的大小來表示。不確定性越小的變量,熵越小,用來將它弄清楚所要的信息量就越小;反之則越大。若某一概率系統,其中的概率分布是勻稱的,則顯示該系統每個事件發生的概率是相同的,均為1/。這種情況下,人們很難預測哪一事件最可能發生或最不可能發生,此種系統的不確定性最大,它的信息熵是最大的。
信息熵的值可以取以2為底的,也可以取以10為底的對數,對應不同的底算出的數值,自然有相對應的計量單位。信息論提出以2為底的對數得到的不確定性稱為比特的想法,并且=1 ,這就是說1比特即為兩個等可能性發生的抽樣的不確定性。拋擲一枚硬幣就是典型例子。當然除了“比特”,我們在描述信息時,有時也會用到10為底對數對應的單位“哈特利”、為底對數對應的單位“納特”,只是它們應用面比較小。
2 信息熵在微格教學實例中的應用
教育是一個信息系統,教師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教學過程需要面向學生傳遞和處理信息。有關教育系統的研究,其實質是教育系統中的信息、信息傳遞和信息處理的研究。在微格教學(教育技術學)的實踐中,比較重視演示和操作,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有很大的不同。利用信息熵方法,能更好地進行量化評價。
本研究參照言語互動分類系統VICS對教學行為進行分類,包括教師與學生的行為,共分為12類。類別I—VI分別指教師的提示、指示、狹義提問、廣義提問、接受以及拒否情況;類別VII—X分別指學生向教師的應答、向其他學生的反應、向教師的發言以及向其他學生的發言;①類別XI指教師的課堂組織與管理,類別XII指學生思考與練習。
此次微格教學采集的時長為9分30秒,采樣間隔選取的是10秒,收集采樣數據并分析課例,得到各類教學行為發生的概率(表1):
信息熵的計算公式是:(+ +…+ ),據其計算得到信息熵 = 2.04()。信息熵有最大值時是當各事件發生的概率相等的情況,據此計算出最大信息熵,最大信息熵= 3.58()。
熵值表示的是類別數據頻度分布狀態的統計量,我們難以通過熵值直接看出在教學過程中,哪類教學行為發生較多或少。可以作出行為類別的相對頻度分布圖,以便更直觀分析各類別的行為。
3 對數據處理結果的討論
本次課信息采集地點在微格教室,教師為教育科學學院2012級教育技術學本科生,授課內容是:表格的好幫手(Excel的求和和排序)。教師的行為稍多于學生的行為,教師引導著整個教學過程,學生也有較多的應答行為,這是一堂混合型的課。
在教師的行為中,“教師的指示”發生得最多,占51.39%。這與本次課教學目標有關,這堂課的目標是在教師指示下、學生進行相應操作,所以教師的指示在教學活動過程占的比例大。“教師的狹義、廣義提問”分別為8.33%、11.11%,這說明教師給的問題類型多樣,既有明確指向的狹義提問,也有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廣義提問,對學生的引導和課堂活動調控都做的比較好,學生一方面建構了知識,另一方面對知識也進行了遷移,整個課堂活動比較活躍。
從教師的指示、狹義、廣義提問所占比例,以及“學生的應答”比例19.44%,說明本堂課中,教師既講授了知識點又充分提問以引起學生興趣,同時學生應答積極,較好地進行了師生間的互動。“教師的接受”概率為6.95%,說明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賞識,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的拒否”可以幫助學生對既有的不合理的認知結構更快認識到并加以改變,重新建構其知識意義,在此課例中它的發生概率為0,這主要是因為微格實習的環境中,學生是扮演的,他們對教師講解的這些知識都已經清楚。
行為類別VI“教師的拒否”,VIII和X“學生向其他學生的反應、發言”,XI“教師的課堂組織與管理”均為零,體現了學生間的相互交流還遠遠不夠,學生間的交互是本堂課忽視之處,這也與因為是微格實習而不是真正的課堂也有一定的關系。
根據所得的數據和計算公式,計算出信息熵 = 2.04(),= 3.58()。從信息熵角度來看,教學行為越豐富,信息熵就越大,在較豐富的教學中,學生能有更多的空間思考,更快對知識進行內化。如果每個教學行為都出現,并且發生的概率相等,此時的信息熵為最大。這個課堂的信息熵為2.04,最大信息熵為3.58,信息熵與最大信息熵有一定差距,說明該課堂的教學行為有一定的豐富度、但還不是太豐富,整個課堂教師、學生之間的互動還可以多一些,教學過程還可以活躍一些。但是信息熵最大與教學活動最優并不等同,它還與課程內容、教學目的有關,因此應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盡量豐富教學活動類型。
相對信息熵 = / = 0.57,冗余度 =/ = 0.43。冗余度表示傳遞信息過程中,不必要的冗長部分所占的比例。教師在講授重點難點時有意重復、課程開始回憶原有知識、課程結束對內容的回顧都可以看成是冗余,這種冗余是有必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建構知識的意義。該課堂活動中, = 0.43,冗余度較少,說明教學活動中教師廢話少,有效控制了教學活動。
同時冗余也是需要一些的,適量冗余的存在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促進他們克服學習上的障礙,更好地形成自己的理解,從而提升教學效果。而且師生間關系的和諧與適量冗余的存在不可分,教師的幽默風趣都能更好輔助教學。但冗余度過多則會適得其反。
總的說來,這堂微格教學課是比較成功的。本堂課信息的傳輸模式比較豐富、信息的冗余度較少、信息的傳輸效率比較高,這或許與實習教師個人經驗有關,這位實習教師自身教學知識儲備和能力都較高。今后在其課堂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是要適當增加學生間的信息交流與交互、以及學生對教師的發言機會。
4 S-T分析在微格教學實例中的應用
在對相對頻度進行統計時,進行S-T分析,S、T分別指學生行為和教師行為;并計算出教學過程中的T行為占有率和行為轉換率;畫出S-T圖和Rt—Ch圖(如圖1所示),從而確定這次課的教學模式,從而能更直觀通過看圖來討論教學中的活動,提升了分析其的客觀性。
按照30s時間間隔對實測抽樣樣本數據序列為:
從T行為占有率來看,本案例T行為占有率為53%,教師行為稍多些,然學生行為也不在少數,對教師的反饋也比較響應,說明學生參與的活躍性和意愿較強。從行為轉換率來看,本案例行為轉換率為37%,說明師生間的反饋、交流還比較多,這樣也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態的掌握,從而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根據描繪出來的Rt-Ch圖,縱軸Ch表示了教師教學中的對話性,橫軸Rt表示了教師的教授和演示,圖中有四種不同的教學模式,根據采集的數據顯示,該點落在正常的三角形陰影區內,該本科生此次的微格教學方式屬于混合(0.3此案例跟據相關知識對教育信息數據進行了分析,分析過程還比較詳細,將教學行為進行了分類并作了對比,體現教學中信息的傳遞和處理,期待更好地利用教育信息的量化處理手段服務于現實的教學。
注釋
① 傅德榮,章慧敏.教育信息處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