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
【摘 要】小學階段,正是英語學習打基礎的關鍵時期,那么,新課改下我們應當怎樣具體地展開英語教學,以便于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呢?這是本篇論文中,筆者將主要探索的話題。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英語 學習能力 學生 有效引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40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為了更好地促進個人發展,學習英語刻不容緩。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它貫穿于一個人的一生之中,成為一個人是非成敗的關鍵性制約因素,在這一時段的英語教學中,我們必須要為學生英語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便于學生在接下來各個階段的英語學習中能夠擁有更好地發揮。
新課改的全面推行要求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素質,為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的建設性人才,針對英語的教育,必須從小學階段就開始重視起來。英語作為對外溝通的橋梁,是我們每一位知識分子都要積極掌握并能夠恰當運用的溝通工具,在每一個階段的學習中,這門學科都應當受到重視。
小學階段,英語的主要內容尚且比較淺顯,主要是一些基本的音標和詞匯方面的學習,需要學生掌握的難度不是很大,但是,鑒于學生尚且年幼,并且受我們母語環境的影響,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吸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好小學生的英語教學工作,促使學生能夠在英語學習能力上有所長進,有所提升呢?在新課改的教育大背景下,我們又該怎樣積極地與學生展開互動,根據新要求新政策,更好地開展好英語教學工作呢?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在當下的教育教學中需要考慮到的問題。
新課改在最近幾年的教育界一直備受重視,各地各層次的學校已經紛紛針對這項新的教育方針出具了應對性的教學措施,而教師作為與學生之間接觸最為頻繁的教學人員,對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和成長負有直接的責任。那么,新課改下,我們應當怎樣具體地展開行動,以便于積極地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呢?接下來,筆者將主要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所得,并結合對新課改的相關解讀,對這一問題作出一定的解答。
首先,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工作,努力為學生的學習營造積極而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案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始終處于學習被動者身份。但是,新課改的實施,對教師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在教學中成為整個課堂教學的核心,占據主體性地位,而教師則由原來的主宰者變為引導和推動者身份,這就意味著,教師的教學策略必然也要隨著發生相應的變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在新課改的環境下,作為教師來講,我們要做到的首先是自我內心意念中教學觀念的轉變,只有在心理上接受了新的教育策略,才能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新環境下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去,從而更加積極而高效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在當下,為了更好地開展好針對小學生的英語教學工作,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作為教師而言,我們要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積極地想方設法給學生的英語學習搭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小學生年齡整體較小,嚴肅的教學環境和嚴肅的教學態度,對于學生學習自主意識的養成都是毫無意義的。因此,作為教師而言,出于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負責的表現,我們應當努力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活躍而歡樂的課堂氛圍,因為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才能更加積極而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的氛圍中去,真正地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
其次,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有效學習方式。針對小學生的教育,我們不能采取初高中階段的教育教學方式,根據小學生的年齡階段和心理接受程度開展教學工作才是正確的選擇。
因此,在新課改的氛圍下,出于對學生負責的考慮,我們要做到的一點就是,要努力地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環境中去,使其能夠在對所處環境產生興致的前提下,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所在,這才是我們開展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的重點。比如說,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有效地帶領學生唱英文兒歌、做游戲等方式,來激發學生對英語課程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在一種比較和諧而歡快的氛圍中感知到英文學習的好處,從而比較自覺地養成熱愛英文學習的習慣,提高自覺學習英文的自主意識。
最后,在構建和善的師生關系基礎上,加強與學生之間的口語交流,采取積極的鼓勵原則,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更有效地助力學生提升英語學習能力。鑒于小學生所處的年齡段一般比較小的特點,在英文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注重教學方式和方法的選用。對學生進行充分地了解,是教師開展好教學工作的關鍵性一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這也是為何我們要學習并熟練掌握教育心理學知識的重要原因。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一般在理性判斷能力上有所欠缺,考慮到這一基本學情,有效地通過他們的感性判斷來引導其對英文學習產生興趣,是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簡單來講,就是我們可以通過“感情”牌來引導學生自覺地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而要想使得學生自愿地參與其中,教師必然要盡可能地使得學生對自己個人及其自身的教學產生信任感和信賴感。因此,對于英語教師而言,我們一定要注意在與學生平時的交往,及其英語課堂授課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和關心,使得學生對我們的教學產生信任感,并能夠針對學生在英語課堂的表現方面盡量給予認可和鼓勵,積極地引導和鼓勵學生講英語,唯有采取這樣的措施,我們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并學好英語,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并潛移默化地養成自主提升英語學習水平的意識。
小學階段正處于學生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的教育教學中,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注重加強對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努力地幫助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對于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和工作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為了我們的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學習生涯中有更優異的表現,盡一切可能助力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扎實地奠定英文學習的根基,是我們完善自身教學質量,以及對學生負責任的重要體現。大家要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地鉆研和努力,我們一定可以在英文教學的路上走得更遠,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