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黎黎
摘要:當前鄉鎮國土資源建設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在鄉鎮國土資源建設時,應該高度重視規劃過程中耕地的面積及其變化率,并控制好土地開發的強度,確保農民宅基地開發的權利得到保護。在國土資源建設活動中,還應該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確保各項資源得到有效開發。文章從鄉鎮國土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幾點有利于國土資源開發效率顯著提高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國土資源;對策研究;建設經驗;鄉鎮地區
一、鄉鎮國土資源建設活動中現存的問題
鄉鎮國土資源總量占比大,因此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現實難題。工作人員在鄉鎮國土資源建設活動中,應該重視耕地面積的保護工作,認真考察年度耕地面積及其變化情況,從而針對性的制定出國土資源建設方針。當前鄉鎮國土資源建設活動中,法律手段運用得不夠合理,法律細節對于水污染、土地污染規定得不夠具體。
土地資源建設行政手段運用不夠科學,土地用途管制與占補平衡制度不夠科學,取水許可制度推行不夠理想。控制鄉鎮地區土地開發的細節落實存在一定的問題,應該從控制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高低和建筑綠地等幾項主要指標。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之下,不同種類的土地開發強度是不同的,控制新建房屋的建筑密度。在建筑基地面積規劃活動中,同時注意實現鄉鎮地區新建綠地率提高。經濟手段運用不夠合理,土地利用規劃與利用年度計劃規劃不夠科學,導致鄉鎮地區土地用途分區不明確,土地功能性區劃沒有落實到實處。在鄉鎮國土資源建設活動中,沒有落實好耕地保護政策,土地用途管制出現大量的漏洞。
二、針對當前形勢鄉鎮國土資源建設現存問題的對策探討
(一)提高國土資源規制建設活動的科學性
在當前我國現有的國土資源規制建設活動中,應該利用經濟調節手段,做好土地資源的“招拍掛”工作,落實新型的土地招拍掛制度,從而有效地保證土地稅、費的合理化設計。提高國土資源中水資源保護費用的開支比例,并做好引用水源的保護工作,從而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
采用新的國土資源建設標準,并將之實踐到當前日益嚴峻的鄉鎮土地保護工作中去。在國土資源工作開展中,強調對于土地資源利用規劃的保障性建設,使用技術手段,對土地利用規劃數據進行全面采集。在土地用途規劃活動中運用技術手段,實現土地用途分區,從而做好土地功能區的規劃工作。
(二)合理控制國土資源的開發強度
合理控制國土資源的開發強度,技術人員應該重點對區域農田面積總量進行統計,并且采用科學的手段監測鄉鎮國土資源面積的變化情況。使用信息化技術對資源進行有效錄入和分析,并且將其他未利用土地進行整理改造成可用耕地。強化森林覆蓋率保障性工作的開展,針對經濟發展過程中林地面積減少問題進行項目規劃的協調性建設,從而保障鄉鎮國土資源安全。
使用DRC技術,進行影像糾正,在土地利用變化的過程中,完成變化表示與分類信息的準確提取。在基于3S技術的土地利用變化圖斑快速調查方法中,技術人員需要根據與土地變更的方式,實現變更資料的抽樣調查比較。對于可以整理為耕地的農村居民點,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應該與當地農戶溝通,盡量落實農民入鎮、入城的政策,將其改造為連片、連塊的耕地,提高旋耕機和大型收割機的工作效率。在GPS技術的野外抽樣檢測活動中,技術人員應該在多個點中進行信息采集,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進行錯誤和信息的修正。在影像判讀樣本庫的數據建設活動中,技術人員應該根據調查資料的數據與圖斑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對比,從而得到精準度更高、更加正確的評價。合理控制國土資源的開發面積,應該重點控制商業建筑用地的擴展趨勢,對于現狀為閑置地的已批建設用地,應該督促其加緊施工,并且保證施工活動不會對周邊農田區塊造成污染。對于現狀為閑置地但是可以整理成耕地或林地的,應該加強保護,嚴格土地的審批手續,確保有限的耕地資源不被破壞。
(三)強化國土資源執法建設的合理化建設
開展鄉鎮國土資源建設業務數據整合建庫入庫的流程科學設計工作,強化數據分析整理工作的開展,形成統計的地塊坐標。在土地執法活動,進行監察多源數據的獲取與分析,能夠提高執法活動的針對性。在多源數據獲取中,可以使用地形圖處理技術實現定位精準性建設。在環境應用分析活動中,可以采用3S技術,能夠確保影響糾正的精準性。有效地利用土地執法信息庫,能夠有效地縮短土地執法考察的時間。
在空間信息疊加分析活動中,技術人員需要對臺賬與衛星遙感監測的相關信息進行關聯處理,從而實現客觀指標數據的表達與計算。采用衛星遙感監測方式,實現執法區域土地信息數據的獲取,采用衛星影像獲取及影像處理方式實現疑似圖斑的提取,對現場情況進行勘察,采用疊加用地報批的方式,實現規劃報建數據庫的空間信息分析,最終進行檔案信息核實,從而建立違法圖斑庫。有效地利用土地執法信息庫,能夠有效地縮短土地執法考察的時間。在空間信息疊加分析活動中,技術人員需要對臺賬與衛星遙感監測的相關信息進行關聯處理,從而實現對鄉鎮國土資源客觀指標數據的表達與計算。
三、我國鄉鎮國土資源建設活動中農民權益耕地水資源保護細節分析
(一)鄉鎮國土資源建設中水資源的保護措施
我國是世界上人均耕地資源、人均水資源等最少的國家之一,強調國土資源科學性建設,重點是要繼續落實科學的政策。建立鄉鎮國土水資源取水許可制度以及用水配合管理制度,強調水資源的合理使用與節約保護政策的具體落實。建立水資源指導價格,從而讓更多的用水群眾重視到水資源有限的現狀,更加節約用水。
強調水資源規劃技術手段運用,使用計算機互聯網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從而實現水功能區劃的準確度建設。做好《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導則》的細節建設,從而實現地表水質量標準化設計。重視地塊信息數據補全錄入設計,實現國土屬性數據的全面提取。
(二)鄉鎮國土資源建設中耕地資源的保護
在鄉鎮地區國土資源建設活動中,工作人員應該積極運用法律手段,有效維護國土資源安全。在土地資源開發活動中,強調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權法的運用,在土地資源建設活動中出現了各種問題,應該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細則幫助當事人維權。農田耕地資源保障環節,工作人員應該重點考察耕地(基本農田)面積的增加和減少程度,當變化率為正數時,表明鄉鎮地區耕地面積增加。但是,在鄉鎮國土資源管理活動中,目標是一定要保障國土耕地資源紅線的安全。耕地面積的變化率=(目標年耕地面積-基期年耕地面積)/基期年耕地面積。當變化率為負數時,耕地數量和基本農田總量減少,在鄉鎮國土資源保障性建設過程中,重視保障耕地面積變化率重點是采用多種手段保障土地安全,更準確的做好糧食安全的規制工作。
四、結束語
在國土資源建設活動中,強調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和防洪法的具體落實工作,在國土資源環境建設中強調基礎保障性設施建設工作的開展。在能源資源保障活動中,開展農田保護法、節約能源法等關系到國計民生法律的落實工作開展。強調礦產資源法律保障性細節工作建設的具體開展。在行政手段規制建設方面,工作人員應該繼續推行耕地保護政策,建立覆蓋范圍更加廣泛、保障力度更加顯著的基本農田保護政策,使國家的關懷政策惠及更多的普通農民群眾。
參考文獻:
[1]陳鐵雄.在全省加強鄉鎮國土資源所建設工作現場會上的講話[J].浙江國土資源,2014(12).
[2]張克湘.筑牢國土資源管理“前沿陣地”——貴州省加強鄉鎮國土資源所建設的經驗[J].國土資源通訊,2007(07).
[3]胡能燦,湯偉文,陳楚.筑牢國土資源管理的前沿陣地——南縣鄉鎮國土資源所建設印象[J].國土資源導刊,2007(06).
[4]李愛民,豐富.來自“前沿陣地”的報告——對桑植縣鄉鎮國土資源所建設情況的調查[J].國土資源導刊,2005(06).
[5]程龍,張延偉.“軟硬”兼施 構筑一流國土資源管理“橋頭堡”——禹州市鄉鎮國土資源所標準化建設側記[J].資源導刊,2009(05).
[6]胡能燦,湯偉文,陳楚. 筑牢國土資源管理的前沿陣地——南縣鄉鎮國土資源所建設印象[J].西部資源,2008(02).
(作者單位: 諸城市相州國土資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