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韶宇 姜茹 李穆瓊
摘 要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相比較,不僅使學生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課件制作能力、學生團隊合作的協作力,而且重新定義了“學生”和“教師”的角色。學生先學后教的預習化,使知識掌握更加透徹、知識層次更加清晰、知識體系更加立體;教師作為引導者,引導和啟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探究與思考。“翻轉課堂”大大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化學習,提高了藥物化學教學的靈動性,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翻轉課堂 藥物化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0.053
Some Experience of Developing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of Drug Chemistry
GUAN Shaoyu, JIANG Ru, LI Muqiong
(Department of Medicinal Chemistry,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32)
Abstract "Flipped classroom” as a new teaching mod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not only enable students to broaden knowledge, improve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courseware making ability,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and a new definition of "student" and "teacher" role. Students learn before teach the preview, make more thorough knowledge, knowledge level, knowledge system more clear and more three-dimensional; teachers from traditional knowledge, into a "mentor" mode, research and thinking on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guide and inspire students. "Flipped classroom" greatly promoted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of the teaching of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achieve a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drug chemistry; teaching methods
而今,互聯網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使得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使用優質的教育資源,不再單純地依賴授課教師去教授知識,而課堂變成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師的責任更多是去理解學生的問題和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因此,這種顛倒教與學的反轉模式被人們稱為:“翻轉課堂教學法”。①
筆者作為一名大三學生,首次參加了藥物化學的翻轉課堂教學,較之以往的專業課傳統教學,“翻轉課堂”更大程度地激發了我們的學習熱情,鍛煉了我們的語言表達、課件制作等能力,以下是筆者在此次教學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1 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我們組承擔的是《藥物化學》第七章“抗腫瘤藥”第五節“腫瘤治療的新靶點及其藥物” 的一段教學,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教學任務,我們查閱了生物化學、基因組學等大量文獻資料。這樣不僅復習了前幾章學習的內容,又了解到很多課程以外的知識。
我們搜集了一系列相關視頻,從中篩選出與本節教學相關的、生動的視頻,在課堂上播放,例如:信息轉導的基本過程、細胞信息轉導的基本途徑等等。觀看視頻后,將視頻里涉及到的知識進行剖析、講解,這樣就把同學們的注意力再次“聚焦”在所講內容上。適當的分組討論視頻內容,再總結知識點,這樣對比較抽象、難懂的內容理解起來更加容易,教學效果也很顯著。
在搜集教學素材,擴充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我們的知識面也隨之擴寬,并對相關知識理解更加深刻。例如:伊馬替尼(imatinib)是人類第一個分子靶向腫瘤生成機制的抗癌藥,能抑制Bcr-Abl、PDGFR、C-kit等酪氨酸激酶活性。吉非替尼(gefitinib)是首個獲準上市的EGFR-TK抑制劑,用于前列腺癌、食管癌、肝細胞癌(HCC)、胰腺癌、膀胱癌、腎細胞癌(RCC)、惡性黑色素瘤等。而這些抗腫瘤藥物的發現和應用的“背后的小故事”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也能更加深入地掌握藥物的作用機制。
2 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在“翻轉課堂”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在傳統教學中,“填鴨式”或者“栓羊式”教學方法,教師根據課程標準及教學目標,準備授課內容。學生則只需要用心聽、認真記,完全充當“聽者”的角色;而“翻轉課堂”中,學生需要組織教學,講解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授課學生應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藥物化學是藥學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課,內容都是專業術語和名詞,例如反義核苷酸、蛋白激酶C(PKC)等等,要將這些內容流暢的、生動的,富有感染的表達,授課者需要反復試講,互相聽課,還不止一次請教師指導。通過一次次的練習,一次次的試講,最終在授課環節上能夠熟練表達,注重語言的邏輯性、嚴密性;組織語言既要承上啟下,通匯貫通,又要融合知識性、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通過“翻轉課堂”的授課,授課者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面對授課對象,內心沉穩,語言清晰,語速適中,能夠抓住聽課者的注意力。同時,我們也深切體會到“教師”這一職業的神圣和偉大,教師為了課堂上短短幾十分鐘講授,在課前要做很多準備,學生以往對教師授課的辛苦付出熟視無睹,甚至不以為然,而當我們擔任這個“角色”的時候,才深切體會到教書育人的意義。而這些,都是 “翻轉課堂”教學活動帶給我們的巨大收獲。
3 提高課件制作能力
PPT在如今的教學中充當重要的角色,它以其形式多樣,變化靈活,界面豐富,資源共享等優點備受大家的喜愛。然而,對于學生來講,平時只是被動接受教師的講課,課下拷貝PPT進行輔助學習。而“翻轉課堂”中,學生要自己制作課件,熟悉其制作過程,細化美化PPT,并熟練操作,使之與教學融為一體,更好地為授課內容服務。
最初接觸PPT制作時,授課小組的同學對此并不擅長。但是,我們并沒有被困難所嚇倒。積極著手PPT的制作,從模板的選擇到圖片、文字的大小、位置、色彩、動態,再到表格、數據分析等等,我們認真學習,虛心請教,利用互聯網查找制作方法,不斷改進。例如:生物烷化劑的定義是這樣描述的:在生物體內能形成缺電子活潑中間體或化合物 ,與生物大分子中的富電子基團發生共價結合,使其喪失活性或使DNA分子發生斷裂。定義語言嚴謹但缺乏生動性,不容易記憶和掌握,授課小組在備課過程中發現這一現象,試圖找出相關圖片以便更好地進行闡述。但是互聯網現有圖片甚少,并且表述不夠準確。我們經過學習制作圖片,將這一定義用圖片的形式展現在課堂上,聽課者一目了然,如圖1所示:
4 先學后教的預習化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同樣倡導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注重學生的課前預習,譬如一些學校實行的校訊通,把學生的作業以短信的形式發給家長。從這點上看,我國的傳統教學倡導模式與美國的翻轉課堂有相似之處,異曲同工,形式相似,目的一樣,②最終也是讓學生先預習;不同點是“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預習的材料更加豐富,伴有教師的指導和建議,把預習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更有利于學生的預習。
學期初,在“師生見面會”上,教師將教學計劃中 “翻轉課堂”的相關章節加以詳細講述,并舉例說明“翻轉”,明確授課組的教學任務。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對負責的相關章節進行準備。要講好“腫瘤治療的新靶點及其藥物”一節,我們要聯系上下章節,遵照課程設計和課程標準進行備課。這比傳統教學中“預習”的要求要高很多,這不僅要求我們要熟悉掌握該部分知識,更要把知識轉化為語言、文字、圖表、視頻、習題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先學后教的預習化”使我們更好掌握知識,融會貫通。
5 學生團隊合作的協作化
“翻轉課堂”教學中引入團隊合作與競爭模式,每個人的成長都與團隊成長密切相關。從課堂教學的流程來看,“主講團隊”先學后教,積極準備教學素材,包括視頻、圖片等搜集,團隊協作進行PPT的制作,試講等課前準備活動。在此期間, “主講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圍繞教學,群策群力,力圖將本節課的內容展現得更加完美,講解更加透徹。
在課堂上,本班一共16人,4人一組,由同學們自由組合形成。每一個團隊以面對面討論模式安排座位, 徹底推翻自己學的狀態。這種模式推崇互幫互助、 共同進步,鍛煉團隊合作能力。③具有領導力的同學就會成為團隊中的靈魂人物。課前同學們在“主講團”的安排下就相關知識點進行線上學習并在團隊中討論。課堂上對仍有疑問的部分,團隊成員輪流發表意見,每個團隊的同學給出自己的答案,最后進入 PK 模式 。同學們認真聽別人在講什么,發表自己的不同觀點,對有爭議的問題展開激烈的辯論。這樣的辯論大大激發學生的斗志 ,挖掘他們的潛能。試圖在辯論中取得主導地位,就要搜集更多的證據以支持自己觀點。學生的知識面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擴大,知識體系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而如此新穎的授課的模式也得到了學生的喜愛。
6 教師角色的導師化
教師角色的導師化是“翻轉課堂”教學中的又一特點。在本節課的準備、講授、討論和總結的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更加凸顯。從傳統模式的備課,講課,批改作業到“翻轉課堂”的引導“主講團隊”先學后教、誘導“辯論團隊”在PK中尋求問題的真正答案,再到教學內容的總結,學生學習程度的測評等等,教師的導師化得到了完美的轉化,既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保證課堂知識、拓展能力的質量。
藥物化學翻轉課堂教學讓整個課堂和全體學生充滿勇于創新、迎難而上的氣氛,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通訊作者:李穆瓊
注釋
① 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l48-161.
② 武佳,譚桂蓮,宋亞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三年制藥學專業《天然藥物學》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4):651-652.
③ 李軍,周曉勃.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醫學免疫實驗課教學設計[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5):83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