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當前,我國出版發行行業出現了嚴重的瓶頸問題,嚴重影響了出版行業的發展。為了出版發行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業內人士應該緊緊抓住國家“供給側”結構改革的調結構機遇,努力做好降庫存工作;精準服務,將發行工作落到實處;要促進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 出版發行;文化產業;文化安全;創新發展
[作者簡介] 毛建新:烏魯木齊市新華書店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勞動模范”,“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
一 出版發行行業存在的問題
書是文化知識傳播與傳承的重要載體,一本書只有通過編、印、發完成其流通過程,尤其是通過發行后,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才能開始得到體現。
但目前的情況是,每年的出版物大量積壓,庫存非常嚴重,出版圖書的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給人以江郎才盡的感覺。這雖然不是絕對現象,仍有少量精品、極品,但是同龐大的出書量相比,也只是鳳毛麟角。如北京一家知名出版社,每年回款500萬元,但庫存卻達2.3億元。長此以往,這顯然會影響出版行業健康發展。
在發行方面,由于市場格局的變化,網店的迅猛發展,實體店的經營管理不善,加之盜版盜印現象時有發生,已經形成嚴重的瓶頸。在印刷方面,由于印刷成本居高不下,尤其國有印刷企業管理費用過大,加之員工的歸屬感、依附性很強,責任心卻很差,從而造成書價虛高,抑制了部分讀者購書的欲望。
總之,這些現象已嚴重影響到了出版行業的發展,難免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更談不上把這個行業做強做大。
為了生存,部分出版社開始走歪路,買賣書號,美其名曰“合作出書”“聯合出版”,殊不知這些不經嚴格審查,政治上未嚴格把關,專業知識欠精,編輯質量差的圖書流入市場,哪怕發行少量幾本,也會對社會政治安全、意識形態安全造成隱患。更有甚者,通過非法獲得的書號所出版的刊物中,不乏歪曲歷史,攻擊政府,充滿負能量的內容,這已嚴重損害了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文化安全。
同時,還有個別書店為了增加銷售,迎合部分讀者的口味,書架上擺滿了諸如如何巧取豪奪、升官發財的《厚黑學》,充滿低級趣味內容的《女人不狠 地位不穩》等圖書,誤導讀者,傳遞不健康的文化,嚴重影響了我國的文化安全。
二 如何破解出版發行行業的瓶頸問題?
前文所述現象只是出版發行行業的冰山一角。筆者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進入這個行業,現已經從業三十余年,目睹了這個行業的興衰。筆者認為,為了文化安全與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業內人士應該緊緊抓住國家“供給側”結構改革的調結構機遇。
首先,我們要做好降庫存工作。有數據表明,我國出版社的庫存量所耗費的木材資源已達六個大興安嶺森林面積的總和。這數據是否準確,有待進一步考證。但顯而易見的是,巨大的出版物庫存量只能是浪費資源,污染環境(造紙),浪費運力,過多占用庫房及消耗水、電、暖等資源,直接導致出版社虧損,迫使出版社把虧損部分轉嫁到動銷的品種上,造成了書價的虛高,影響了市場競爭的能力。為此,出版社應該在選題上下功夫,多出極品、精品,多出充滿正能量、社會需要、讀者需要、市場認可的產品。同時,為了出版社的安全、品牌、聲譽著想,應杜絕“合作出書”、“聯合出版”的現象,徹底消除買賣書號的情況。
其次,要解決目前出版發行產業鏈出現的嚴重的“瓶頸”問題還要從服務管理做起。所謂服務,就是要切實做到為書找讀者、為讀者找書,而且必須是精準服務,將發行工作落到實處。同時,書店的員工要識書、懂書,將每本書精確地傳遞到讀者手中,這樣才能有效地降低庫存,增加銷量。此外,印刷企業也要在改進技術、降低印刷成本、提升印刷質量上下功夫,使自己的產品在印刷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三 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某國有印刷企業,五年前我們就幫助它,每年給它提供擔保、無償借款,累計無償借款1.06億元,利息損失300余萬元。可它現在依然很困難,年人均收入不到4萬元。其原因是它是老國企,光退休職工就有近千人,負擔太重,這樣的企業怎樣發展?
答案只有一個,創新才有新的生命力。為了做好出版發行工作,有效的維護文化安全,必須促進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一切都要從基本元素做起,從抓人才做起。以筆者所在的烏魯木齊市新華書店為例,它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直接歸自治區國資委和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垂直管理的發行企業。烏魯木齊市新華書店率先垂范,在全國同行業中第一個實行全員工資協商制,此舉有力地調動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極大地促進了企業的安全發展,圖書發行量也較筆者任前翻了四番,不僅沒有欠銀行一分錢,員工收入也從2003年的人均1.96萬元升至去年的人均8.4萬元。
在全國實體書店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去年,烏魯木齊市新華書店卻收回了出租多年的場所并重新裝修,成為獨具特色的圖書賣場。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社廳協商招聘40名員工,有400名大專以上學歷的學生報名,其中有17名碩士研究生。最后經過筆試、面試,錄用40名員工,其中研究生學歷的有3人,少數民族錄取的比例達26%,為職工隊伍輸送了新鮮血液,為企業發展創造了新的生命力。為什么在全國招錄工作中發行行業都不是很景氣的時候,烏魯木齊市新華書店卻對人才有這么大的吸引力呢?因為烏魯木齊市新華書店的綜合實力已位居全國同行業前茅,從進貨品種、職工收入、圖書周轉次數、新書上架速度,到給出版社的結算付款速度等,都努力做到了極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資委委托監管企業經營業績考核排名中,烏魯木齊市新華書店已經連續三年排名第二,僅次于新疆財政投資公司。
烏魯木齊市新華書店的實踐證明,要使一個單位、一個企業特別是國有文化企業良性發展、安全發展,就要有正確的經營方向和目標,配套的服務管理措施,公平、公正、民主的運行機制,良好的用人平臺和留人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利于保障文化安全,促進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
(編輯: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