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驍
2016年是體育大年,里約奧運會、足球歐錦賽等大型體育賽事,將把國人的民族情感和體育激情點燃。自從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放寬賽事轉播權限制”后,體育賽事成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競相爭奪的內容,電視獨大的地位也逐漸被削弱。
隨著我國將體育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有研究機構預測,中國的體育產業到2025年,將達到5萬億元。賽事轉播權是體育電視產業中的核心資源,以英超、溫網、NBA(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等不同項目頂級賽事為例,轉播權收入占比往往在40%~50%,其次才是贊助、門票及衍生品銷售收入。2015年,騰訊用5年5億美元的價格拿下NBA在中國的網絡獨家版權; PPTV (網絡電視)用2.5億歐元拿下西甲未來5年在中國的版權,并且簽下CBA (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亞冠聯賽等諸多賽事;體奧動力用5年80億元人民幣拿下中超版權;樂視瘋狂攬下女足等120多項體育賽事版權……從購買電視節目版權,到如今直接買斷體育賽事獨家轉播權,新媒體正在劇烈撼動分割著電視的壟斷版圖,開始與電視同臺競爭。
央視總編室節目研發中心主任吳克宇認為,體育產業鏈條有最重要的三個點,一是內容的制造,二是傳媒的傳播,三是衍生品的銷售。互聯網能夠把整個鏈條串起來,而且它擁有巨大的用戶流量入口,這對體育產業非常重要。央視主持人白巖松表示,之所以關注新媒體購買體育賽事版權,是因為這是一場沒有壁壘的競爭。
此外,節目制作公司和電視臺也將借著體育大年這股熱潮,在今年陸續推出體育類綜藝節目。2016年,體育節目將成為電視綜藝節目的流行趨勢之一。目前已經公布的有北京衛視的《永恒的榮耀》、浙江衛視的《來吧,冠軍》、天津衛視的《冰雪奇跡》、東方衛視的《花樣冠軍團》、江蘇衛視的《極速前行》、深圳衛視的《極速冰川》……
樂正傳媒研發與咨詢總監彭侃認為,演藝明星真人秀正被過度消費,在這樣的背景下,電視臺要做的是行業的深度挖掘,在某個細分的領域或行業里,把廣告資源和價值做到最大化,所以體育綜藝可能是未來一段時間的熱點。
(摘自2016年1月7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