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強 李君平 王金福

一、問卷調查的目的
通過本問卷調查了解農村初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現狀,找出問題的根源,提出相應的對策,為教學決策提供參考,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終身發展服務。
二、調查對象
黎家灣中學學生,問卷回收率98%。
三、調查內容和方法
發放《黎家灣中學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問卷調查表》,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若干方面進行調查。為了使問卷反映的資料更加真實可靠,所有問卷均采用記名形式,真實有效。
黎家灣中學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現狀問卷調查表
姓名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
通過統計,可以發現:(1)80%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一般,10%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不行;在交往中60%的學生有交流困難,30%的學生表現一般。(2)在課堂上學生能夠堅持使用普通話交流,但46.25%的學生在課外和家人交流從不使用普通話。(3)93.75%的學生很喜歡上口語交際課,6.25%的學生碰到感興趣的內容才喜歡上;上課能踴躍發言的只有3.75%,有時發言的占83.12%,不怎么舉手發言回答問題的占13.13%;36.25%的學生回答問題聲音洪亮,61.25%的學生回答問題聲音一般。(4)15%的學生不害怕和陌生人交流,80%的學生喜歡和熟悉的人交談;交談時63.75%的學生能看著對方的眼睛,5%的學生不敢看著對方的眼睛;70%的學生能聽懂別人說話的內容;口語交際課時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話的占10%,偶爾能的占80%。(5)希望老師多開展口語交際活動的占97%,說明學生希望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通過上口語交際課,95%的學生認為對寫作提高有很大作用,30%的學生認為口語表達能力有很大提高。
調查還發現,學生初步具備了一定的口語交際水平,但是不少學生對口語交際的認識不到位,認為口語交際是語文課的事,還有不少學生尚未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
四、原因
通過調查進一步發現,造成部分學生口語能力發展緩慢,部分學生對口語交際課興趣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幾個:(1)應試教育仍發揮導向作用。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分數,對于口語表達能力不太重視。(2)學校教育和家庭、社會教育脫節。口語交際的落實,僅僅停留在課堂上,一旦脫離課堂這一語言環境,就使用方言交流,沒有形成時時說普通話的習慣,也就得不到有效的訓練。(3)口語交際課的形式單一。教學中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學生無法從容地把自己的想法與他人進行討論交流,也沒有時間對他人的想法發表自己的看法。(4)學生尚未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口語交際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五、對策
根據調查結果的分析,如何激發學生喜歡口語交際課,發展口語交際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能提高口語交際能力?(1)確立口語交際的重要地位。通過一些名人的故事讓學生重視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作用。(2)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多讓學生觀察生活,鼓勵他們大膽說;話題即時生成,多和學生聊聊他們喜歡的話題。(3)加強課堂口語交際教學。在語文課中,牢牢把握年段口語交際課程目標,根據教材現有的教學資源,落實語言發展和交際兩大塊內容。(4)讓學生充分表達。結合生本課堂,充分利用小組交流學習的機會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5)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加強聽、說、文明用語等能力。(6)加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拓展知識視野。帶領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日積月累,豐富詞匯,利用課前三分鐘演講形式,強化語言實踐訓練,相信學生的交際能力一定會提高。
參考文獻:
傅愛仙.農村初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研究[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8(2).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農村初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5】GHB082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