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大學對于新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環境,為使學生在大學中能夠順利的完成學業得到全面的發展,本文在該階段注重德育教育,幫助其適應新的環境,加強德育教育健康咨詢和輔導,以及師資隊伍的建設做了一定的探究。
關鍵詞:新生;德育;大學生
隨著大學的擴招,大學每年的新生人數劇增,同時由于社會現象和事件對學校的影響越來越大、越來越深,現在的校園內已不再是單純的象牙塔,這些變化對于大學德育教育形成了一個嚴峻的考驗,同時也是一個將德育教育提升一個臺階的重要機遇。
一、注重新生德育教育,幫助新生適應新環境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大學生新生階段注重德育的教育對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能建立起良好的德育教育途徑,首先我們要先樹立良好的教育觀念,德育教育的養成不是一門課程、一個老師、一學期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多個角度、多個途徑、多種方式深入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在德育中教師需要有一個目標計劃,幫助學生適應新環境是首要目標,只有學生在新的環境中找到適應感才能談及順利的生活和學習以及個人的發展。
另一方面,梳理和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網,落實全面的德育教育理念。根據我校現有的德育教育途徑和德育教育特點筆者在此做了以下分類。
在上述的德育教育途徑中,應該把基礎的理論課程放到基礎的位置進行加強,尤其是發揮專業課程中德育教育的作用,例如從專業課程的學習中讓學生樹立嚴謹科學的信念和理念,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選修課程中滲透德育內容,例如,在選修課程中我們可以著重發揮人文課程的德育作用,通過課程內容加強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除此之外,以建立豐富實踐活動體系為核心加強學生在學校的中管理,幫助和輔導學生解決學習與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通過人際交往以及校園文化建設將德育理念、內容滲透到每個學生的身邊和成長中。
二、關注新生心理健康,加強健康咨詢和輔導
除了共性和基礎的德育教育之外,在大學新生德育工作中我們還要注意到學生的個體特點和個體問題,把個人心理健康的問題放到首位,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學生的問題才能得到及時的發現和解決。
在德育工作中,最難深入的區域應該是學生的心理健康。由于生活背景和經歷的不同,以及學生區域差異和性格、生活習慣的差異,在一個新的環境中組成一個集體進行學習和生活,必然會產生一些摩擦和矛盾,以及個人的不適。為此在入學階段建立心理輔導和咨詢的機構,讓學生在遇到個人問題時能夠及時的尋找到幫助。而作為德育工作者,我們需要幫助學生解決即時心理問題同時也需要建立心理問題輔導計劃。例如,針對以往的經驗和當下德育熱點問題,有計劃和目的對心理問題進行分類,加強專業理解和興趣、處理人際關系的方式、對新環境的適應、應對生活中的困難與不幸、樹立良好的理想和目標。
建立宿舍到班級再到院系的心理健康管理體系,同時定期組織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與成長,建立電話、網絡、咨詢室等多種咨詢途徑,將德育與心育聯合起來,打破學生心理咨詢的時間和空間限制,以及咨詢障礙的心理顧忌。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完善學校德育教育網
大學新生德育教育是否能得到很好的落實,關鍵在于教師隊伍的工作。學生初進學校首先會接觸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雖然大學提倡的是自主管理,但是這并不意味上述三類老師在學生德育教育問題上的荒廢,相反,為了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習慣,在大學學習生活之初進行有計劃的引導、實施完善的管理監督、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能夠實現良好的德育效果,在加強德育教師隊伍建設上做以下努力。首先,提升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在新生德育問題上的意識和理念,強調對該問題的重視。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對老師的培訓、以及書報形式的學習,讓教師加強自身德育教育的知識和能力。其次,在教育中注重分工、分時段的有效教育。例如,輔導員除了擔任相應的思政課程,主要負責學生在課后學校生活中的德育教育做公益活動、做志愿者等實踐性的德育工作,以及解決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的德育問題。而專任教師則主要在課堂中發揮德育教育的作用,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把一些做學問的意志品質、嚴謹作風傳達給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質。最后,形成學習、生活,課內、課后的德育管理體系,讓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能及時交流學生的情況,完善德育監管的機制,從而及時并有針對性的進行具體的德育教育,把問題化解在初級階段。
四、結束語
大學新生的德育工作不管從內容上還是時間階段上都是極其重要的。與此同時,由于生源地域背景、教育背景各異導致在實施德育工作時有著重重的困難,讓工作更加復雜。但是作為教育工作者積極展開豐富多樣的教育途徑,根據學生的特點、工作的具體情況,展開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堅實的邁出德育工作的第一步,這將極大的有利于后續的德育教育,讓學生在各個方面得到健康全面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愛梅.教師在大學新生教育中的作用[J].文學教育(下).2014(11)
[2]劉鵬.大學新生骨干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法制博覽.2015(27)
[3]慕巖,韓瑩.高校大學新生如何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的探索——以哈爾濱工業大學基礎學部為例[J].長江叢刊.2016(03)
[4]張恒艷,管敏.大學新生角色轉換的路徑思考[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04)
[5]王翠翠.新生教育——大學生活的起點[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11)
作者簡介:
許湘(1981.1—),男,四川瀘州人,西華師范大學講師,主要從事理論物理、固體力學研究。
(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