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仁生
一、“學習力”與“大閱讀教育”
“學習力”最初構想源自美國麻省理工管理學院教授Jay Forreste及其學生Petter M.Senge的“學習型組織”的研究,他們指出了學習力對于組織管理的價值。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cgattrick教授認為學習力是一種能量,一種品性,一種素質,一種能力。他提出學習的雙螺旋結構理論:學習是兩個學習鏈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一個反映了學習者的意愿(態度、價值觀、情感、意向、動機),另一個反映了學習試圖達成的結果(知識、技能和理解),兩個學習鏈之間的相互作用將會增進學習者的學習力。個人的學習力包含它的知識總量、知識質量、學習流量以及它的知識增量。學習力是由三個要素組成的,這三個要素分別是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學習動力體現了學習的目標,學習毅力反映了學習者的意志,學習能力則來源于學習者掌握的知識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只有同時具備了三要素,才能成為真正的學習力。
“大閱讀”活動起源于英國廣播公司(BBC)于2003年發起的在全英范圍內的圖書調查活動,后來發展為全城共讀一本書活動。“大閱讀教育”是以改變人的生活方式,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形成相伴終生的學習方式為內涵的一種開放式閱讀教育。“大閱讀教育”的“大”,有以下幾層意思:一是理念之大,一方面為人的一生而讀書,另一方面,閱讀不是輔助性的教學行為,而是教和學的方式,不僅是語文的工具,也是數學、英語等的一切學科的工具。二是范圍之大,它涉及到學校、家庭、老師、學生、社區。三是形式和內容之大,大閱讀不僅是課外的,也是課內的,可以讀各種書籍,以基礎閱讀和推薦閱讀相結合。四是目標之大,大閱讀教育既培養閱讀興趣、增長知識,又學會方法、開拓境界、陶冶情操。
二、構建提高小學生學習力的“大閱讀教育”課堂模式
(一)“大閱讀教育”課堂模式構建
“大閱讀教育”課堂模式的具體操作方法簡單表述為“三段四環”。“三段”分為課前、課中、課后。課堂教學是貫穿于課前、課中、課后的過程,這是大課堂的理念,但它們的分工不同。根據大閱讀教育課堂模式理念,對于新問題,新知識,應該先是自我學習,因為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課前的任務是:圍繞本單元或本課的內容開展相關的閱讀和自學,學習可能不深刻,可能有疑惑,但要有深刻的學習體驗。本段的任務是基本掌握基礎知識,培養自學習慣和能力,并發現問題。課中:利用小組分工、合作、監督展開生生互動,教師適時指導。學主要解決個人難題問題,進一步探究和質疑。課后:學會整理和提煉知識,學會處理信息,尤其是進一步去拓展閱讀,深入閱讀。
“四環”主要是課堂中的四個環節,分別是閱讀積累、自學互檢、合作分享、檢測評價。
1)閱讀積累:個人或全班展示閱讀積累。閱讀積累的內容,根據不同學科,有不同的要求。主要特點:反映學生平時的閱讀積累;反映教師在班級的閱讀推薦;反映本班學生的閱讀狀態;反映學科的閱讀常規要求;讓學生在同學當中進行信息分享。
2)自學自檢:這里包括自學和檢查。自學是本模式研究性學習的前提,也是“大閱讀教育”課堂模式的基礎和主要內容。本環節基本要求:1. 基礎知識自學復習和檢查,小組長要組織學生練習、強化,小組長匯報自學情況,可插入環節匯報;2. 體現學科學習實踐活動;3. 完成本科學習基本結構。
3)合作分享:以小組為單位,組員合作,組織學生講解或導讀。本環節要求:1. 帶著問題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并研究分享方法,分工合作;2. 質疑和評價,認真聆聽,認真思考提出的觀點,給予恰當的評價;3. 教師關注重難點,適時主導;4. 體現學科實踐。
4)評價檢測:檢測能起到突出重點,使知識得到鞏固,問題得到反饋。檢測要注意不同層面的學生,使之得到各自的發展和鞏固。
(二)本模式中關鍵要素“導學案”和“小組合作”是提高學生學習力的主要抓手
(1)“導學案”的設計和應用
自學是本課堂的前提和基礎,所以,指導學生預習、幫助學生建立牢固的預習習慣以及交給他們預習的方法是一項重要長期的工作。導學案是學生學習的拐杖,它根本意義是指導學生去學習。注意以下要點:1. 教師必須要將教材的重點難點用兒童的學習方式編入導學案中,使其成為學生自學和探究的抓手;2. 教師適時提供學習方法的指導;3. 在初期,教師要指導和檢查學生完成導學案時的自學。
(2)“小組合作”機制的建立
小組合作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小組學習目標,在促進每個人的學習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體成績,獲取小組獎勵。小組合作學習是本模式學習主要形式,很多學習任務都是在小組內完成,小組合作學習機制建設注意以下要點:1. 每個小組由4-6人組成,與讀書小組并軌,人員固定且各自職責明確;2. 要有激勵、競爭機制。采取每天評分,評分涉及到課堂學習、紀律、課外閱讀等方面;3. 為了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小組中的一位同學負責匯報過程中的課堂紀律管理;4. 培養小組長尤為重要。
(三)通過“大閱讀教育”課堂模式構建,生成了學生的學習力
(1)“閱讀”、“導學案”、“小組合作學”等要素與學習力的關系
“大閱讀教育”課堂模式研究的目標直接指向提高學生的學習力。自學、合作、探究,這三種學習的關鍵點是先要提高學生學習力,反之,通過模式的實施,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力。本模式是建立在學生充分的閱讀基礎上,此閱讀基礎包括閱讀意識、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本模式強調,要教給學生怎么自學;小組如何開展合作學習;信息輸入后如何與大家分享;這些內容不但要指導,還要適當的培訓。通過模式當中這些活動和要求,學生動力、學習毅力、學習能力都得到多次強化和培訓。
(2)學習動因由外壓轉變為內驅
在大閱讀教育課堂建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有共同目標的集合體,整個課堂學習的活動能在教師科學組織下由學生自己來探究、來發現、來解讀,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思維的火花能在教師巧妙的點擊下不斷燃燒。這樣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加強對課程的學習,有利于他們學習力的生成。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