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宇翔
摘 要:要:如何才能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呢?在不到兩年的農村中學音樂教學中,對此做了一些研究和嘗試。通過開展教學活動和教學改革,逐漸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激發學生的民族熱情,讓學生走近民族音樂。
關鍵詞:音樂教育;生存現狀;校本教材
好的民族音樂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優秀的民族音樂是人民群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但現在的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了解甚少,而且沒有多大興趣,長此下去,后果將不堪設想。我們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民族音樂素養,還要加強對民族音樂的教育,這對民族音樂的傳承和弘揚有著重要意義。
一、民族音樂在我國的生存現狀
發展的今天,各種音樂文化以鋪天蓋地的氣勢滾滾而來,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面臨著延續和生存的威脅,特別是流行音樂占據了很大的市場,大街小巷播放的全是流行歌曲,喜歡民族音樂被人認為是沒品味,要想糾正這種錯誤觀念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學生從小聽著流行歌曲長大,要他去喜歡民族音樂自然非常困難。
二、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走近民族音樂呢?我從2011年進入工作崗位以來一直在思考和探索這個問題。
我所教的學生主要是來自農村,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導致學生的音樂基礎很差。要想提高音樂課堂效率,就要立足學生特點和農村實際,制訂較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本人在四年多的農村中學音樂課教學中,對此做了一些研究和嘗試。
針對這些現象,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通過開展多項教學活動,逐漸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讓學生走近民族音樂。
1.用本地民間音樂拉近學生與民族音樂的距離
在進行民族音樂欣賞時,我先用本地民間音樂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讓學生欣賞兩首納溪民歌《攆野貓》《這山沒有那山高》。大部分學生都認為這兩首歌好聽,但不知道這就是本地民歌。于是我又給學生播放了許多好聽的本地民歌,當我播放《普照山上找太陽》這首民歌讓學生欣賞時,學生都知道這是唱我們家鄉打谷的歌,學生一聽到家鄉有這個好聽的民歌,都歡呼起來,本地歌手優美的演唱也博得了學生的掌聲,學生都問我這位歌手叫什么名字,學生學習這首歌曲唱得很投入,課堂氣氛非常活躍,一下就拉近了民族音樂與學生的距離。
2.在學校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讓民族音樂走進學生心中
要讓學生喜愛民族音樂,就要給學生營造一個民族音樂的氛圍。如,(1)舉辦民歌歌唱比賽活動。讓每個學生學唱1~2首自己喜歡的中國民歌,并通過舉辦歌唱比賽,挑選出兩名優秀的選手參加學校的總決賽,調動學生對民歌的學習興趣,營造民族音樂的氛圍。(2)舉辦民族舞蹈欣賞創編活動。從網上精選一些民族舞蹈作品,利用音樂課讓學生欣賞,使學生簡單了解各民族舞蹈的動作特點,并在音樂課上讓學生即興創編,使學生從中感受到創編帶來的樂趣。(3)通過舉辦民族音樂知識競賽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上網查閱資料搜集有關民族的地域文化、風土人情、詞曲作者、演唱名家等相關知識,利用半期考試開展民族音樂知識競賽,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
3.通過對民族音樂經典作品的賞析,提高學生的民族音樂欣賞水平,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讓學生觀看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民族唱法組的錄像視頻、少兒戲曲大賽錄像視頻、外國人學唱京劇、學川劇變臉的片段,讓學生感受中國民族音樂的魅力。
三、對未來發展的思考
我們的國家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每個民族都有著豐富的民族民間音樂,我們應該去熱愛它、了解它,并將它發揚光大。
1.農村中學音樂教學必須立足農村實際
農村地區學生由于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導致音樂基礎較為薄弱。要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就要從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入手,比如讓學生觀看流行歌曲用京劇唱腔來演唱的視頻使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巧妙地結合,逐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編寫校本教材,讓地方音樂文化進課堂
現行音樂教材編寫得很有新意,但與農村學生的審美習慣有一定的距離。如果老師不根據地域差別、城鄉差別、學生自身差別去重新構建和組織教材,就無法提高課堂效率。只有根據教材靈活地精選教學內容,編寫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校本教材,使所選素材貼近學生的生活和情感,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通過開展音樂教學活動來促進音樂教學的發展
通過歌詠比賽、文藝表演、音樂知識競賽、音樂興趣小組等活動的開展,促進了音樂課堂的教學。
總之,音樂教育的發展需要靠我們這些音樂老師,時代的進步對音樂老師有了更高要求。我們農村音樂老師要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抓住教學契機,要有針對性地對音樂展開課堂教學,共同努力打造音樂課堂,把農村音樂教育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1]程天健.中國民族音樂概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02.
[2]孫怡.中國民族音樂欣賞[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4-06.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