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翠紅
摘 要:素質教育越來越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這一點在初中語文學習中尤為重要。初中語文覆蓋面大,對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較高,因此只有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才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并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因此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高進行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教學策略;學習自主性;學習積極性
學生作為知識的接受者,其在學習過程中能否發揮一定的主動性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以及課堂效率,但是長期的應試教育使老師對學生的管理以及約束較多,教學模式的單一以及互動機制的缺乏使得學生缺乏一定的學習積極性,并難以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學習與探討,因此對這一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并找出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方法勢在必行。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缺乏學習自主性的原因
1.教師的管理以及約束較多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之下,很多老師難以突破傳統的教育理念,對學生實行嚴格的統一管理,盡管這一點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管理效率,并跟進自己的教學進度,但作為學生主體來說,難以在這種統一的管制下,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特性與創造性,長此以往,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極大的創傷,并缺乏自主學習的動力。
2.教學模式的單一、落后
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效率十分低下,課堂缺乏一定的活力,很多學生在這種灌輸式的被動教學模式之下難以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另外,直接的板書以及傳統的教授式模式使課堂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很多學生在課堂中很難跟著教師的思維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
3.師生互動機制的缺乏
長期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很多老師將自己視作課堂的主體,并將工作中的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上,這一點不僅導致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地位本末倒置,還使得學生缺乏表現自我、展示自我的平臺和機會,無法與教師進行合理有效的溝通,因此,這種老師唱主角的課堂模式導致學生缺乏一定的學習激情,自主學習能力也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4.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之所以缺乏一定的學習自主性,還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學生自身缺乏一定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初中生的自我意識還處于發展階段,因此難以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有效的分析,并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找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因此往往在強大的學業負擔之下消極應對,學習積極性的缺乏使學生難以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的學習和探索。
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策略
1.采取開放式的教學模式
每一位學生在心理機制以及認知結構上都存在諸多差異,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教師需要采取開放式的教學模式,給予每一位學生表達自我、展示自我的機會,使其在自主學習與探索之中進行知識的吸收,從而使學生自己感知知識的奧秘,并在積極的探索之中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積極性。
2.創新教學理念,革新教學方法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其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也極大地影響著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課堂效率以及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高。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時,教師需要突破傳統的教學理念,找到學生的興趣點并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以此來提高課堂的吸引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討論與學習之中,這一點對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3.建立有效的師生互動機制
要想提高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需要師生之間建立合理有效的互動機制。因為初中生的知識結構還處于建構中,社會認知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維模式的發展還需要老師進行積極有效的指導,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給予學生更多表現的機會,并和學生在課堂內外進行積極有效的互動,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從而對其進行更好的引導并提高其學習自主性。
4.采取分組式的引導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初中語文內容涵蓋面大,知識較為精深,因此很多學生在進行該課程學習時往往感覺困難重重,從而缺乏一定的學習自主性。為了解決此類現狀,教師可以采取分組式的教學,讓學生與組內成員進行優勢互補,通過同學之間的互相交流與合作來進行知識的探索,從而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與提高,并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自主性。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及學習之中,學生自主性的提高不僅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還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但是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得老師忽略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對學生管得過死,另外,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及對多媒體應用的忽視使得課堂缺乏一定的吸引力,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因此為了突破這一瓶頸需要教師革新教學理念和方式,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機會,并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引導。
參考文獻:
[1]肖飛.初中語文課堂教學[M].世界圖書出版社,2011-02.
[2]倪文靜.語文教學思維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2010-1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