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孝鵬
【關鍵詞】 班級管理;有效性;教師素質;
管理辦法;班委會;溝通;協調
工作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21—0028—01
初中班主任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必須擺正自身位置,端正工作態度,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積極做好各科任教師的協調工作,同時要充分發揮好班委和班會的輔助作用。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不斷吸收先進的管理理念,向優秀的班主任學習良好的管理技巧和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班級管理能力。
一、加強班主任自身素質的建設
1. 提升自身知識水平,加強專業素養。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應用,現代初中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變得越來越廣泛,教師傳授早已不是學生知識獲得的唯一方法。在這種社會環境下,班主任若想博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就必須不斷豐富知識,提升自己專業素養,只有博學廣知才能真正讓學生信服,除了自己本專業學科的知識學習,班主任還要對其他學科領域進行補充,努力將自己打造成具有綜合素質的復合型教育工作者。同時,不斷學習貫徹新課改的教育理念,轉變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方法,促進班級管理工作有序進行。
2. 重視學生的德育工作,強化師德建設。新課程改革倡導要將德育工作貫穿到各個學科之中,班主任作為學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執行者,更要關注學生的品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德育素質,首先要從自身做起,教師日常作風和處事態度都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作為一名班主任,必須不斷強化師德建設,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靠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做好學生的示范和榜樣。
二、注意講話方式和管理辦法
與其他教師相比,班主任和學生接觸的時間更長,因此在學生發生問題時就非常容易引起教師的批評。但是批評的方式也是需要講求方法的,因為可能教師的一次失誤就會給學生造成心理陰影進而影響學生的一生。而不痛不癢的方式會使得學生產生厭煩情緒,進而對班主任不再信任。例如,在學生受到批評之后會讓學生負面情緒爆發,進而對班主任充滿敵意,為此,班主任必須主動接近學生,通過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談來讓學生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進而避免學生在心中對班主任心存芥蒂,產生對班主任的反感情緒。
三、結合班委會的作用對班級進行管理
班委會的建立是初中班主任管理的核心內容,在班主任的帶領下,班干部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能使班干部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素養,增強其管理能力。例如,目前許多班主任都采用民主投票的形式選舉出學生心目中最佳的班干部,這些當選學生可以在班級管理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干,并且能讓大多數學生愿意接受他們的管理,使得班主任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四、重視與學生的溝通互動, 重視心理疏導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時期, 他們的自我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逐步形成和成熟。另一方面,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的叛逆期,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相對較弱, 叛逆心理比較嚴重。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自我身心情緒變化大。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學生健全的人格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班主任應該有意識地對不同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歸類, 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 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對癥下藥”。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談話,進行“朋友式”教育, 讓他們感悟到教師的愛心和期待。
五、注重對后進生的教育
任何一個班級都是由優等生和后進生組成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應該對學生存有偏見,不僅要重視對優等生的教育,還要一視同仁,重視對后進生的教育。一個合格的班主任應該學會賞識學生,多和后進生進行交流,了解其內心的想法,并對其進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并沒有被遺棄、被放棄,學生只有建立了自信心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進而推動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進行。
六、做好與科任教師的協調工作
在國內中學中,班主任既擔任著教學的工作,又擔任著班級管理的工作。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涉及最多的兩大主體包括學生和科任教師,因此,班主任既是學生的發言人,又是科任教師的代表。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由于科任教師相對班主任而言與學生私下接觸和交流的時間比較少,雙方對彼此的了解程度也不夠深,導致科任教師與學生之間難免會產生一些障礙和誤解。此時,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學生與科任教師之間的調節者作用,例如,將學生對某一科任教師教學方法的不滿、意見和建議用委婉的語氣和方式反映給科任教師,這樣科任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反饋上來的信息對自身的教學方法或者教學進程及時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促進該科目的正常教學。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