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陽
摘 要:自2016年5月1日起,中國已經全面推行營改增試點,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全部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具有深遠的意義,其降低了企業稅負,優化了經濟結構,同時也帶給了企業一定的影響。對于不同的企業,影響會有所不同。總體來講,“營改增”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意義;影響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1-0071-02
一、營業稅與增值稅的區別
(一)征稅范圍不同
營業稅的征稅范圍是:提供應稅勞務以及銷售不動產轉讓無形資產的單位和個人。所謂應稅勞務是指,建筑業、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文化體育業、金融保險業、娛樂業、服務業,其中的勞務不包括加工修理修配。
增值稅的征稅范圍是:提供應稅勞務以及銷售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其中的勞務包括加工修理修配。
(二)計稅依據不同
營業稅的計稅依據是:含稅收入,因為營業稅是價內稅。
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不含稅收入,因為增值稅是價外稅。
二、“營改增”對企業發票的影響
(一)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第一項便是可靠性,要求企業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會計中反映經濟業務發生情況的證明是原始憑證,而發票就屬于原始憑證的一種。如此多的專用增值稅發票以及增值稅普通發票對于會計核算而言,在辨認、入賬時機和入賬價值等方面均都有所影響,對于部分經驗不足的會計人員甚至會出現企業增值稅賬實不符的問題。另一方面,作為企業會計人員,處理“營改增”試點之前的營業稅核算和試點后的增值稅核算上的發票不同時會產生一定的技術上的處理問題[1]。為了適應“營改增”的步伐,企業需要盡快地調整會計核算。
(二)對發票管理的影響
在企業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時,在一定期限內必須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抵扣進項稅額,如果在期限內未能完成,則此發票就不能用來抵扣進項稅額。這樣看來,由于“營改增”政策的實施會對企業發票的管理帶來一定的風險。如果企業不能有效地管理發票,將會給企業帶來損失,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社會上的不法分子可能會偽造增值稅發票,如果企業未能加以仔細辨別,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是名譽損失。一些企業為了降低稅負,會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但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非法的。如果企業虛開發票,被查出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損害企業的利益,同時也對個人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一些大型企業為了能夠減少購買材料的成本,會采取母公司集中購買的做法,為企業節約了成本的同時也會帶來問題,即發票抬頭和企業名稱不符。因為采購合同上注明的是母公司的名稱,子公司獲取的增值稅發票抬頭就是母公司而不是子公司本身。
三、“營改增”對企業納稅的影響
(一)對應納增值稅的影響
“營改增”的實施為企業降低了稅負,優化了經濟結構。這一政策的實施總體來講是降低了稅負,但對于一些行業來講稅負有所升高。“營改增”對于不同行業的企業應納增值稅的影響是不同的。以建筑業為例,“營改增”之前建筑業的營業稅稅率為3%,而“營改增”后建筑業的增值稅稅率為11%。雖然企業可以抵扣進項稅額,但是由于企業會大規模支出成本,例如人工費、燃油費等金額龐大,無法獲得進項稅額的抵扣,會增加企業的稅負。再以提供電信服務的郵電通信行業為例,“營改增”之前郵電通信業的營業稅稅率為3%,而“營改增”之后的增值稅稅率也是3%。雖然稅率并未發生變化,但是“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已經完全消除了重復納稅的缺陷,實質上是為企業降低了稅負。
(二)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
整體上來看,營改增降低了企業稅負,但是由于不同企業在生產結構、管理體制、經營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因此,營改增對不同企業的稅負的影響各不相同,對同一企業不同業務的稅負影響也不盡相同[2]。
“營改增”對于不同的企業影響不同。以服務業中的租賃業為例,租賃公司是提供出租設備或工具來收取租金的金融企業。對于租賃行業,相關法律規定“營改增”之前應該按5%征收營業稅。“營改增”之后應該按照17%征收增值稅。由此看來,稅制改革后租賃行業的稅負反而增加了。再以金融業為例,不考慮進項稅額時,“營改增”之前應該按5%征收營業稅,“營改增”之后應該按6%征收增值稅,稅率有所提高。但是考慮金融業的特殊性,它的辦公地點以及辦公設施比較高檔,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也相對較大,因此從總體來看,還是為企業降低了稅負。
“營改增”對于同一企業的影響也不同。由于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而其中的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可以看出,企業所得稅與企業的銷售狀況密不可分。若企業“營改增”之后營業收入比改革之前降低了10萬元,則會減少營業利潤10萬元,當所得稅稅率為25%時,不考慮其他因素變動的情況下,企業所得稅將會減少2.5萬元。
四、實施“營改增”的意義
由于目前我國正處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國家提倡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這對于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稅制度要求,將征收營業稅改為征收增值稅。首先,有利于完善我國的稅制,從制度上解決營業稅制下“道道征收,全額征稅”的重復征稅問題,實現增值稅稅制下的“環環征收、層層抵扣”,稅制更科學、更合理、更符合國際慣例;其次,有利于社會的專業化分工,促進三次產業融合;再次,有利于降低企業稅收成本,增強企業的發展能力;最后,有利于優化投資、消費和出口結構,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發展。
五、關于實施“營改增”的改進建議
“營改增”可以消除重復征稅的弊端,降低企業的稅負,有利于調整經濟結構。但同時也會使一些企業的稅負不降反增,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對于企業來講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下面是關于稅制改革的幾點建議:
首先,調整會計核算的方法,健全會計核算制度,盡快適應新稅制的步伐。由于稅制的改革,企業應該學習會計準則,以此為基礎成立專業的部門來重新制定一套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而且適應新稅制的會計核算方法和體系。財務人員應該做到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同時加強增值稅發票的管理,從開具環節到抵扣環節做好監督和管理,對于違法的行為加以抵制和懲罰。為了盡快適應新稅制的步伐,企業應該多積累經驗,盡可能減少“營改增”帶來的負面影響。
其次,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通過創新,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從而增加其市場占有率,增加了企業的銷售額,提升了利潤。同時,企業可以通過研發費用的進項稅額抵扣來降低企業的支出,從而增加企業的利潤。
最后,對財務人員進行相應的“營改增”業務培訓。企業的資源包括有形資源、無形資源和人力資源,在當今技術飛速發展和信息化加快的新經濟時代,人力資源在企業中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增強員工的整體素質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因此在新稅制下提高員工的稅務意識也會為企業帶來經營利益。
參考文獻:
[1] 賈薇.“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J].中國外資,2014,(3):39-41.
[2] 劉珞.論營改增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J].中國商貿,2014,(1):177-179.
Abstract:Since May 1,2016,China has carried out the policy of changing sales tax to value added tax all over the country.Includ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real estate industry,financial industry,living service industry.The implement of the policy has a profound and lasting meaning.It reduces the corporate tax burden,optimizes the economic structure,and brings certain influences on the company.There are some different influences in different companies.But on the whole,changing sales tax to value added tax brings more positive than negative influences.
Key words:changing sales tax to value added tax;enterprise;meaning;influence[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