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0-0036-02
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初中生物教學內容豐富,由于初中生的年齡較小,生活閱歷有限,對于一些生物知識不能做出正確的理解,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授課,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能將抽象變為直觀,化靜為動,化虛為實,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并有效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優化生物課堂教學,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及創造力的培養。
一、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在傳統的生物課堂上,由于教學手段落后,學生生物知識的獲得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因此,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很少,也缺乏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為了適應新課改的教學模式,達到新課改提出的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所改進。在進行生物教學過程中,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能夠通過多種媒體信息把知識傳輸給學生,學生了解生物知識的途徑不再是單一的文字和教師的講授。多媒體技術能夠把文字、聲音、圖片、動畫等信息資料進行整合,通過多元化、圖文并茂、聲色結合的形式向學生展示生物知識。學生在多媒體環境下所受到的刺激不再是單一的,而是耳、眼、腦等多個感官同時受到刺激,激發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刺激下,學生對生物學習產生了探究的欲望,在教學活動中會積極參與,從而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氣氛,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學習《生物進化》的知識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魚進化成兩棲動物的演變過程,通過形象的畫面展示,學生們都被吸引了,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致更高。
二、化難為易,突教學破重難點
生物知識比較抽象,單純依靠學生自己的理解往往很難掌握生物知識。借助多媒體精心設計,適度選擇,合理解釋和演示,及時處理信息,教學的重點問題就容易解決,難點問題就容易突破。
如:在初一,循環系統心臟的結構以及瓣膜的開啟方向是教學中的重難點,在以往的教學中,往往利用教學掛圖和心臟模型來講解,用箭頭表示瓣膜的開啟方向控制血液的流動方向,由于這些教具都是“死”的,老師只好邊指導學生觀察,邊講解邊板書,學生在下面忙著做筆記,聽起來索然無味?,F在利用Flash編制的心臟結構圖和動畫,可以清晰地看到心臟的結構及在收縮和舒張時,通過瓣膜的開啟方向來控制血液的流動方向。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鞏固所學的內容,還可利用媒體出示填圖、連線、填空等練習題當場做,發現學生沒有掌握的地方,再播放心臟圖和動畫,再讓歸納總結所學內容。一堂課下來,幾乎每一位學生都掌握了心臟的結構和瓣膜的作用,同時還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總結能力,效果顯著。
由此可見,采用多媒體技術表達教學內容,把人體復雜的生理過程模擬出來,可以使教學過程更直觀,更形象生動,使之成為“活”的教具,便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
再如:“物質運輸的路線”這一部分內容,教學的重點是:血液循環的兩條途徑體循環和肺循環。它既是對前面所學的血液,血管、心臟等知識的深化,又是后面學習消化、呼吸、排泄等章節的前提和關鍵。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制作血液循環模式圖flash動畫并展示。設計這一活動,可以使同學積極去探究血液循環的途徑,通過已有知識,在小組同學的努力下共同完成血液循環途徑的認識,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為進一步突破血液循環途徑這一難點問題打下基礎。教學的重點迎刃而解。
三、拓展渠道,豐富學生知識
生物知識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生物知識在我們生活當中無處不在。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不應該只是注重書本上知識的傳授,還要根據課本上的教學內容做到生物知識的拓展。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能夠使學生的生物知識更加豐富。
初中生物課講述的概念、原理一般比較抽象、枯燥,學生往往對教師在理論上的講解不感興趣。因此,在理論講解時借助借多媒體教學,用課件將它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可以滿足課堂需要,可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大大增加了課堂的信息量,拓展了課堂的時空范圍,縮減了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如在講述“綠色開花植物的雙受精”時,綠色開花植物的受精過程較為抽象,而鑒于初中生的邏輯思維比較低,可將其設計成電腦動畫,把學生觀察不到的微觀過程變為能直接觀察到得宏觀過程,在動態感知中體會并理解開花植物的雙受精過程,理解雙受精的概念。并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要求學生積極描述雙受精的過程,這樣既克服了學生實際生活經驗的缺乏和對抽象概念的難以接受,又加深了講課的趣味性,最后達到省時、高效的目的,比傳統教學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教師要做到傳統和現代教學技術的綜合運用,發揮出各自的優勢作用,做到優勢互補。只有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才能夠激發出學生生物學習的主動性,讓生物課堂充滿樂趣、充滿活力,才能實現高效率的生物課堂教學。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