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摘 要 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要為教學目標服務,目的要鮮明;要和教材提供的文本內容緊密相關;要有序、恰當地進行知識的遷移;要力求真實,操作性要強,要有客觀的評價標準,要體現開放性。
關鍵詞 英語 教學活動 設計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0-0055-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我們教學中所追求的構建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型教學為途徑的教學模式,成為理想的課堂教學境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是我們正在關注的問題。下面我結合自身的課堂教學實際,就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有效性談幾點體會。
一、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要為教學目標服務,目的要鮮明
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作指導。如:知識目標、基本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因為活動就是為目標直接或間接服務的。英語課堂教學中任何活動都應是為了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而設計的。例如:教學三年級下冊Unit 3 How Many? Part A Lets learn這節課時,我首先呈現包含數字1到10的圖片的畫面,問學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 學生們回答one, two , three… 我又在畫面中添入11、12、13、14、15的圖片問:What else can you see ? 學生們回答:I can see11、12、13、14、15.這時我邊指著數字“11”邊展示相應的詞卡進行教學:Look!This is eleven .用同樣方法教twelve、thirteen、fourteen、fifteen.我通過創設真實的情境有效落實語言知識目標,既復習單詞one,two…又理解和學會新單詞eleven、twelve…達到我設計活動的目的。
二、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要和教材提供的文本內容緊密相關
對教師而言要自覺地學習和鉆研教材內容,根據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目標和教材提供的文本內容,規劃設計每一個教學活動,使活動設計不僅能和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相吻合,而且還應該和整個單元或整個模塊的教學主題相吻合,真正做到通過教材來教英語,讓學生接觸和學習現實生活中鮮活的語言知識,為真實交際作準備。例如:我在教學五年級上冊What can you do?一單元時,先教學本單元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動詞短語,在學生充分掌握短語音、形的基礎上,設計了聯系自己實際運用目標語言說一說自己會做的事,然后看圖說句子。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把所學知識用于交際,談論自己及同伴力所能及的事,這樣三個活動循序漸進,既操練了目標語言,又為對話教學做好鋪墊,在進行第二課時對話教學時,通過Lets try聽力短篇引入,學生有了上節課的語言基礎,對聽力內容也就不會陌生,難度自然降低,順利過渡到對話教學,在學生充分了解并熟悉對話內容后,設計了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對話內容的練習活動,鼓勵學生將對話內容用第一人稱改寫,這個練習既總結了本節課教學內容,又為下一步的寫作練習做好鋪墊,這樣整單元的教學活動與教學主題相吻合,遵循了語言學習由字詞到句再到篇的原則,且環環相扣,知識學習和運用不脫節,真正做到通過教材來教學英語,學生通過學習能脫離教材內容,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交際中,達到了語言學習的目的。
三、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要有序,恰當地進行知識的遷移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創建一個開放的、和諧的、積極互動的課堂,讓孩子們感到課堂有趣無壓力,讓課堂活起來。我們在設計活動時要做到富于變化,難易適中,連貫緊湊,循序漸進,做好由舊知向新知的引入和遷移,要能給學生一種前進感。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My favourite season季節的詞匯時,教學spring春天這個單詞時首先創設情境,白板畫面依次呈現明媚的陽光,小鳥飛來并歡叫著,綠草紅花,孩子穿著春裝在草地放風箏的畫面,每呈現一個景物鼓勵學生用學過的詞或句描繪畫面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分別說出了Its warm and sunny,Bird is singing,There are many green grasses and red flowers等詞句,孩子用學過的詞句描述出畫面呈現的景象,這樣的景象使孩子們自然會聯想到春天,這時引出新詞Spring學生很容易理解并接受,這個活動的設計營造了一個開放的、和諧的、積極互動的課堂,讓孩子們感到課堂有趣,并積極參與課堂,成功地進行了知識的遷移。
四、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要力求真實,操作性要強,要有客觀的評價標準,要體現開放性
活動設計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趨近真實;并應積極促進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作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例如,我在教學“My favourite season”對話課后,讓學生用畫筆設計自己的最喜歡的季節,然后用英語標出自己畫面中的的景物和情景名稱,用目標語言作簡單的介紹,并寫成小短文。由于活動內容和形式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經歷,又富有挑戰性,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他們發揮了豐富的想象力,學生富有個性化的作品展示,再加上完整、流暢、正確的解說,最后師生共同評出最佳畫作,并給予小畫師稱號,把課堂活動推向了高潮。這個活動讓孩子們都參與了進來,通過畫畫的環節開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整個活動具有開放性,評價具有客觀性。在評價的過程中提升孩子的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滿足了孩子課堂上的成就感。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