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婭君
摘 要 現階段,在少數民族地方聾校低年級語文教學中仍存在教學形式單一、教學過程枯燥等現象,一些教師仍采用傳統的講授和灌輸的方式進行授課,使得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倦怠、厭煩等情緒。隨著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使得聾校語文教學形式更加豐富,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將媒體信息技術與個性化語文課堂進行有效整合,能提高聾校語文教育教學。
關鍵詞 信息技術 語文 個性化 整合
中圖分類號:G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0-0071-02
語文學科是聾人走向社會的一個鋪墊,在聾人與正常人交流與溝通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低年級聾生處在語文學習的關鍵發展期,由于聾生個體的差異性,如聽力損失程度、能力水平、學習興趣、態度等不同,教學中我們將信息技術與語文個性化教學進行有效整合,嘗試用多媒體呈現出適合各個層次的學生學習的內容為聾生學習提供個性化的幫助或指導,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聾校語文課堂教學。
一、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新課導入巧妙設疑,誘發興趣。精彩的課堂開端不僅能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精神飽滿的進入學習狀態。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新課導入,聾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習慣處于培養階段,課標又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開課伊始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一個多姿多彩、圖文并茂的生活化活動情境,還會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如在教學《我們的學校》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大家到這里生活學習已經三年了,同學們最喜歡什么地方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的學校。(播放有關學校接受的視頻)。以視頻的方式導入新課,學生很快對我們的學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視頻中不僅有生動的畫面,更配有各個建筑物的名字。學習能力弱的學生通過畫面能了解這一課的主要內容,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就能通過畫面與文字的結合,獲取更多的信息,形成更豐富的時空感。這樣的課堂導入即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能體現不同個體的差異。
2.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字詞,增強各個層次學生學習興趣。聾校的詞匯教學在低年級要求通過實物、動作、圖片等直觀形式幫助聽覺障礙學生理解詞義。字詞教學在聾校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低年級的學生要打好語文學習的基礎,必須正確的理解字義、詞義。但是學生的千差萬別,每個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在實際的字詞教學中遇到很大困難。而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化抽象為具體,使教學內容形象化、生活化、清晰化、擬人化,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字詞,從而增強學生學習信心與語文學習的興趣。如在識字教學中,教學第四冊第十九課《小弟弟迷路了》生字“鮮”的過程中,我用FLV動畫的形式播放了“鮮”字的形象演變過程,讓基礎較差的同學能很快的捕捉到這一字的基本構成及筆畫,將字義更加形象生動化。這樣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學生能更直觀的觀察、對比,從而為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多媒體技術下活用個性化教法、學法
1.情境教學法,讓個性化課堂更添活力。情境教學法也是課堂中實施個性化教學的重要手段。對于多動的、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的學生,教師巧設情境讓這些學生來演其中的角色,能更好的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創設情境,使得情境教學法增添新的活力,并能更好的應用到課堂的個性化教學中。例如,在教學第四冊第十四課《不要亂扔果皮》中的扶老爺爺過馬路這一段時,我先在網上收集了相關的視頻,讓學生對這一內容有初步的了解。接下來我邀請了班里幾位好動的孩子還進行角色扮演,重點將“急忙”“慢慢”等詞匯表現出來,對于表現較好的學生給予鼓勵與贊揚,激發了他們表現欲和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最后我將學生表演的視頻進行錄制,并播放給同學看,要求能力較強的學生將給這段視頻所表現內容加上字幕,并用手語的方式進行“配音”,課堂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多媒體的輔助下,讓這一情境教學法增添了活力。
2.自主學習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語文的個性化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非常重要。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自主獲得知識,這樣可以使不同能力的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更好的體現個性化教學。如在第四冊第十五課《池塘里開滿了荷花》教學結束后,我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到電腦室上網查詢資料,給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布置任務是收集有關夏天的圖片,給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布置的任務是收集描寫夏天的詞語和句子,并讓他們在課上進行交流。這樣,避免了“填鴨式”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樂于學習,同時擴寬了知識面,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這樣的學習方式也更好的體現信息技術與個性化教學法的有效整合。
多媒體技術與個性化語文課堂的有機整合,可以優化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個體差異出發,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創設一個能夠讓學生進行自由選擇的空間,引導他們進行自主選擇,充分地發掘出他們自身的創造潛力,使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從整體上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彭衛蘭.優化教學方式,營造個性化語文課堂[J].華夏教師,2014,(11).
[2]劉清華.讓信息技術為語文課堂提供廣闊天地——談信息技術與聾校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整合[J].讀與寫,2014,(3).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