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年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0-0089-02
語文是一門應用最廣泛、最接近生活、內容最豐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學科。然而,傳統的應試教育將語文變成枯燥乏味的技藝之學、知識之學。這種現狀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語文教學要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教師必須充分展示語文教學魅力,讓語文課成為學生求知樂園。
一、教學民主,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新課程理念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自主性。針對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就是要通過各種途徑與方法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大腦、自己的思維想問題、提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在學習《荷葉母親》一課時,文中有句話是:“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其中“菡萏”一詞在書下有注釋,是“荷花”的意思,但一名女同學卻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我認為菡萏一詞在文中不應該是荷花的意思,應該解釋為含苞待放的樣子,這樣才符合文意。”聽了她的話,我很震驚,這就是當代中學生,他們大膽得竟然對課本提出質疑,而且分析得合情合理。我當即表揚了她:“你很大膽,很細心,敢于思考,勇于發現問題,是大家學習的榜樣。說實話,老師都從未想過這個問題,你講得很有道理,你真的很棒!”同學們也紛紛為她鼓掌。這樣,在課堂上既調動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也增強了他們自主學習的信心,讓學生嘗試著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二、激發興趣,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在進行七年級第二單元《漫游語文世界》綜合實踐活動時,提前兩周我就布置了活動內容,下發了活動方案,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多方搜集資料,如精彩廣告語、宣傳語,經典短信、店名、對聯等等,并對自己搜集的內容進行評析,從哪些方面進行點評,學案上都作了具體提示,同時告知學生要選出一個最佳活動小組,一個“個人桂冠獎”。同學們接到任務后非常興奮,各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紛紛活動起來,課間時間經常會看到學生相互交流的身影。許多孩子時不時將搜集的內容拿給我看,并講述自己街頭巷尾搜集的經歷及體會,一副興趣盎然的樣子。兩周后,經過抽簽,各小組抽取了各自的任務,根據內容的不同,他們給自己的小組起了精美的名字,有繽紛短信組、五花八門廣告組、精彩店名組、對聯集錦組、錯別字門診等等,真是別出心裁。課堂展示過程中,同學們爭先恐后,把搜集的內容工整地寫在各自的白板上,各組代表語言流暢、態度大方,都能說出自己獨到的觀點,其他同學積極點評,場面那是相當熱烈。這一切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其中對聯集錦小組除了搜集了許多經典對聯外,還原創了一副精彩的對聯,上聯是:“課程改革,荷中舊貌換新顏”,下聯是:“群英薈萃,五班百舸占鰲頭”,橫批:“招來一個,教好一個”。說實話,同學們出色的表現,是我始料未及的,以后的學習中,他們也特別期待這樣的活動。同學們的熱情,更堅定了我對課程改革的信心。
三、鼓勵質疑,激活學生創造性思維
質疑問難是學生語文課堂學習的重要表現,優化語文課堂結構,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都必須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課堂上,學生常常會提問:《皇帝的新裝》中夸張手法的作用是什么?《丑小鴨》中環境對人物有什么作用?《陋室銘》中作者的立意是說明嗎?《風箏》中從不同的角度可得出什么樣的主題?《春》這篇散文的語言美在哪些方面……這些問題,是文章一個個的亮點,而學生能提出這一道一道的題目,正是我們授課時把亮點傳遞給學生的最佳機會,是一個學習和學會學習的過程。課堂上,教師能正確對待學生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就能大大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思維的創造性,學生上語文課就敢于大膽發問,敢于提出獨到的見解,獲得學習的主動權,快樂地學習。
四、收獲成功,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語文學習有著深刻的內涵,從語言到文字,從品德到情感,從思維到能力,從個性到人格……可以說,它是一種綜合性素質的培養。這些并不是靠老師講會的,而是需要學生自己去悉心揣摩、不斷認真探索研究才能學會的。有一次,在上朱自清的《春》時,一學生站起來說:她想為那四幅春景圖各配一句詩。這一說法,開啟了我的思路,我接著安排了一項活動,讓每個同學,自己設計一個最感興趣的話題,來表現你對春天的熱愛。結果大出我意料,有的是畫,有的是詩詞收集,有的是歌詞,有的是自己創作的廣告詞,有的是小童話、小寓言,有的是對聯,有的是諺語,有的是圖片。小小的一個《春》卻是大大的一種快樂體驗,教學相長力量是多么的神奇!所以,我們要改變語文教學中的講風不止、問風太盛、練習繁瑣、耗時多而收效微的現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發展,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展現才華的大舞臺,讓我們的語文學習過程充滿情趣。
于漪老師說:“進入語文織就的寶藏,能開闊視野,提升精神,凈化感情,增添智慧,認識社會,品嘗人生。其中快樂,難以言表。”讓我們在新課程的改革與教學中,快樂教與學——讓語文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園。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