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樞
摘 要 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教師要分析掌握學生情況,抓好課堂設計,給學生展現自我的機會,做好恰當的評價。
關鍵詞 個性差異 尊重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0-0107-01
在多年的語文教學工作中發現,語文學科教學嚴重受到學生個性差異的影響,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個性飛揚,語文教學就會改變以“一言堂”為主要的形式,激發學生求知欲,形成充滿生機活力的課堂教學?!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也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那么,如何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在課堂上彰顯自己的個性。我有幾點看法如下:
一、認真分析學生,完全了解學生個性
我們接到一個新的班集體,那就要通過平時的教學去觀察,去領悟、去分析學生的個性差異,盡快掌握學生存在哪些個性差異。做到學生個性差異熟悉教師之心,然后根據情況去設計教案,去組織課堂教學。
二、尊重個性差異,常抓課堂設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奔ぐl學生興趣,學生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根據個性差異想辦法讓學生變得活躍,讓學生學得高興,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體會快樂,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致。根據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常規手段等去設計和展示,讓這些圖片、聲音、實物吸引學生,刺激感官。使學生興趣被激起,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三、尊重個性差異,給學生展現自我機會
課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學生不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教師咋做都無法高效收益。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如教學一篇課文,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劃出,不明白的地方用問號標出,要求學生做到邊讀邊想邊動手,促使他們發揮自己多方面能力,在自主學習中形成一種技能。因此,課堂教學中應努力創造機會,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更好的展現自我。
四、尊重個性差異,做好評價
根據學生個性差異,在課堂中、平時、素質評價單中給予恰當評價。如學生的特點是聰明、大膽,但由于在學習上沒人幫助,學習習慣差,成績不十分理想。教師就給:真沒想到,平時靈巧的、說起話來細聲細氣還略帶點甜甜的你在舞臺上竟能把動作笨拙、講話粗聲粗氣的大象演那么好。知道嗎?老師和同學們都說你演得棒極了!又如學生特點是留守兒童,熱愛勞動,自理能力強,愛動腦筋,有一雙巧手,但好動,課堂上愛做小動作,愛講閑話,書寫潦草。教師就給:你是班上最懂事的孩子,不是嗎?在家里,你是爺爺、奶奶、姑姑的好幫手,你能把衣服洗得干干凈凈,疊得整整齊齊;你是那么勇敢,課堂上同學們不敢舉手時,你卻把手舉得高高,回答起問題來滔滔不絕。老師多么希望你的字寫得也像手工作品一樣漂亮,那該多好啊﹗
總之,我們的語文課堂必須讓學生的個性飛揚,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把它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