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安麗
摘 要 小學階段是學習古典的黃金階段,充分利用這一時機,藉由先哲的風范,熏習我們的子弟,引用圣賢的智慧,教導淳樸的兒童。在經典誦讀活動中,我校組織開展了 “三走進”“三納入”“三原則”“三結合”的特色經典教育活動,引領師生精神成長,推進經典進校園活動。
關鍵詞 小學生 經典誦讀 方式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0-0114-02
近年來,國學經典越來越受到各級教育部門的重視,各地的經典誦讀活動開展的亦是如火如荼。我校語文課題組在抓好教學常規管理的同時,也努力踐行創辦精品特色學校的理念,組織開展了“經典誦讀”的特色教育實踐活動。通過經典誦讀“四個三”實驗活動,把諸多亮點進行科學地融合,引領師生精神成長,有力地推進了經典誦讀進校園活動。
一、“三走進”營造氛圍
讓經典誦讀走進校園。在學校大門外墻最醒目處引用了《論語·述而》中的名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作為校風,門口兩側有學校宣傳語“金針可度勤學者,象塔能攀勵志人”兩行鎏金大字,教學樓通道處刻有教風“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及學風“敏而好學,學貴自得”。學校還定期在櫥窗里設置經典誦讀專欄,展示經典文學內容及經典誦讀活動成果。
讓經典誦讀走進課堂。我們精心設計了課間的鈴聲,用新學堂歌《登鸛雀樓》作為上課鈴聲,激勵學生奮發進取;用新學堂歌《鋤禾》作為進餐鈴聲,教育學生珍惜糧食。此外,每周二安排一節經典誦讀課,做到專人負責,專時專用。每堂語文課的前兩分鐘,都由學習委員組織學生誦讀古詩、格言等經典誦讀材料。
讓經典誦讀走進心靈。學校還充分發揮校園廣播站的功能,營造濃濃的經典誦讀氛圍。每天的校園廣播時間,向全校學生推薦一首古詩,供學生誦讀賞析,感悟。既有學校學生在廣播站的現場朗誦,也有學校搜集到的錄音朗誦,形式多樣。一時間,學生們爭相學習新學堂歌,學習古詩的熱情空前高漲。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之中受到古詩文的熏陶,經典誦讀也因此走進了每一位學生的心靈。
二、“三納入”夯實抓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們通過“三納入”將經典誦讀這項活動落到實處,切實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是《經典誦讀》納入學校課程方案。我校每周三安排一節經典誦讀課,由學校語文教師兼任。為此,我校特選編經典誦讀教材,教材內容為兩部分,一是每年級每學期必背除教材外的10首古詩(跟教材同題材);二是分學段規定必背古文,如一、二年級必背三字經;三、四年級必背弟子規;五、六年級必背聲律啟蒙及論語。在經典誦讀課上,師生集體共讀經典,共賞美文,共寫佳句,進行經典吟誦、演講、分組背、個別背、接龍背、默背、書寫比賽等學習游戲活動,為經典誦讀拓展更寬的道路。
二是經典誦讀納入學生考試。我們制定了《經典誦讀考試方案》,在每學期末對學生的經典誦讀掌握情況進行量化考核,采用年級教師交換監考,學生抽簽背誦,總分折算成5%納入學生期末考試成績。
三是經典誦讀納入教師考核。為了有力地推動這項試驗工作,提高實驗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我校在教師評價機制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改革。首先就是將教師的經典誦讀教學情況納入教師年終考核;其次在學校開展的各項經典誦讀比賽活動中評選優秀輔導教師;最后每年學校還結合實驗教師的工作成績評選出優秀實驗教師,并給與一定的獎勵。
三、“三原則”保駕護航
一是差異性原則。我們承認學生個體間記憶、思維、興趣等方面的差異,注重學生的生本活動。有興趣、有能力的學生在指定的篇目中可以誦讀更多的篇目。如每學期的經典展示活動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展示,可以是背誦展示,可以是書法展示,可以是繪畫,也可以是音樂舞蹈。可以是個人展示,可以是小組或集體展示。一句話,在經典誦讀活動中不搞“一刀切”。
二是自主性原則。每學期伊始,我們就向老師、學生和家長推薦誦讀篇目,讓他們做到對本期閱讀要求及書目胸中有數。學生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以自己的方式自讀自悟。學生有的選擇晨讀,有的選擇課間閱讀,有的喜愛午讀,還有部分學生更愿意秉燭夜讀。自主性閱讀讓學生在閱讀時間、閱讀方式和閱讀內容上有了更多自主選擇空間,也更受到學生的歡迎。
三是激勵性原則。我們深知:很多事情,沒有人引領,沒有人陪伴,會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廢。在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中,我們號召老師、家長一起參與活動。師生共讀,親子閱讀,生生同讀。讓誦讀活動在一群人之間和諧開展,通過互相鼓勵,互相推動,互相支持,在誦讀經典的路上走得更遠。為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我們組織開展“誦讀之星”“書香班級”“書香家庭”評選、誦讀競賽、經典誦讀考級等多種活動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與熱情。
四、“三結合”大膽探索譜華章
一是將經典誦讀與金象太極相結合。每周三下午太極課前十分鐘,各年級按照不同學段的內容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一時間,操場上成為了經典綻放的園地,朗朗的誦讀聲、典雅的音樂、舒緩的動作,讓經典誦讀與金象太極有機融合,極大提高了學生經典誦讀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
二是將經典誦讀與陽光體育運動相結合。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我們將經典誦讀與陽光體育運動相結合,寓教于樂,寓教于動。我們利用每天上午大課間時間,讓學生跳校園集體舞《春曉》《游子吟》《明日歌》等,讓學生在律動中感受經典,從而熱愛經典。
三是將經典誦讀與各類比賽相結合。每學期,我校還會定期開展誦經典朗讀比賽、講經典故事比賽、寫經典書法比賽、讀經典作文競賽、背經典記憶比賽、畫經典美術比賽……通過一堂堂課,一首首詩,一曲曲歌,一項項活動,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我們驚喜地發現,開展經典誦讀課題研究后,我們的課堂越來越精彩。通過誦讀經典,學生的普通話變得標準、流利,語音語調清晰明朗。還能夠初步創造美,給一些歌詞、兒童詩或文學作品提出建議。課堂上,生活中,處處可以聽到學生靈動的語言打動旁聽者的心。是啊,這些改變是經典誦讀讓學生深刻體驗了語言之韻律美、語音美、節奏美,并能有意識地創造美言美語。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