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瀟
摘 要:韓非的思想產生于戰國末年,為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法術勢三位一體是他思想的精髓,本文對于法術勢的內涵及其邏輯結構進行了分析并且結合我國當代法治構建提出了韓非法治思想的當代價值。
關鍵詞:韓非;法律思想
1 韓非“法術勢”概述
第一,韓非思想的產生。韓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處在戰國后期,統一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的建立已成為必然趨勢,韓非的思想便在這個趨勢下應運而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韓非將前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法”、慎到的“勢”以及申不害的“術”治理論吸收并結合起來,形成以法為本,法、勢、術相結合這一全新的思想主張作為其法治理論最核心的部分。
第二,法術勢的概念。“法”即韓非主張以法為本,并且對于法的性質做了界定。對于什么是法,韓非認為,是官府制定,人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賞罰的依據,臣民的準則,可見韓非所謂的法近似于現代意義上的法,具有很多現代意義上的法的特征。
“術”的基本含義即為權術。又因為它主要針對的是怎樣維護與鞏固君主的最高權力,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術”,就是君主駕馭臣民的權術。其適應對象是明確的,它不是為所有人服務的,而是專為君主服務的。這“術”包括用人,監察,管理等很多方面的內容。
“勢”即君主的地位和權威,是建立在術治的基礎上。君主之所以能夠支配別人實現統治,是因為他擁有權勢。韓非將“勢”分為“自然之勢”與“人為之勢”。自然之勢乃與生俱來的權勢;人為之勢則是后天通過努力創造、擴大、穩固的權勢。由此可以看出,韓非更加看重人為之勢,他的“勢”論重點就在于闡述“勢”在統治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主張君王集權于一身,確立無上的統治地位。
2 “法術勢”內涵及當代中國法治解析
第一,關于“法術勢”的關系,韓非的法術勢三位一體思想中,勢是法和術的基礎,使統治者能夠憑借這種勢來進行統治;這種勢由法來保障,使其穩固;統治者又可以通過動態術來保障法的穩定性;而“術”又必須依靠“勢”的支撐才能得以施展。從而,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相互支撐的構架。最終的目的是要保障君主的權利,實現中央集權。
第二,關于“法術勢”的內涵解析,韓非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以法為本的法治方法,在當時諸侯割據紛戰的年代,是非常能夠見實效的,因而打敗了儒家仁政和圣人之治的治國思想,成為主流思想。韓非所言之法與現代意義上的法非常接近。
韓非從維護法的權威與穩定性出發,提出了術治,即君主的駕馭臣民之術。主要包括:無為之術,即君主要表面無為而內心有為。無為術是韓非術治的前提。刑名之術,通過賞罰來調解臣民的行為,這是從性惡論,人性趨利避害出發,通過掌握賞罰,可以達到駕馭臣民的目的。這是術治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用人之術,其在韓非的“術”論中也具有重要的位置。韓非的“用人術”包括治臣、治奸、防奸、禁奸等用人策略用人之術的論述,主要問題實際上集中在對臣下的管理,即任免、考核和賞罰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具體的管理方法。聽言之術,韓非認為,君主聽言,一定要多方面聽取意見,不能偏聽一人之言,偏信一方之論,以偏概全,只能導致君主的判斷失誤。執要之術,韓非反復強調君主對于政策執行只應關注最根本、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應對群臣具體的事務處理進行過多干預。
韓非以法治、術治的基礎為勢,只有擁有權勢才能夠進行法治術治。韓非在繼承前人勢論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他把勢分為自然之勢與人設之勢,“自然之勢”即君主與生俱來的權威,這是韓非繼承了慎到等人君本位的立場,贊同君主權威至高無上的天生性。但是“自然之勢”是不完善的,它還需“人設之勢”來保證。“人設之勢”即以法為勢,針對“自然之勢”的不足,與儒家主張的待賢而治不同,韓非從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角度出發,提出有助于君尊國強的,都是有價值的,認為 “中人之治”更切合實際。韓非認為鞏固擴大人設之勢的方法有:實現君權大一統,君主必須牢牢抓住自己的權勢,這就要通過術治和法治相結合來實現,即法術勢三位一體;另一方面.適度授權,這與圣人執要的思想相互呼應,君主必須借助眾人力量,實施必要的授權,這種授權必須建立在個官僚階層權力職責明確的基礎之上。從這個角度看,這種授權使政治及其職責落實給各級朝臣,同時分隔了屬下臣僚的權勢,其也是對君主“勢”的保護。
3 “法術勢”的當代價值
韓非強調法治,理所當然,法治的思想在當今仍然具有很大大現實意義,但是與韓非所提倡的法治不同的是,當今法治的出發點是保障人民權益,而韓非所提倡的法治,其出發點和歸屬點皆為勢,即維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權,這一點肯定是不能提倡的。法治社會的構建當然離不開管理與執行方面的方法,韓非在術治的論述中,更多地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具體的有效的統治和管理方法,我認為具有借鑒意義的有:
治官之術中關于官員業績科考的方法,當代中國雖然也要注重官員的業績,但是這種更多是官員升官發財的面子工程,具體并沒有有效具體的運行機制,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發揮選拔優秀人才的作用,使得真正優秀的人才并不一定能得到合理的職位,反而那些通過不正當途徑的人更容易得到升官發財的機會。因而,我國急需建議一套科學的有效的官員考核機制,為優秀人才發揮自己的作用提供順暢的渠道。
在治奸防奸之術方面,針對“奸劫弒臣”他主要提出了要用嚴格刑罰來懲治奸臣,達到禁奸治國的目的;韓非還特別強調了對于后宮的防范,因為后宮之人是君主最為親近的人之一,也就有可能成為侵害君主權力的重要群體。雖然這些主要是針對謀反叛逆之人的,但是我認為對于我國的反腐工作也是有借鑒意義的,在我國的反腐工作中,官員親屬犯罪已經成為很普遍的現象,因而注重防止官員親屬犯罪也是反腐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韓非主張重懲奸臣,我國應一定程度上重懲腐敗那些官員犯罪成本增加,自然而然犯罪數量便會減少。
韓非的個人思想是功利主義,實用主義,這與儒家不切實際的圣人之治,人治形成鮮明對比,對于我國當今法治構建的借鑒是美好的理想是應該有的,但是更多要從現實出發,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參考文獻:
[1]葛榮晉.韓非“以術治吏”的思想及其現實意義[J].中華文化論壇,2006 ,2.
[2]王紅,趙洪芳,王長利.韓非法律思想中的“法、勢、術”[J].管子學刊,2004,1.
(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