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宏
信訪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采用書信、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所屬部門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建議和要求,依法應當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一、新時期信訪工作的重大意義
(1)信訪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新中國成立后,沿襲了信訪制度,在各級政府機關設立信訪接待室、信訪局來傾聽百姓的聲音,體察群眾的疾苦,此時的信訪工作是實實在在的為百姓解憂。百姓通過上訪來表達自己的心聲,請求政府的幫助,爭取自己的利益,而政府通過信訪工作了解百姓的所求所需,切實感受百姓疾苦,傾聽百姓心聲,信訪工作將政府與人民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充分發揚了社會主義民主。
(2)信訪工作也是民主監督的有效途徑,是國家政治生活的晴雨表。百姓上訪顯然是在相關問題在正常渠道下沒有得到圓滿解決才會通過上訪來尋求政府的幫助。如果百姓上訪的內容只是一人一事或許存在偶然和特殊情況,但集體上訪或多個人就一個問題多次上訪,偶然就有向必然發展的趨勢了。如果集中在一個時間段,這個時間段往往有一定的社會問題發生導致了集中上訪;如果集中在某個地域,那么往往是這個地區的政府或單位的行政人員或出臺的相關政策出了問題。以土地問題為例,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為了更好的招商引資,架橋修路成了更好的完成此項工作的基礎任務。為此國家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大面積的土地征用,然而在征用的最初時間里,國家對這種用于招商引資的土地征用沒有相應的規章制度,這就導致了征用初期整個工作混亂不堪。各地各級政府都具有土地審批權,各地對于所征用土地的補償又多少不一,一時間在土地的征用問題上出現了很多貪污、受賄的犯罪現象。面對土地征用過程中的種種不合理狀況,百姓紛紛上訪反映當地土地征用中存在的問題,大量的上訪引起了國家對土地征用工作的重視。收回了地方的土地審批權,上交到省級以上的政府,使得混亂一時的土地征用問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避免了國家更多的損失。
二、新時期信訪工作面臨的挑戰
(1)公民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是產生信訪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國公民民主意識和法律意識在不斷增強,公民要求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也不斷增強,但是由于許多公民的朦朧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水平有限,不知如何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這便使得群眾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愿望通過信訪渠道反映出來。
(2)申訴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我國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他們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合法檢舉的權利。
(3)我國長期封建社會行政與司法合一體制的影響,群眾習慣于通過行政手段解決糾紛,而不愿通過司法途徑來解決矛盾糾紛。
(4)由于“黨領導一切”的觀念深入人心以及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以行政手段處理信訪問題模式,使得群眾認為黨委和政府有絕對權力,相信依靠黨委和政府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5)政府出臺缺乏透明度。由于現行的政治制度特別是一些自主權很大的企事業單位的政策在出臺時存在少數人定乾坤的現象缺乏民主性,缺乏廣泛的適用性,制度本身就很難被廣大執行者所信服,更不可能很好的執行,當實踐中一旦遇到由于政策的問題而造成的利益受損,人們很自然地就會想到最初對該制度的質疑,但向制定制度的人或單位反映似乎又不是很好的解決途徑,于是上訪就成了人們面對問題的主要方法了。
三、信訪工作當前存在的問題
(1)法制不健全。如同中國的各行各業所面臨的法制不健全所帶來的問題一樣,信訪工作同樣存在法制不健全的問題。通過信訪向有關國家機關及領導反映問題,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的神圣權利。遺憾的是,信訪這種憲法賦予的公民權利卻長期沒有真正納入法治軌道,而是成為一種官方與民間溝通和博弈的邊緣化準制度性安排,因此信訪制度難免處于尷尬的運作狀態。
(2)隊伍素質低。在我國目前的信訪工作隊伍中普遍存在整體素質低的情況。信訪是一項考察人的綜合能力的工作,它既需要有各個行業的專業知識,也需要柔和這些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可是這樣一個獨立的工作卻沒有專門的大學或相關的專業為信訪工作培養專門的人才。現實的教育情況決定了從事信訪工作的人員只能是非專業的,所謂“專業”也只能是經驗的積累罷了。相比其他行業部門,信訪領域中要想走出真正工作素質高的人來是比較困難的。
(3)手段落后,大量進京,造成人、財、物的浪費。首先,信訪工作是面向全體中國公民的。只要來訪就要接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訪機關的自主權,對于無理訪的人群沒有相應的處理辦法,這種上訪無錯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有理沒理都上訪的風氣。其次,信訪部門的職權有限。信訪部門只是負責接待信訪群眾,了解上訪情況,然后對接收的情況上傳下達,督促相關部門盡快解決。信訪部門只有接訪和督促的職權,沒有能力要求相關部門對某一問題必須在多長時間內予以解決,更沒有權利對拒不執行或敷衍了事的單位或個人進行相應的處罰,這樣就使得處理的好的單位沒有獎勵,壞的沒有懲罰,如此賞罰不明也必然導致信訪工作的舉步維艱。
(4)機構設置不合理。現有的信訪機關還是以接訪為主,重心在接收群眾上訪意見,而忽略了接訪的后期工作——解決問題。
四、信訪工作今后的發展思路
(1)我們要認真貫徹國家的有關精神,并以此來指導我們的實際工作。黨和國家十分重視信訪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采取一系列強有力措施,使新時期信訪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強,信訪工作定位進一步明確,格局日趨完善。中央領導要求廣大信訪工作人員: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妥善處理好人民群眾的信訪問題。不僅如此,中央領導還要求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信訪工作,必須帶著深厚感情做工作,必須堅決貫徹黨的政策,必須加強協調配合。現在,根據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同志正努力做到高度重視信訪工作,依法行政,改進工作作風,克服官僚主義,抓初訪結案率,扎扎實實為人民群眾辦實事。我們要在工作中更好滴踐行相關政策,更好的代表國家政府為上訪百姓排憂解難,從更實質的層面上貼近群眾,傾聽百姓的心聲,關心百姓的問題,想群眾之所想,憂群眾之所憂,解決百姓的實際困難。也只有這樣信訪部門才真正發揮了它的作用,它的設立才有實實在在的價值。
(2)加強信訪工作的理論研究。要提高對新形勢下加強信訪理論研究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新形勢下各級信訪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課題,迫切要求我們在信訪工作中強化理論指導,這樣才能從紛紜復雜的社會現象中抓住事務的本質,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并從中研究出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才能把握新形勢下各級信訪工作的主動權,使信訪工作更好地為改革、發展、穩定服務。上級機關要加強對下級機關開展信訪工作理論研究的指導。上級機關要通過召開理論研討會、舉辦信訪干部理論培訓班等多種方式,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對基層機關團體的信訪理論研究進行具體指導和幫助。下級部門要主動加強與上級直管部門的溝通聯系,暢通理論研究的信息渠道。
(3)加強民主法制化建設,完善信訪制度,對信訪進行科學定位。要加大對有理訪的解決力度,設置對無理訪的懲罰措施。要加大信訪部門對同級單位的督辦力度,在可能的情況下提高信訪部門級別,賦予信訪部門對工作不利,有意推卸責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相應的處罰的權力。建立關于信訪工作的考察標準。標準就是通過接訪確實為百姓解決多少應該解決的實際困難,切實解決的問題占有理訪總數的比率。建立遍及全國的信訪通信網,通過網絡接訪、督辦,這樣既提高了信訪的工作效率又為國家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作者單位:沈陽華新房產物業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