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關鍵詞】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有效性;提高;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2—0067—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教師應將新課改理念運用于實際教學中,提高課堂效率,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那么,作為一名參與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品德教師,如何才能有效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下面談談自己的理解和認識。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
第一,教師要放下架子,主動親近學生。教師必須轉變自身觀念,摒棄傳統的“師道尊嚴”的陳舊觀念,由課堂教學的主宰者、權威者轉變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還要善于創設各種教學氛圍,啟發學生的思維,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才能,多給學生創造自我展示的機會。在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中師生互補、相互發展、共同進步。
第二,尊重和信任學生,滿足他們自尊心的需要。首先,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和微小進步,經常鼓勵他們,使學生在精神上獲得滿足,贏得學生的信任、好感。其次,教師要公平、公正對待學生,并勇于批評與自我批評。教師不能偏愛優生,也不能看不起后進生。要用信任交換信任,不斷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溝通與思想交流,加強對學生心理和人格成長的引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加強學法指導,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第一,引導學生學會預習。課前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通過預習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哪些地方是自己已懂的,哪些地方還不懂,課堂上就可以做到有針對性、有選擇性地聽課。
第二,教會學生解題思路。要引導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養成細心、耐心、認真、審慎的習慣;學會找關鍵詞或關鍵句并領悟出題者的意圖,明確指向;結合問題看材料,找出“有用”材料;尋找對應的書本知識,多角度多層次、辯證地分析問題;學會對答案分點,用政治術語作答,表述正確。
三、課堂舉例說明要恰當
首先,列舉的事例在量上要充足,具有足夠的說服力。中學思想政治課是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這就要求教師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運用具體真實的事例加以剖析、證明,以增強教育效果。例如,我在講“共同澆灌民族團結之花”時,先播放一曲《愛我中華》,再結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天安門廣場立起的56根民族團結柱來說明: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各民族之間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讓學生懂得:國家要振興,民族就要團結,才能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樣,學生學得輕松,樂在其中。
其次,事例的選擇要有典型的代表性。應對事例進行篩選,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也會提高教學效果。例如,我在講“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時,例舉了慶祝國慶六十周年胡錦濤主席檢閱三軍儀式,各個方隊的士兵邁著整齊嬌健的步伐,以排山倒海的姿勢走過天安門廣場,說明了我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日益強大了,重振了軍威和國威,讓世界人民矚目,也讓每一個中國人都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自豪。這種恰到好處的舉例,有利于學生理解書本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各種學生自主學習的形式,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為學生發揮創新精神創造條件。
四、進行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欣賞和贊美。”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的活動中,有著得到尊重和認可的渴望,而實現這種渴望的前提則來自于科學、公正、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課堂教學中教師正確及時的激勵性評價,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得到尊重,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學生就會對學習充滿信心,自覺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評價如果能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需求,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會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態度,并確立自身努力的方向。教學中教師要以贊賞、期待的眼光,充分肯定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激發他們的自信心,促使他們不斷前進。教師對學生的寬容、理解與賞識,會給學生創造一個自由、輕松、愉悅的空間,給每個學生提供一個表現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種機會,讓學生感受到“我能行”、“我努力會成功”、“這些困難嚇不倒我”,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