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超
摘 要:高職精品課程建設強調全方位的工學結合,在所有的教學環節,都要求深入貫徹落實工學結合的思想。而工學結合是當前我國職業教育所推崇的一種教育模式,體現了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因此,在精品課程網站的欄目設置與內容建設中,必須充分體現工學結合的理念、措施與效果。
關鍵詞:高職;精品課程;網站設計;工學結合
工學結合是當前我國職業教育所推崇的一種教育模式,體現了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其目的是盡可能縮短學生從畢業到正式適應工作崗位要求所需的過渡期,包括適應時間及工作能力。高職精品課程是指具有高職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學水平的示范性課程[1]。由于種種原因,有些高校和地方在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追風趕潮、粗制濫造等問題。這不僅背離了教育部關于精品課程建設的初衷,而且浪費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精品課程應該作為一種資源中心、交流平臺乃至于認知工具、績效工具、評估工具,真正使學生享受到高水平的優質資源和信息化的學習支持,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高職精品課程建設強調所有的教學環節,都要求深入貫徹落實工學結合的思想。
一、工學結合教育模式是高職教育的必要途徑
工學結合教育模式對職業院校與公司企業兩方都有利。對職業院校來說,通過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它的畢業生不但獲得了相當的技能,而且有了就業的出路。對于企業來說,通過校企合作辦學,它可以更加經濟、省時省力地招聘到優秀員工。這不但使企業在經濟上受益,而且使職業院校打開發展的突破口,為使我國逐漸擺脫“技工荒”的局面、更好地適應工業化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創造了條件。
二、全方位的工學結合思想是高職精品課程建設所必須強調的
精品課程中所強調的工學結合,是一種全方位的工學結合思想。專業課程的設置、師資力量的配備、教學內容的選取與開發、教學模式的選擇、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實踐教學的開展、畢業設計、考取職業技能資格證書等所有的教學環節,都要求深入貫徹落實工學結合的思想。
1.專業、課程設置必須滿足企業需求
通過調研,考慮市場需求,設立公司企業急需的人才專業。分析公司企業急需的崗位能力要素,針對性地設置課程。
2.具有豐富經驗的師資力量
要求主講教師與企業聯系緊密,在行業企業中有一定影響,親自參與校企合作項目,或參與相關的技術服務項目,成果顯著。
3.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內容選取與開發
要求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課程的開發要基于工作過程,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重點。
4.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工學結合思想
在教育技術的指導下,采用新型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工學結合、情境學習、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課堂教學與實習實訓一體化等教育思想,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突出師生角色的轉變、地位的改變,盡可能做到在校學習與實踐工作的一致性。
三、網站欄目設置與內容建設
一些精品課程建設趨于程式化,表現為功能模塊固定、資源信息趨同、教學使用偏低、資源特色不足、學習支持不夠等問題。通過網站欄目可以體現課程在各方面的建設理念和建設情況,凸顯工學結合理念,強調高職教育特色,強調課程特色。
1.網站欄目設計原則
精品課程網站既是展示精品課程建設各項內容的重要窗口,更是學生利用教學資源自主學習的一個平臺。高職精品課程網站欄目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欄目設計便于專家訪問評審。專家通過各省、市、自治區高等學校精品課程申報與評審系統,根據國家精品課程建設與評審指標對各校申報課程進行網絡評審。《高職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中的一級指標、申報表及課程錄像網站中要作為一級欄目,一目了然,直截了當,便于專家點擊評審。
第二,在一級欄目中突出高職工學結合理念,強調高職教育特色、強調課程特色,突出課程獨特的優勢與建設成果。如設置“實訓在線”,下設實訓內容、實訓環境、實訓成果、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實踐創新、仿真教學等欄目。
第三,在一級欄目中實現網絡輔助教學功能。學生和老師瀏覽網站的目的主要是進行學習、教學和信息查詢以及師生交互,如網絡課程、拓展資源、交流論壇等。
第四,在二級欄目中,首先必設《高職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中的二級指標,其次可以根據課程情況增加欄目。如一級欄目“教學內容”,下設內容選取、內容組織、表現形式,還可以增加教材建設、電子教案、電子課件、課程實驗、實訓項目等。突出闡明內容選取與崗位能力要素對應、基于工作任務或工作過程序化教學內容、與企業合作開發教材等。
2.課程網站必設欄目及內容建設
精品課程網站的必設欄目建設以評價指標體系為基礎,比如: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隊伍、實踐條件、教學效果、特色及政策支持。
教學內容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標志。建議必設三個欄目:網絡課程、實訓在線和拓展資源,這是開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模式改革的基礎,也是對教學內容建設情況的佐證。
教師在精品課程的建設中起決定性作用,每一門課程凝聚著教師的經驗、知識與理念。師資隊伍是精品課程的主體。通過精品課程建設,逐步形成一支專兼職結合、“雙師”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梯隊。
3.高職精品課程可選特色欄目及內容建設
以特色取勝,是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質所在。只有具有本校特色的理念和實踐,才能夯筑精品課程的基礎。精品課程網站可以添加一些特色欄目,如校企結合、頂崗實習、實踐創新、實訓基地、產學合作、職業鑒定、仿真教學、資源庫等,以此來強化此門課程獨特的優勢。
四、總結
工學結合是當前高職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方向,需特別指出,不應只是在精品課程申報評審、整理材料時體現全方位的工學結合,更重要的是要在專業課程的設置、開發、施教、考核等所有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深入貫徹落實工學結合理念與方法,培養出職業能力、社會能力、行動能力兼備,職業素養高、專業能力強的社會建設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精品課程評審指標說明(高職高專課程適用)[DB/OL].http://nhjy.hzau.edu.cn/news/art_6.asp
[2]王佑美.高校精品課程網絡資源教學有效性的缺失與對策[J].中國電化教育,2010,(8)
(作者單位:山東交通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