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立穎
摘要:舞蹈是一種肢體表現與抒情藝術,它是由肢體語言、舞蹈節奏、表情等多種要素組成的,并通過這幾種要素融合與協調,塑造直觀生動的舞蹈形象,最終傳達出某種意蘊和情感。一般而言,肢體語言和節奏是舞蹈表演的外在表現形式,情感則是舞蹈表演的核心所在,只有具有真摯情感的舞蹈表演才具有感染力、表現力,才更易受到廣大受眾的青睞和認可。本文闡述了情感表達之于舞蹈表演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在舞蹈表演中表達情感提出自己的建議,以饗讀者。
關鍵詞:舞蹈表演 ?情感表達 ?重要性 ?看法
舞蹈表演不僅供觀眾欣賞,更是舞者表達內心世界的一種形式,通過無聲的語言,實現演員與觀眾的交流。舞蹈作為一種抒情藝術,能帶給觀眾酣暢淋漓的視覺享受,舞蹈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通過動作、姿態、表情、技巧等塑造經典、賞心悅目的舞蹈藝術形象,以表達情感,凸顯藝術主題。舞蹈表演之所以扣人心弦、令人流連忘返,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舞蹈表演者充滿感情的舞蹈動作充分激發了受眾的情感共鳴,讓受眾于想象中豐富了情感體驗,這些都是情感表達的功勞。
一、情感表達之于舞蹈表演的重要性
(一)情感表達是舞蹈表演成敗的關鍵
情感表達是舞蹈表演成敗的關鍵所在,在整個舞蹈表演中,舞蹈表演者情感表達是否到位、貼切、充沛、淋漓盡致,直接影響著整場舞蹈表演的成敗。毋庸置疑,情感表達被認為是舞蹈表演者綜合素質的直接體現,在表演過程中,舞蹈著要通過肢體動作、舞蹈節奏等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再現人物性格、營造微妙情境等,以完成舞蹈情感的抒發,傳遞真摯、動人的情感。誠然,沒有情感支撐、情感渲染的舞蹈表演猶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機活力,故注定是失敗的。在感情干癟的舞蹈表演中,受眾只能通過視覺感知舞蹈形態,卻無法深層觸摸舞蹈表演靈魂,更感受不到、猜不出編劇舞蹈創作的最初緣由,這樣讓受眾深覺索然無味的舞蹈表演必定是失敗的。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楊麗萍的舞蹈作品總是將情感表達置于重要地位,用情感與感悟牽引肢體,完成一系列舞蹈動作,為觀眾營造如癡如夢的舞蹈幻境,深受觀眾喜愛。
(二)情感表達影響著舞蹈表演的感染力
舞蹈的藝術感染力是舞蹈表演的審美特征之一,但感染力的增強并非只靠舞蹈者的舞蹈技巧來完成,還需要情感表達的支撐。情感表達的效果直接影響著舞蹈表演的藝術感染力,如果僅僅是將零散的舞蹈技巧生硬得安插在各個舞蹈動作之上,而沒有恰到好處的情感來渲染,舞蹈表演的感染力便難以呈現。誠然,在舞蹈表演中,情感是連接表演者與觀眾心靈的橋梁,真正具有感染力的舞蹈表演應該如下:舞者將情感盡情拋灑、傾瀉于肢體舞蹈動作,并實現精湛舞蹈技巧與舞者內心情感、觀眾內心情感的巧妙融合,以情感表達貫穿整個舞蹈表演的始終,將舞蹈的故事性跌宕起伏地展現出來,給予觀眾強烈的震撼與感染,使其獲取心靈上的極致審美體驗。對于觀眾而言,充滿情感的舞蹈表演最能使自身產生美妙的審美感受,舞蹈中所展現的或喜或悲、或嗔或怒、或希望或絕望、或慌亂或平緩的情感直接感染、打動著觀眾,讓觀眾回味無窮。
(三)情感表達關系著舞蹈藝術性高低
舞蹈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藝術,舞者的情感表達則是展現舞蹈藝術的絕佳方式之一。在舞蹈表演中,表演者能否酣暢淋漓地進行情感表達直接關系著舞蹈藝術性的高低。簡單來說,舞蹈表演的藝術性主要表現在表演的象征性、律動性、造型性以及抒情性。舞蹈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對情感表達的妥善處理,是舞蹈藝術性(抒情性)的直接體現,優秀的舞蹈表演者總能準確把握與詮釋舞蹈情感,恰到好處地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舞蹈藝術呈現中,更深情、更到位地演繹與詮釋所表演角色,以增強舞蹈表演的藝術性。作為舞蹈演員,要重視培養自己的情緒,以便在每一次登臺中都能迅速反映出舞蹈者所需要的情緒,提高情感的表達能力。眾所周知,律動性和象征性是舞蹈藝術性的重要體現,對于律動性而言,沒有情感的肢體律動無疑是動作的堆砌,毫無審美可言;對于象征性而言,缺失了情感表達,舞蹈的象征意義便很難清晰完整地呈現,至此舞蹈表演的藝術性也完全喪失。
二、關于舞蹈表演如何表達情感的建議
(一)舞者要深入了解作品,透徹作品情感
舞蹈表演者要想在舞蹈表演中表達出深切的情感,提升表演的藝術性、表現力與感染力,必須深入了解舞蹈作品內容,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透徹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情感主旨。舞蹈表演者應做到以下兩點:一是了解作品的文化歷史背景。每一個舞蹈作品必定有其獨特的文化背景,只有明確了作品創作背景,才能更深層次領悟與體會作品意境,繼而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為更好地詮釋作品情感奠定基礎。二是要認真分析研究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舞蹈表演是為展示作品內涵服務的,舞者只有對作品人物的內心情感世界和個人性格特征有清晰獨到的認識,才能把握整體舞蹈表演的情感,并將情感準確通過情緒、動作、旋律等表現出來。
(二)巧用呼吸、動作、表情進行情感表達
巧用呼吸、動作、表情進行情感表達是目前舞蹈表演者最常用的情感表達方式。首先,要會呼吸、巧呼吸。呼吸是由“心”發出的,是情感表達的直接途徑。舞者要善于通過呼吸控制舞蹈發力和舞蹈動作幅度的大小,使身體四肢更加完美地呈現出各種優美的舞蹈姿態,以心帶情,以情動人,增強舞蹈的感染力。其次,以動作與表面表情烘托氛圍、表達情感。在舞蹈表演中,隨著劇情的轉變,舞者會舞出不同的動作來適應情節的跌宕起伏,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劇情、體驗劇本角色的內心情感,詮釋作品情感。與此同時,舞者還會作出不同的面部表情來烘托氛圍,渲染舞蹈表演情感,準確、完美地演繹出各類復雜的情感,舞出舞蹈的靈魂。因此,舞蹈者要提升舞蹈作品的情感表達能力,就必須學會靈活運用呼吸、舞蹈動作以及面部表情。
(三)實現情感表達與舞蹈技巧的完美融合
情感表達與舞蹈技巧的完美融合也是表達舞蹈情感的一種有效措施。舞蹈之所以被稱為是一種藝術美,不僅僅是因為其姿態美、情感美,還體現在舞蹈表演的技巧美。從情感表達上講,情感與技巧的相輔相成,完美融合,才更能詮釋舞蹈情感,展現舞蹈作品的靈魂。首先,舞蹈表演要融入一定的技巧演繹故事、表達情感,且舞蹈技術技巧的選擇要恰當,符合舞蹈劇情的變換。其次,單有技巧是不行的,需要將技巧隱匿與情感表達之中。即舞蹈表演過程中舞者技術技巧的運用要服務于情感表達,每一個技巧的運用都要有情感依據,舞蹈表演者要以高超的技巧、優美的動作豐富情感表達,提升舞蹈表演的藝術感染力。
綜上所述,舞蹈表演者重視舞蹈表演的情感表達,做到以情帶舞、以舞傳情、舞情合一尤為重要。一支優美的舞蹈必定是善用情感表達的舞蹈,其展現的不僅僅是舞者的素質,還有舞蹈表演的感染力、舞蹈表演的藝術性。情感表達是舞蹈表演的生命力和靈魂所在,在舞蹈藝術表演中,舞者只有意識到情感表達之于舞蹈表演的重要性,并運用多種方式真切地詮釋與表達情感,才能創作出優秀的舞蹈作品,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給予觀眾極致的審美體驗。
參考文獻:
[1]鄒志輝,鄒志剛.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達與培養分析[J].戲劇之家,2014,(17).
[2]魏丹.淺談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達[J].大眾文藝,2015,(03).
[3]王亮.淺談舞蹈情感對肢體表達的重要性——以單位文藝晚會的舞蹈表演為例[J]. 大眾文藝,2013,(14).
[4]學東.淺談民族民間舞蹈與情感表現[J].科技信息,2007(06).
[5]邱玉音.民族舞蹈的民族性與情感表現之我見[J].大眾文藝(理論),2009,(12).
[6]張亞琳.舞蹈藝術中的情感表現[J].青年文學家,2011,(05)
[7]李鑫.從舞蹈藝術的三大特征談舞蹈教學[J].當代教育論壇,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