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孫丹楓
摘 要:本文列舉了歷史人文景觀旅游景點的現狀以及南京夫子廟目前存在的問題,闡述了虛擬現實技術對于夫子廟旅游業發展產生的作用,從而論證了虛擬現實技術與旅游產業的結合,對于解決夫子廟存在的問題有重大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虛擬現實技術;歷史人文景觀;文化傳播;商業推廣
1 歷史人文景觀現狀分析
我國文化旅游業在改革開放近40年的滾滾浪潮中,經受了來自多方面的考驗,穩步前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輝煌成果。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國際交流的便利,人民對于旅游業的期待也越來越高,作為固有的營銷模式必須進行結構調整或者轉型。
1.1 文化傳播形式僵化
如今在我國,傳統的歷史人文旅游大多是大建特建,一個比一個宏偉,游客進去后發現味同嚼蠟,后悔不已。因為我國大部分景觀的形式都大同小異,無非是修建庭院,開設展覽,在當今網絡信息發達,眼界被打開的旅客來說,目前的模式已經缺乏吸引力了。作為“山寨”大國,桂林陽朔縣一臺旅游舞臺表演《印象-劉三姐》火了,隨后在全國各地旅游景點《印象-某某》便如雨后春筍四處開花。瘋狂地照葫蘆畫瓢的背后折射出目前我國的旅游業模式的僵化呆板,也是中國現今個行個業現狀的寫照。
1.2 商業盈利模式乏力
我國旅游景點的商業模式的運營也是“病入膏肓”。我國旅游景點的門票之高如同中國房價足以讓發達國家感到“自嘆不如”。同樣是迪士尼,上海高峰期的門票近500元一張,香港和美國也是只有450港元(合計約378人民幣)和59美元(合計約383人民幣),中國人民的收入遠超香港美國了嗎?當然沒有。西藏的雅怒藏布江大峽谷門票高達270元一張,而日本的富士山、韓國的漢拿山都是免費的。對于旅游景點“病態”的高門票,旅游公司解釋到這樣是做為了繼續開發旅游景點,維持發展。然而對于我國旅客來說,把近40%的“游金”都花在門票上,實屬不爽。如今旅游資源多樣化,高門票容易導致旅客人數的銳減,反而降低了門票總收入,在僵化的營銷模式下,也只能再提高門票價格。在旅游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全面依賴提高門票價格的盈利模式是單一的、不可持續性的。
2 夫子廟旅游現狀
每逢談到“江南四大特色街區”,都會說起上海的城隍廟、無錫的崇安寺、蘇州的觀前街以及南京的夫子廟。夫子廟作為南京的城市名片,見證了南京這座歷史名城的興衰榮辱,它對于南京旅游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夫子廟已經是享譽全球的旅游勝地,充滿歷史感的建筑群,一年一度的秦淮燈會,眾多申遺的傳統小吃等人文景觀堪稱一絕。但是如果撥開繁華的表面,夫子廟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重“商”輕“文”:學者李修福在2010年《紅河學院學報》上做過一項關于旅客游玩夫子廟后的調查報告,數據讓人觸目驚心,據統計,只有14.6%的游客認為夫子廟景區具有六朝與明清文化,而47.5%的游客認為十里秦淮古韻完全感受不到。
1984年重建時,夫子廟的定位在于“旅游、文化、商貿”。隨著夫子廟景區的不斷建設,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同時,也成為商賈集聚之地,現在夫子廟商業圈成了繼新街口和湖南路商業圈之后南京三大商業圈之一,商業氣息逐漸取代了文化旅游氣息,這與夫子廟濫觴時的定位背道而馳。雖然從2012年起,逐年對夫子廟進行了升級改造,規整了商家的店鋪風格,翻新了老街,搬走了花鳥魚蟲市場,對外來的肯德基和麥當勞等洋品牌也加入了秦淮血統的設計等等。政府也希望從外觀設計上使游客對夫子廟重新認識,對秦淮傳統文化重新挖掘,加強歷史文化的配套活動等,但是在旅客眼里,夫子廟已經成為披著文化的外衣,骨子里都是現代的混血兒了。半數游玩過夫子廟的旅客都不知道孔夫子文化和科舉文化等等,商業化過于嚴重,飲食和購物充斥景區,景點的概念已經逐漸褪色、淡化。作為生活在南京三十年的老城南,夫子廟只是作為低檔的購物場所,已經不是旅游景點了。
3 虛擬現實技術對于夫子廟旅游發展的作用
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借助3D軟件,通過硬件設備營造出讓人可以獲得身臨現場的體驗感。虛擬現實技術運用于旅游業是這幾年才發展起來的,日后它還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試想下,你可以隨時隨地打開電腦或者打開手機,去北京看長城、去埃及看獅身人面雕像。隨著旅游出行、酒店住宿、景區門票等出行費用的不斷增加,不少上班族的假期也捉襟見肘。虛擬旅游意味著你不需要旅途勞頓、來回倒時差……只需要一張舒適的椅子,就能享受一趟酷炫的旅行。針對夫子廟的現狀,虛擬現實技術可以使夫子廟煥發出第二春。
3.1 全新旅游景點文化的創新
夫子廟的景點很多,可以說是五步一個景,十步一重天,夫子廟之所以重“商”輕“文”是因為景點雖多,旅客不知道其中的典故和歷史故事,除了極少部分旅行團有導游介紹以外,基本無人知曉,相反的對于購物品牌,旅客們已經司空見慣。商家們不遺余力的通過大分貝的音響或者營業員賣命的宣傳等手段拉攏客戶,反觀旅游景點就“低調”太多了。虛擬現實技術讓游客在游玩之前就可以通過手機或者移動設備預習下景點的大致內容,游客可以選擇感興趣的游玩,并且游客可以把講解程序下載到手機或者移動設備里,戴著耳機跟隨著導航就可以邊聽邊看,如果沒有盡興還可以再來一遍。虛擬現實技術可以使旅游景點在夫子廟商家拉客狂轟濫炸的廣告攻勢下另辟蹊徑,深度開發了本地文化,使游客在購物的同時也感受到夫子廟高雅文化和民俗文化和諧共存、廟市合一的特色,在“商”與“文”之間找到平衡點。
3.2 全新商業模式的推廣
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為舉步維艱的夫子廟傳統小吃打入一劑強心劑。對于蝸居在犄角旮旯小巷中的名小吃,一般的游客很難發現,就算發現了也可能會因為偏僻或者人氣差從而選擇放棄。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把夫子廟所有美食都納入平臺,夫子廟現在全境都覆蓋了免費的WIFI,通過網絡系統和虛擬現實平臺,游客可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傳統小吃,了解他們的方位、價格、網評、做法以及文化?!熬葡悴慌孪镒由睢?,就算離開夫子廟甚至是南京,也可以通過該虛擬現實平臺的付費系統選擇感興趣的店家進行網購。好處在于一方面規范了市場,讓用心做好美食的店家知名度越來越響亮、做大做強;另一方面也可以逐步淘汰掉夫子廟一些黑心店家,只做“一錘子買賣”宰客的無良店主,讓顧客來做出公正的評價,對于推廣夫子廟傳統美食有百利無一害,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全新的“秦淮八絕”即將在中華大地上枯木逢春。
參考文獻:
[1] 吳福林.夫子廟史話[M].南京出版社,2004.
[2] 趙霞,向洪.正說秦淮八艷[M].哈爾濱出版社,2006.
[3] 李麗紅.虛擬現實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及其效果評價——以旅游教學為例[M].旅游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楊杰(1983—),男,江蘇南京人,碩士在讀,正德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與建筑工程系講師,研究方向:三維動畫,虛擬仿真,動畫藝術。
孫丹楓(1990—),女,江蘇無錫人,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動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