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卿
摘 要 本文通過簡要分析中學英語教學方法的含義和具體特征,指出改進中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夠提高中學語文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 中學語文 教學方法 含義 特征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0072-02
作為中學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中學語文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文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語文教學主要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要素構成,其中,教學方法在語文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在語文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中學語文教學的質量,成為社會和中學語文教師所關注的重點。
一、中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含義和具體特征
1.中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含義
目前,我國對于教學方法的定義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1)教學方法是指為達到教學目標,實現教學內容,運用教學手段進行的、以教學原則為指導的、一整套方式組成的、師生互相作用活動;(2)教學方法是指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師生在共同活動中所使用的手段,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3)教學方法是指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師生在共同活動中所使用的工作方式,包括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
2.中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具體特征
中學語文教學方法具有以下幾個特征:(1)依存性。語文教學方法受制于教學目的,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選擇教學方法,而且語文教學方法不僅依存于一定的教學理論,并且受到語文學科性質、教師執教能力和學生學習能力、知識水平等因素的制約。因此,語文教學方法具有很強的依存性,不能夠離開語文教學因素而獨立存在。(2)靈活性。任何一種語文教學方法都有其優點和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采用靈活的態度,選用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的效果。(3)交互性。教學方法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互相作用的一個過程,從“教”的方面來看,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扮演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而從“學”的方面來看,學生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扮演好學習者的角色,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改進中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有效措施
1.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和發展,中學語文教學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中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新時代的發展要求,適當革新教學觀念,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以提高教學效果。同時,在講解課文時,中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文章的內涵和思想感情,重視學生的學習情緒,深入剖析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發學生的共鳴,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另外,在教學過程中,中學語文教師應該堅持多元化的教學理念,不斷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以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處理好教學關系
教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兩者在教學活動中的不同地位,會給教學活動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中學語文教師應該處理好教學關系,正確認識自己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中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選用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作用,適當引導學生的學習行為,做到教學相長,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3.合理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在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逐漸被應用到教學活動中來,因此,中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合理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以提高教學效率。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中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節省教學時間、營造教學情境、突破教學重難點,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不斷創新教學方法
發展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而創新則是發展的動力之源,因此,中學語文教師應該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在教學中,中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語文教學的規律,有效結合傳統教學模式和現代教學方法中的優點,積極創新教學方法,鞏固學生的語文知識,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中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和教學手段,總結教學經驗,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以提高自身的執教能力,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鄭鈺娜.中學語文教學方法探究[J].成功(教育),2013,05:171-172.
[2]雷蕾.中學語文教學方法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26:50-51.
[3]徐志超.中學語文教學方法要與時俱進[J].課外語文,2015,04:44-45.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