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哈娃·奧巴克爾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8-0102-01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真正的教育其實是愛的教育。我時刻提醒自己,愛學生,就要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把學生作為自己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熱愛學生是教師最為可貴的職業感情,在班主任工作中,師愛更體現出不可估量的作用。作為教師我們要將融融的師愛灑向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
一、作為班主任要有愛心,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作為老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也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權,學生的獨立性,學生的差異性,不要用成人的是非觀念判斷學生,孩子是一個成長中的人,雖然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但是在人格上完全與自己平等,具有令人憧憬的未來。所以我們要像對待我們的同事那樣來尊重學生,與他站在同一個角度上看待他的世界,走進他的心里,多給予孩子們需要的尊重、信賴、理解、寬容與等待。
二、作為班主任要有強烈的責任心,樹立起為學生服務的思想
作為班主任要有一份強烈的責任心,對班級負責,對學生負責,更是對自己良心負責。應經常深入宿舍,找學生談心,從每件實實在在的小事上去關心他們,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和思想動態,了解他們內心的感受、想法以及對于班級管理方面的建議。當某個學生在生活中遇到難題或不順心的事時,主動地找她了解情況,并盡可能的教她怎么解決問題。繼而根據不同的性格類型,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在一次次與學生親切、溫和地交談中贏得學生的信任。我們必須要有責任心,認真工作,為每一個學生負責,盡心盡力,不求回報,對得起自己的良知,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牢牢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踏實做好班主任的本職工作。
三、作為班主任要理解學生,要傾聽學生的心聲
班主任必須從各個方面去關心和理解每一位學生,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用理解的態度對待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做的每一件事,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但是寬容并不等于一味的縱容,要讓學生懂得如何明辨是非,有錯必改。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應盡量做到用欣賞的眼光去看每一位學生,在學生取得成功時,用微笑送去贊賞;在學生感到失落時,用微笑送去鼓勵。
班主任要以博大的胸懷去包容班級的每一個學生,無論他們的優點還是缺點。只有用真誠的心去聽,才能傾聽到學生心中最真的聲音。記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敢拿腦袋擔保。如學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歡樂和痛苦告訴老師,不愿意與老師坦誠相見,那么談論任何教育都總歸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受教育者向他愛戴的教育者敞開自己的心靈,是一個彼此使思想和感情高尚起來的過程。”可見,學生心靈的打開,離不開愛心。
四、作為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信息社會的今天,現代的中職學生的生活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學校本身,也不僅僅局限于學習,而是更加的豐富多彩,同時也碰到很多成長中困惑的問題。隨著他們的心理困擾和障礙日益增多,在班級中開展心理輔導教育具有極大的重要性,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調節自我,從而充分開發自身潛能,促進其心理健康與人格的和諧發展。
學校設有心理咨詢室,在課余時間班主任鼓勵學生多與心理輔導老師交流,解答心理疑問,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對于出現厭學情緒的個別學生進行幫助和指導,給予較多的肯定和心理支持;當學生在人際關系方面出現沮喪、孤獨等不良情緒時,利用寫評語鼓勵他們增強自信心,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人際交往,也有意識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讓他們學習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等,逐漸改變這種狀況。
五、作為班主任要組織各種集體活動,讓自己成為學生中的一員
作為班主任,不僅要鼓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舉行的各種活動,而且自己也應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比賽中,為學生助威吶喊,共創佳績。通過參加運動會,讓學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貴在堅持,有始有終。利用周末組織學生去爬山,親臨大自然,不但讓學生身心得到全面放松,而且讓他們相互之間更加了解熟悉,還學會保護環境,不隨地亂扔垃圾,不攀折花草樹木,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課余有計劃地選取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文章舉行讀書會,如感恩的文章,或者身邊一些朋友的求學經歷與學生分享、共勉,激勵學生,讓他們明白努力在今天、希望在明天。
為人師者,特別是班主任,只有做到了為人師表,愛護和關心學生,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強烈的責任心去感化學生,才能逐步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自己的威信,贏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