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恒玲
【摘要】先說說我為何會想到寫這么一篇文章呢?隨著教齡的增加,在教學過程中碰到了好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的關注度超過了我的想象和接受范圍,而他們從不考慮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他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老師,孩子什么什么有欠缺,我們什么都不懂,孩子的提高就靠你們了。”我這幾年就對有特別交待的孩子做了一下留意,發現他們都是屬于嬌生慣養的一類孩子,還有好多孩子,父母給報著各類的輔導班。孩子在課堂上根本不注意聽講,輔導班又不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所以使得孩子變得厭學,以至于成績逐漸滑落。所以在這里我想談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這幾年我在為人母后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心得!
【關鍵詞】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但被做為一種學科進行研究,在我國也就是近年來的事情。這是時代的發展,人才的需求,國民整體素質提高所必須涉及的問題。人的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這里包含著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集體(托幼園所、學校)教育,三者相互關聯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這項教育工程離開哪一項都不可能,但在這項系統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學校;3兒童所在的集體;4兒童本人;5書籍;6偶然出現的因素。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這位教育學家在心中占據 相當的地位。為何家庭教育顯得如此之重要呢?
家庭是兒童生命的搖籃,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即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即啟蒙之師。一般來說,孩子出生后經過三年的發育,進入幼兒時期,從3歲……6歲是學齡前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早期教育階段,這是人的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我國古諺有:“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幼兒期是人生熏陶漸染化的開始,人的許多基本能力是這個年齡階段形成的,如語言表達、基本動作以及某些生活習慣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這個東西在實際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例子,有好多家長為了各種原因把孩子留給了老人,所以我見過好多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很慢,到兩歲多都不能說完整連續的話,更不用說其它的早期教育了!還有行為能力的差異,好多老人太溺愛孩子,硬東西老是自己嚼碎了去喂孩子,殊不知這已經使得孩子的咀嚼能力不能有更好的發展,更不用說注重衛生了!還有的孩子跟著老人老是去麻將館之類的場所,使得孩子會說的很少的東西都是一些麻將方面的東西,所以顯得孩子對外的交流就差了!還有禮貌待人等問題都得不到很好的指引!
另外,孩子出生后,從小到大,幾乎2/3時間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著家長的教育。這種教育是在有意和無意、計劃和無計劃、自覺和不自覺之中進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時間進行教育,都是家長以其自身的言行隨時隨地的教育影響著子女。這種教育對孩子的生活習慣、道德品行、談吐舉止等都在不停地給予影響和示范,其潛移默化的作用相當大,伴隨著人的一生,可以說是活到老學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長稱為終身教師。這種終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個家庭的家風,家風的好壞往往要延續幾代人,甚至于十幾代、幾十代,而且這種家風往往與家庭成員從事的職業有關。如:杏林世家”、“梨園之家”、“教育世家”等等。同時家風又反映了一個家庭的學風,學風的好壞也往往延續幾代人、十幾代人、幾十代人。所以我們要時刻注重自己修身養性問題!
再者,家庭的存在,確定了父母子女間的血緣關系、撫養關系、情感關系,子女在倫理道德和物質生活的需求方面對父母長輩有很大的依賴性。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從,家長合理地使用這一特點,對孩子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形成是很有益處的,對于幼兒來說,尤其是這樣。幼兒在與其他小朋友們玩耍游戲中,當出現爭執情況時,往往引用父母的話來證實自已的言語行為是對的,如他們喜歡說:“我爸爸是這樣說的。”或“我媽媽是那樣做的。”等等。因此,父母雙方在教育子女的態度上首先協調一致,并相互配合,應寬則寬,應嚴則嚴,在孩子面前樹立起一個慈祥而威嚴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最后,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還有一定的感染性和及時性。所以我們當父母的應該在遇到各種問題時要處驚不變、沉穩堅定,也會使子女遇事沉著冷靜,這樣對孩子心理品質的培養起到積極的作用。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長與孩子朝夕相處,對他們的情況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變化,即使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領神會,故此做為父母通過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能及時掌握此時此刻他們的心理狀態,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及時教育,及時糾偏,不讓問題過夜,使不良行為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
之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得給孩子樹立好的學習榜樣,不要溺愛孩子,要讓孩子知道你的辛苦與付出,不要 讓他們覺得父母對他們好是那么的理所當然。其次,在對待孩子的學習上要讓他知道學習最主要的地方是在學校,而不是通過補課,現在好多家長讓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輔導班,看著真累人啊!這樣做的后果就是容易讓孩子對補課產生依賴性,還有就是太累太煩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所以學習不好不是天生的,而是各種問題造成的啊!最后,就是當孩子叛逆的時候不要放任孩子,不要放棄孩子!而面對這種問題的好方法就是要養成和孩子交心的好習慣,和孩子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錯了要對孩子及時道歉,讓他有主人翁意識,孩子錯了要幫助他和他一起邁過他人生路上的各個坎!
祝我們的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都能蛻變成國家建設中不可或缺的棟梁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