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新鳳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信息的獲取者和加工者,是學習的內因,只有當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得到發揮時,數學學習才能生動活潑,富有成效.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積極探索如何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是十分必要的. 經過多年的初中數學教學,本人就如何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積累了一點經驗,以下是個人的看法.
一、傳統數學課堂的現狀分析
在長久以來的應試教育導向的影響下,教師的課堂教學一律圍著中考轉,提高學生成績成了一切教學方法的落腳點. 正是這種觀念的導向使得我國初中階段的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局面,一方面缺乏自主創新與主動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也沒有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所以,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與培養主動學習的方法成為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與新環境下教育發展的主導方向.
二、初中數學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層面
初中數學中的主動學習意識與主動學習能力是兩方面的教育內容,但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主動學習意識包括學生的主動參與自主意識、創新意識、元學習認識和合作意識;主動學習能力則包括:主動參與能力、自主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元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 其中主動參與能力主要包括主動質疑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操作和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主動學習意識和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開展興趣教學、培養數學思想、因材施教、開展合作教學等等,但歸結到底應該都是通過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驅動力、輔以恰當的學習方法的引導,最終才能達到主動學習意識與能力的共同形成.
三、初中數學教學主動學習意識與能力培養的主要思路
1. 數學情境的創設,調動主動學習的意識,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
數學情境的創設可以通過數學問題故事化、數學信息情境化和開展數學活動來進行. 例如,八年級上冊第七章第三節的“雞兔同籠”,可以通過孟浩然《過故人莊》的后繼故事引出雞兔同籠的古算題,不但點題,而且也是這節課的任務——借助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古算題. 故事情境的創設中滲透著中國古代濃郁的文化氣息,使學生在感到有趣的前提下,了解到古人即使參加宴請都有詩助興,他們所處的是詩詞歌賦隨手拈來的時代,在驚嘆于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的同時,更意想不到的是能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古代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2. 注重數學思想教育的滲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日本學者米山國藏曾經說:“數學知識可以記憶一時,但數學精神、思想和方法卻永遠發揮作用,可以受益終生,是數學能力之所在,是數學教育目的之所在. ”很顯然,數學思想是對數學知識進行高度凝練于概括之后而產生的本質認識,這是一種基礎性、廣泛性的數學認識與科學思想,掌握數學思想,是對整個數學學習方法的升華,是對數學能力培養的最有效手段. 初中數學中所包含的思想有很多,比如對應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化歸與類比思想,函數與方程思想,整體思想等. 以此來讓學生超越條條框框的定理,通過知識的串并,將知識融會貫通,形成一種符號、數據、圖形之間的聯系思想來學習數學. 比如學習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b,c屬于R,a ≠ 0)根的判別,Δ = b2 - 4ac,不僅用來判定根的性質,而且作為一種解題方法,在代數式變形、解方程(組)、解不等式、研究函數乃至幾何、三角運算中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3. 適時地開展分層教學,關注學生個體化的主動學習能力
眾所周知,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所以不同的學生可以達到的高度必然不同,教師如果不尊重這種個體之間的差異,盲目地制訂學習目標,那么必然會導致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不到滿足,于是也就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分層教學主要是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背景、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地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 這種理念認為,每個人學習的能力不同,教師要尊重這種差異,而且面向學生差異,從學生有差異的學習需求出發開展教學,不同的人在課堂上得到的是不同發展,而且只要學生已經盡力,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就是教學的成功. 一般開展分層教學可以根據數學成績把班里學生分成甲、乙、丙、丁四級,或者把整個年級的若干個教學班按學生具體情況打亂重新分級組合. 初中數學中的分層教學一般要把握以下幾點原則,即:制訂教學目標分層、課堂教學分層、練習與作業分層、考核與評價分層等幾方面的分層. 最終讓每名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找到自我的準確定位,都能有最大限度的收獲,進而確立自信心,慢慢地可以激發出內心潛在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培養學習能力.
主動學習能力與意識的形成,不是因為貌似嚴格的管理制度,或加班加點的小測,也不是幾次大規模的講課比賽等活動帶來的. 究其更深層次,主動學習能力與意識的形成需要的是教育管理者管理理念的創新與變革. 只有教師把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意識與能力的理念落實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才不會讓一次次教學改革的內容流于形式.
【參考文獻】
[1]黃舜君.中學數學思想方法及其教學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1(3):202-203.
[2]郭鳳云.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8(12B):44-46.
[3]顏明.如何在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J].科學教育,201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