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紅
【關鍵詞】 班級管理;家庭報告;學生;反思;教師;反饋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6—0035—01
班級是學校管理的最基層組織,是一個最微小最平凡的行政兼授業團體;同時,它又是一個最偉大最神圣的組織機構。因此,也就有了歷來眾多教育家、一線教師和熱愛教育的人對班級管理的研究。站在前人肩膀上探索班級管理,必然是一條管理的捷徑,人人會樂而為之。但是,西方的管理不能完全照搬,古人的東西不能全部適用,他人的經驗更不可能是包治自己百病的良藥。也因此,我們就得在借鑒中探索適合本班化、個性化的班級管理之路。下面,筆者僅就自己在班級管理中摸索的“三方聯動,走精致管理之路”的做法從三個方面作以闡述。
一、家長周報告
在長期的班級管理中,我發現班級管理只靠的是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最多加上幾個班干部,而家長一般都因為工作、生活或其他原因無暇顧及孩子每天的學習、生活情況,這不符合現代教育由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緊密結合的要求。那么,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引導家長重視孩子管理呢?于是在我的班級管理中首先增加了“家庭報告”這樣一個由家長天天注意和參與的管理過程,以此作為班級管理的有益補充。具體做法如下。
1. 家庭報告顧名思義應由家長來寫。實在不會執筆寫字的家長,可以讓家長口述,學生代筆。之后讓學生再讀給家長聽所寫內容是否完全符合孩子本周的表現實際,最后由學生手把家長的手簽上家長的名字,以保證家長意愿的真實性。
2. 家庭報告的主要內容及寫作要求。家庭報告一般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寫清標題“第×周××同學的家庭報告”;二是正文部分要實事求是地寫清學生一周以來在家庭中的學習生活或其他方面的表現,在陳述事實的同時,可寫些自己的評價、感言和建議;三是署上寫作人的姓名和日期。家庭報告字數不限,可根據家長的文化水平而定。
3. 家庭報告的相關時限和時間。家庭報告的寫作時限以“一周”作單位,要求所反映的學生成長過程是當前周的實際情況。家庭報告上交的時間為每周的星期一早晨,一般由班長負責收交給班主任。
4. 對于家庭報告的處理辦法。對于學生每周上交來的家庭報告,我會利用最短的時間進行逐份批閱,并進行歸類,如從學生的表現上可分為蒸蒸日上的,一如繼往的,不進則退的;從家長的寫作認真程度上可分為具體認真型和概括應付型。每周班會上,我除了向學生宣講學校最近的相關要求和班級的具體問題外,還會就家庭報告的內容按照分類進行相關說明,或表揚,或鞭策,或提出近期奮斗目標。最后,家庭報告將作為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之一的鮮活資料被裝進學生的個人檔案袋,期末再進行總評,把它作為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的重要依據之一。
從每周的一份份家庭報告中,我知道了學生在家里的所作所為,讀懂了家長對學生的期盼,也促使我努力地因人而宜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學方式,以達到科學教育、精致教學、和諧人生的目的。事實證明,這種管理辦法對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起到了一定的約束和激勵作用,也引起了絕大多數家庭對學生成長的高度重視。
二、學生日反思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的確,沒有反思便沒有進步,沒有反思更沒有創新,因此,在平日的班級管理中,我除了每周讓學生上交“家長周報告”外,還有意引導學生進行每日反思,反思自己當天最大的收獲與進步,失誤與不足。無論總結成功,還是記載失敗,都只要求各概括成一句話,寫在專門的本子上,于是這就有了每個學生手中的《反思日記本》。
從學生的這些每日反思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生對自己成長過程的關注和對他人的關心。每一周結束后,我還要求學生各自對本周的反思來個回頭看,進行再總結,并結合家庭周報告明確自己下周應該努力改進的方面,這里一般只需要提出一個具體的經過一定的努力絕對能夠實現的要求即可,關鍵在于落到實處。在某些方面實在自控能力不強的學生,還可以主動請好朋友作為自己的義務監督員,班主任也可以因人而宜地為其指派一個學生充當義務監督員,以幫助其揚長而避短。
三、教師勤反饋
針對家長周報告、學生日反思以及學生日常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除了前邊講到的班主任要做好細致的分類工作外,還要將這些情況通過不同的形式及時反饋給學生本人,或管理小組長,或相關家長,并商討與之相對應的改進的具體措施。可以通過學生反饋給學生,通過學生反饋給家長,通過家長反饋給學生,或通過老師反饋給學生。通過這一系列反饋,家長、學生、老師的所作所想就能得以及時相互傳遞、相互溝通、相互促進,進而實現最基層的教育共贏。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