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萍
經常有老師在問: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大家都在思考,也努力做了一些嘗試,但有時收效甚微. 到底如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呢?經過國培,我也做了一些思考,并做了如下嘗試,初步找到了一些解決方案. 下面,我就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1. 讓學生相互批改作業
每一堂課上完后,都會布置適量的作業,要真正做到“堂堂清”,光靠教師自己,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的班級人數多,每個班都是“超大班額”,等老師把每一名學生的作業認真批改完,再發給學生改錯,最佳改錯時間已經錯過了. 如果學生能當堂發現錯誤,及時改正,效果是最好的. 所以我讓學生相互批改作業,有錯及時改正,真正做到“堂堂清”. 當然老師們可能會問:萬一同桌的兩名同學都做錯了,那該怎么辦呢?這個好說,調配座位時就要注意一個后進生配一個優等生. 可能老師們還會問:遇到優等生也不會做的題又該怎么辦呢?那老師們就要在備課中先考慮到這個問題,如果發現有個別題大多數學生都不會做,那么在學生寫作業前就應當和學生一起分析分析,老師先提示然后學生再做. 如果同桌有一名同學先做完了又該怎么辦呢?那就讓他先檢查,檢查完后可以給他布置一道思考題,如果思考題也做完了,另一名同學還沒有做好,那他就可以當小老師巡視了. 當然,學生相互批改作業,老師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管得更嚴. 學生交上來后,老師要做全面檢查,發現錯誤除了要及時讓學生改正外,還要耐心教育改作業的小老師,讓他以后要細心. 這樣多次以后,你會驚奇地發現有這樣幾個現象:做題拖沓的現象逐漸消失了;學生批改作業時發現答案不統一,常常爭得面紅耳赤,討論的氣氛熱烈了;學生批改作業比老師還嚴格,錯誤率越來越低了. 總之,學生相互批改作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2. 開辦“數學醫院”
“醫院”是專門供病人看病的地方. “數學醫院”是專門為學習數學有困難的學生開辦的. 在我班,數學醫院有院長、主治醫生和醫務工作人員共20余人. 院長要定時組織數學醫院的醫務工作者開會,了解情況,分配任務. 主治醫生每人負責一個到兩個“重病人”. 醫務工作人員配合好院長和主治醫生開展工作. 數學醫院隨時開放,我規定數學醫院的人員:無論何時,無論你在干什么,只要有“病人”找你,你必須隨時“救治”. 一般來說,課外看病的人較少,課內看病的人較多,所以數學醫院的人都比較辛苦,他們既要專門負責1~2個“重病人”,還要接待其他看病的同學. 所以在我們班孩子們并不認為當“病人”可恥,相反,多數學生還爭著讓我幫他找一個主治醫生. 開辦數學醫院,為優等生提供了一個發展的舞臺,也為后進生鋪起了一座走向成功的橋梁. 能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將“病人”的“病”治好,當然就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3. 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和綜合實踐活動
我們班幾乎每周五下午都要花掉2~3節課的時間來開展讀書活動和綜合實踐活動. 因為平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讀了不少的書,如果不落實在行動上,學生的讀書就會流于形式. 所以,老師要給每名學生布置任務,開展讀書活動. 例如,學生讀完《500個數學故事》后,我們開展了一次讀書交流會,學生特別興奮. 會上有談感想的,有講數學故事的,有說相聲的,有演小品的,有講解趣題的,有進行知識問答的……內容應有盡有,真是豐富極了. 另外,數學每個單元學完后都有一節綜合應用課,也就是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學生特別喜歡. 每個單元學完后,學生都會跑來問我:“老師,我們什么時候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例如,在學完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形后,我們開展了一次綜合實踐活動“花邊設計比賽”. 學生自愿組合小組,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知識設計出各種類型的花邊,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以小組為單位評出最佳作品,給予獎勵. 開展讀書活動和綜合實踐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課堂上學生會非常認真地聽,并積極開動腦筋,因為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要用到所學的知識,這樣也就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4. 讓學生堅持寫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就是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述學生在數學學習和應用過程中的感受與體會. 數學日記的內容:可以寫心得體會、疑難問題、意見建議、創新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等等. 剛開始寫數學日記部分學生會有一定的困難,但通過老師的指導和同學的不斷范讀,學生的思路就越來越開闊了. 為了讓孩子們喜歡寫數學日記,寫好數學日記,我做了如下一些工作:一是引導讀書,培養興趣. 萬事開頭難,我首先給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數學日記,指導孩子們閱讀欣賞,在此基礎上,弄清什么是數學日記,數學日記的內容,寫數學日記的好處,等等;二是認真指導,典型引路. 學生每周都會寫一篇數學日記,周一交上來我批改. 每篇日記我都會認真閱讀,針對其優缺點寫出批語. 批閱完后,我將數學日記分為一、二、三等. 獲得一等的同學的日記作為范文在班上范讀或貼到班級展示臺上,供學生欣賞. 寫得較差的,我給他們指出不足,提出修改意見,讓他們利用課余時間修改,修改完謄寫好后再交到我這兒檢查,我再一次對他們的日記做出評價;三是想盡辦法,鼓勵寫作. 剛開始寫作時,我沒有限定內容和字數,只要日記寫得流利、選材較新穎的同學,就可以在我們班級記分薄上加5分,期末給予獎勵,后來我把寫得好的日記,推薦到了校報發表,讓更多的同學欣賞. 從一年級上學期開始,我開始培養我的學生寫數學日記. 如今,我的班上大多數同學都養成了每周堅持寫數學日記的好習慣. 如今,我已經為孩子們編了12期數學日記集《快樂之旅》. 寫數學日記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解題能力,促進了孩子們思維能力的發展,而且也增加了孩子們學習數學的樂趣,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