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東
授課前,學生自己對即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有效的預習,是他們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環節之一. 有效的課前預習能幫助教師和學生在課內實現有效的互動. 事實上,在數學課前預習的環節中,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學習,對即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大致的了解,同時對自己發現的問題或課本內容存有的疑問進行認真的思考. 在課內學習時,學生們結合自己的預習,就自己預習中難以把握的知識點和發現的問題(疑問)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和掌握,對教科書的質疑進行具體的解決,這樣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才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他們的收獲才會是“滿載而歸”. 所以,在日常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同時對他們的預習進行科學的指導,讓他們通過自己課前的自學來不斷提升教與學的效率,同時也有效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一、激發并培養學生進行數學預習的興趣
現今的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好勝心. 我們可以結合和利用他們的這一特點通過一系列的教學策略來幫助、引導他們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激發并培養他們進行數學預習的興趣. 如在教學“間隔排列”之前,我向學生宣布預習問題:把一根木料鋸成4段用了24分鐘,求鋸成6段應要多少分鐘?在向學生提出預習問題后,我給他們提供一定的“假設”實物,并對他們進行思路的引導. 如4段應鋸幾次呢?每次用時幾分鐘呢?現在要求鋸成6段,該鋸幾次呢?應要幾分鐘呢?等等. 接著讓學生自己去進行操作,遇到困難時相互幫助. 教學中,我們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向學生展示正確的操作,讓學生根據視頻演示的過程來反思自己在預習時遇到的問題或錯誤的地方,這樣就能讓學生在充滿濃烈興趣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和發展. 再如,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之前,我讓學生剪下教科書后面的配圖,讓學生利用這些剪下的配圖,再通過他們的剪、拼、折、量、算等活動,思考出“三角形內角和”的度數. 集體預習時,可以讓他們自由操作、交流和討論,讓他們比較自己在預習時的發現(因為有的學生可能量出的度數和大于或小于180°),最后教師展示部分學生的研究成果,再結合教科書上的一些內容引入新知的學習. 學生在如此的有效預習和自主思考中,他們就能夠不斷地實現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并能使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得到提高,提升他們預習的有效性,也為我們順利進入新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學習中的多元互動,幫助學生解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因為每個學習的個體之間都會存在各種差異,比如他們的性格、喜好各有不同等等,尤其是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習慣. 作為教師,我們應在學生課堂預習的環節中,有效結合他們的差異,與學生進行多向互動,幫助他們梳理預習的思路,掌握數學預習的各種方法. 如在教學“分數”這個概念之前,很多學生因為沒有接觸這個概念,他們會感到陌生,我們此時可以利用一些數學小故事來引導他們進行預習活動. 我是這樣講的:同學們,我現在給你們講個有關“西游記”的小故事. 在唐僧師徒四人去取經的路上. 有一天他們四人翻過一座高山后,個個都是饑腸轆轆,餓得發慌. 細心的悟空想:“這樣下去可不行啊!師傅要餓壞的.”于是他一個筋斗……找來了一些桃子. 此刻,貪睡貪吃的八戒看到了,口水直流,沒有等到悟空站穩腳跟,就“抓”了幾個桃子,急忙往嘴塞,悟空擋道并說:“豬呆子,別動!吃桃可以,但我要先考考你,答對了,可以吃!”呆呆的八戒答應了. 于是悟空提出問題:把8個桃子平均分給你和沙僧老弟,每人得幾個桃呢?八戒很快答出了. 接著悟空又出了一道題:把1個桃子平均分給你和沙僧老弟,每人得多少?八戒愣住了,怎么也答不出來,小朋友們,你們可以幫助八戒嗎?好讓他吃到桃子啊!這樣,讓學生邊預習,邊與其他同學進行互動、交流,也自然地把學生的興趣集中到預習的內容中,發散了他們的數學思考. 三、正確地進行預習效果的評價,促使學生反思自己的預習效果
在學生進行了新授內容預習后,教師應對他們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預習的方法以及他們的預習效果進行客觀的、認真的評價. 有效地對學生的預習進行評價能夠使教師自己很好地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和各種困惑,讓我們教師自己能夠依據學生預習的實際狀況來調控、預設自己的教學過程和策略. 在評價學生的預習時,我們可以采用讓學生對自己的預習進行評價、組織開展同學間評價或者教師的實際評估等方式,如讓學生自己談談預習中還存有哪些不足、預習的收獲;通過學生間互評,讓學生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或缺陷,學習他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教師對學生預習的評價應以學生為本,尊重他們對問題的個性化看法,等等. 如在讓學生進行“分數加減法”的預習后,可讓他們采取“表格”式方法把“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等各種分數加減法計算方式方法進行歸類,在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間互評后,讓學生根據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對預習表格進行重新的修正、完善. 這樣的評價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也有效地促進了他們自主學習、互助學習能力的發展.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組織學生有效地進行課前“新知預習”,能夠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讓學生數學自學能力和學習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在課中教師再精心地加以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一定能夠得到有效的錘煉和升華,他們的數學素養也定能得到極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