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紅
摘 要 在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手段多樣的今天,多媒體技術手段參與教學已成為一種趨勢。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數學教學,可以提高課堂效率,變抽象為具體、拓展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對于數學教學的改革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 多媒體 提高效率 輔助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032-02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我們的教育也進行了無數次的改革,在這個信息倍增的時代,網絡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多媒體教學給傳統的教學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作為中職學校來說,一方面學生整體素質降低,特別是數學基礎普遍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中職數學課時數縮減,因而要完成每學期的教學任務,每節課的課容量大,這些眾多的因素均迫使我們更需要借助多媒體優化傳統數學教學。那么,如何有效地把多媒體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完美地融合到傳統教學中去,來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呢?
一、利用多媒體可以增加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需要繪制圖形,解題板書,演示操作等教學過程,主要借助于黑板、粉筆及作圖工具,板書和作圖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使教師講解知識和學生練習的時間減少,并且教學方法單一,學生感到數學枯燥無味,難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運用多媒體可以設計好教學過程,將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并設置放映方式,按教學進程放映幻燈片,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可以加快教學進度,增加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二、利用多媒體可以增強學生思維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為數學教學活動的展開提供了一個平臺,使師生能夠在該平臺里動態地探索和研究數學問題。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和資料來源于教材和教參,知識面狹窄,而利用多媒體,可以在網絡上搜集跟課堂有關的故事或資料呈現給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將抽象的、難于理解的數學知識通過生動靈活的方式展示給學習,能使“動態”變為“靜態”,“抽象”表現“具體”,可以使課堂教學的內容反復呈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例如,在講解立體幾何知識的時候,有大量的空間圖形,傳統的教學只能展現文字和平面圖形,通過想象力來教學和學習,費力費時難理解?,F在我們可以利用幾何畫板,將平面圖形立體化,形象、直觀,學生可以通過多個角度進行觀察和思考。不僅節省時間,更重要的是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
中職數學教學中,經常會用到圓、圓錐、圓柱、平行四邊形、等邊三角形等各種規則圖形.可以作出任何標準的幾何圖形,并且還可以根據題目需要實現圖形的翻轉、平移等運動,展現三視圖等,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觀察圖形特點,從而也能夠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了他們對于動態圖形問題的思維,進一步拓展中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樣的方法在表達函數圖像時也是非常有效的。比如:在學習函數圖像位置關系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畫出函數y=a2(a≠0),y=a2+1,y=a2-1以及y=a(x+1)2的圖像,通過平移操作,會發現上述幾個函數的圖像是可以重合的,從而為學生直觀地展現出函數圖像的位置關系。通過多媒體的各種軟件技術還能夠展示數學知識的認識、演進過程,很大程度上增強了中職數學教學的形象性和直觀性,同時也促進中職數學教師改進數學教學方法,從而完善數學教學在中職教育中的價值,全面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
利用計算機進行的輔助數學教學,是對舊的教育教學觀念的挑戰,計算機等多媒體技術用于數學課堂更有利于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計算機輔助教學,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軟件,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主性、創造性,打破了“上課是知識的簡單傳遞,復習是知識的死記硬背,考試是知識的機械重現”的固定模式,極大地推進了素質教育,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變成了“學無止境,其樂無窮”,充分體會學習的新景象。例如,在講解圓錐過頂點的最大截面面積問題時,我制作了課件,運用動畫效果通過改變截面三角形頂角的大小,突出了頂角變化對解答的影響,引導啟發學生探討,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及審美情趣。
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表明,把多媒體技術適當、適度地融入數學教學中,可以優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提高教學效率,節省教學時間。這是順應科技發展潮流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袁智強.關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調查與分析[J].數學教學學報,2012,(11).
[2]張波.關于數學CAI公開課的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10,(10).
[3]孫杰遠.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