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偉 郭巍 張榮花
摘要: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體系是培養創業人才的重要環節之一。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育人模式改革中緩解就業壓力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分析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意義以及現狀,指出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創新創業教育定位不明確、師資嚴重不足、與專業脫節以及大學生缺乏創新觀念和思維,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完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創業教育;人才培養;創業意識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 06(a)-0000-00
進入新世紀,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高等教育跟不上社會環境和經濟發展的步伐,教育改革的滯后性已經凸顯出來,十八大后教育部正在籌劃將高等學校劃分為不同性質,如:科研型、教學科研型、教學型、應用技能型等。大部分普通二表高校將被定義為教學型或應用技能型學校。社會、家庭及學生沒有重視大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培養。傳統高等教育通常強調通識性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傳授,包括:思想政治、外語等基礎課及專業課,教學內容與方法循規蹈矩,以“填鴨式”教學為主,很多高校沒有將創新和創業教育納入教育教學體系,甚至部分高校和高校教師都不重視大學生的創新舉動及創業實踐,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因此,深刻剖析大學創業教育體系存在問題分析尤其重要。本文歸納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存在的幾個問題。
1缺乏良好的大學創業教育社會環境
近幾年,我國城市登記平均失業率低于5%,大學生及其家庭成員對于大學教育的期望值過高,無法承受部分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現狀。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失業保障能力較差,面對日趨嚴峻的就業壓力,大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們希望大學是技能培訓場或職業介紹所,贊同大學畢業后就業擇業創業的模式。但是,大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們的創業信心又嚴重不足,畏懼市場環境和創業投資風險。
2學校的大學創業教育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2.1大學創業教育體系不完善
一是安排大學生教學計劃時缺乏相對完整的創業課程體系。我國大學創業課程多屬于職業規劃,缺少創業教育項目、創業企業課程教育及創業課程體系KAB。
二是缺少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靈活學制體系。現階段,我國普通高等院校實行本科全日制學制,規定學生在本科四年學習中必須完成專業教學計劃規定的各門課程,不符合創新教育理念和創業能力的提升規律。
三是缺少合適的實踐教學平臺。我國多數普通高校僅僅設置了一些課程,組織了少量的創業活動。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需要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再到實踐的多次反復錘煉。
四是沒有結構合理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我國大學創業教育主講師資大多屬于學術型師資,沒有在企業的就業經歷,缺乏創業實戰經驗。雖然部分高校聘請了一批著名企業家或創業人士擔任客座教授,受到大學生的普遍歡迎,卻由于缺乏組織協調、后續制度保障和資金支持,教學效果一般,僅能起到啟發的作用。
2.2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定位不明確
迄今為止,創新創業教育沒有成為普通高校一個獨立的研究專業和學術領域,沒有形成相對成熟的理論教育體系。高校雖然為學生開展了一些創新創業的課題項目,但仍存在功利性創新創業的教育理念。大多數高校沒有在教育層面上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沒有納入到學校的人才培養規劃。一些措施僅停留在技術創新和理論創新階段,忽視了對社會創新創業機會的關注[1]。
2.3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不協調
盡管,我國許多高校管理人員也逐漸意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開始推行創新創業教育,由于一些客觀原因僅限于操作和技能層面,也沒有制定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考量制度和激勵政策。大部分高校都以就業率來評定教學質量的高低,沒有將創新能力納入學生的評價體系。未意識到創新和創業是擴大大學生就業的新渠道,導致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不協調,這種不協調造成很多從事高等教育的教師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只需要開展所謂的某個課程,依舊是創業技能訓練。
3大學生對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3.1大學生就業觀念轉變滯后性
社會輿論偏好和家長的思想落后阻礙了大學生的創業欲望和創業激情,制約著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人們思想意識中還存在計劃經濟時代大學生畢業分配制度,客觀上形成了大學畢業生由國家計劃,能進國企才算大學生涯修成正果的錯誤觀念,而對于大學畢業生創業或自謀職業則被當成大學生涯的失敗,備受冷遇[2]。
3.2大學生缺乏創新創業觀念和思維
近幾年來,國家教育部、各省市教育部分及大型企業合作開展了一系列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科技競賽,各高校也逐步開始注意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積極激勵和大力支持大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創新創業實踐,設立了各類科技競賽、創新設計及創業大賽活動,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鼓勵學生自主創業。但是這些科技競賽大多是以短期收益為目標,競賽和活動結束之后,學生獲得了獎勵,老師取得了榮譽后多數團隊就此終止研究。以科技競賽帶動的大學生創新實踐項目只是短期激勵,缺乏長效機制,忽視了大學生創新觀念、創業意識和想法的循序漸進培養。
4結語
本文從社會、學校及大學生自身三個大方面深入剖析了大學創業教育體系所存在的問題,希望引起社會、學校及大學生的廣泛重視創業教育,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改進我國大學生創業匱乏的短板。
作者從事了多年的大學生教學、科研及學生就業輔導等工作,對于現在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問題有了一些剖析。也有一些想法和對策供大家參考。
(1)社會和家庭成員應適應市場經濟規律,應該支持和鼓勵大學生轉變就業思路,正確尋找自主創業思路,把握創業機會,并給予資金和社會資源的支持。
(2)科研型、教學科研型、教學型、應用技能型高校中,尤其是大部分普通二表高校將被定義為教學型或應用技能型學校,這類學校在設置教學計劃時應該考慮創業教育課程和創業實踐安排,不能只是安排幾名教師,開設幾門創業教育課程及安排創業實踐。對于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安排專業創業指導教師為大學生設計一個從大學生入學到畢業直至創業就業全過程指導。
(3)創業指導教育和所學專業盡量貼近,讓學生學以致用,學有大用。這種安排方式會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更加充滿動力,打好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基礎,奠定堅實人生專業知識的金字塔底,能夠看到自己光明的未來,預見自己大展宏圖的明天。
(4)國家、省市地區及各大型企業組織的各類科技競賽、創新設計及創業大賽活動應該持續進行,不能僅為比賽得獎,應注意后續的訓練和實踐。
參考文獻
[1]鄧淇中,周志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問題與對策[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4(5):33-35.
[2]李燕凌.大學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8(10):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