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瑛
【關鍵詞】 新課改;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6—0117—01
隨著英語教育的廣泛普及,對高中英語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還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此而創新教學方式,全方位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優化課堂教學方式,對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具有重大的意義。以下就新課改下提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幾點措施,以供參考。
一、合理采用提問教學,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在新課改背景下,一些教師針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作出了一些創新,但由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部分教師仍然采用“灌輸式”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此一來,不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程度上甚至還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極不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當前,高中英語教學已不再是簡單的單詞背誦和語法學習,更多的是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探究能力。近年來,提問教學被廣泛應用在高中課堂教學當中,并且在提高課堂有效性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因此,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應合理運用提問教學,以提問的形式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所提出的問題應注重其實際意義,并使之符合學生的實際能力,以及保證提問具有一定的延展性,由此而充分發揮提問教學的積極作用。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1Unit 1 Friendship這一課程教學中,首先利用簡單的問題導入新課,向學生提出“Do you like making friends?”“Do you have many friends?”等問題。然后,在學生深入理解此篇文章之后,根據文中安妮的日記再次引導學生深入討論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問題,且盡量避免是非問題的提問,如“What is a friend?”“If you best friend does something wrong, what will you do?”等問題。期間教師可引導學生使用“I (dont)think......”“In my opinion......”的句型,并讓學生跟著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和思考,以此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情景教學指的是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創設出與之相對應的學習場景,以便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印象,繼而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因此,為了改善傳統講授教學方式帶來的不良影響,教師應合理使用情景教學法,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并促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如在Using Language這一部分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在情境中獲得情感體驗以及調動學生思維活動,可采取對話形式進行情景教學。首先,教師先設計出“My favorite festival”的對話內容進行示范, 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設計思路在課堂上自行設計對話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相關表演。在情景教學模式下,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還能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極大地增強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運用能力,從而實現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全面提高學生英語的讀、寫、說水平。
三、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主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小組成員的互相合作,共同努力來實現小組的集體目標。一方面,小組合作學習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最大程度地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并拉近學生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還能有效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運用,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為此,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教學,以此加大學生的英語語言實踐量,以及及時發現學生有哪些不足之處。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3Unit 2 Healthy eating這一課程教學中,可以以小組合作教學的形式進行深入學習。首先,教師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以3~4人為一組,其次讓小組以“The important of Healthy eating”進行英語討論,期間便可發現每個小組分工十分明確,有的搜集資料,有的記錄討論內容等。教師作為小組討論中的領導者,應當仔細觀察學生的表現,并讓學生明白討論的目的,以便讓學生積極參與。最后,在總結過程中,教師應針對每一個小組作出及時點評,并做到有效反饋。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提問教學、合作教學等方式的重視度,并在現有教學的基礎上不斷做出改進和創新。這樣一來,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全面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