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靈秀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0063-02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會把題目做錯,我們這里的“錯題”就是指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解題時出現的出錯題目,錯題是伴隨著學生一起成長的。發揮錯題的正能量作用,就是對于這些錯題,我們要有正確的態度,應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幫助學生尋找錯題的根源,讓學生在糾錯、改錯中感悟道理,領悟方法,發展思維,實現創新。
一、小學數學錯題的表現形式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錯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形式:(1)有些學生對于某些數學概念的理解不透徹,導致做題時發生錯誤。這是因為有些概念比較抽象,教師如果不加以細致區分,學生的認知能力又有限,那么學生就很容易混淆這些概念,一旦發生錯誤,還容易使學生產生懼怕心理;(2)某些數學運算規律不僅需要學生進行記憶,還需要通過在實際應用中更深的體會和實踐。但由于小學生對于某些運算規律的內涵還不甚通透,導致了僅憑死記硬背來的運算規律無法解決很多實際問題;(3)有些錯題是失誤造成的,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審題不認真而導致的。而這又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一定關聯。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正確應對數學錯題,充分發揮其正能量作用
(一)巧用錯題的正能量作用,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由于學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認知水平的限制,出錯是不可避免的,作為教師,應尊重、理解、寬容出錯的學生。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沒有精神壓力,沒有心理負擔而心情舒暢,情緒飽滿。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思維最活躍,實踐能力最強。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中學習,擁有快樂、寬松、積極的情緒和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認知和創造具有極佳的激勵作用。因此,教師要允許學生出錯。面對學生已出現的錯題,教師應換位思考,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替學生想想,想想學生此時的心理狀況和情緒。因此,在教學中,要不斷引導學生在反思中發現自己學習中的不足,幫助學生分析錯誤原因,找出正確的解題方法。使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及鼓勵下,敢于正視錯誤,增強戰勝困難、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巧用錯題正能量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我們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知識背景、不同的情感體驗、不同的表達方式,也就有著參差不齊的思維水平,難免就會出錯。出錯,是因為學生還不成熟,哪怕確實明顯有錯,也是正常的。出錯,是因為學習是從問題開始,甚至是從錯誤開始的,有的錯往往是學生對既定思維的反判、修正。正因為出錯,才會有點撥、引導和解惑,才會有研究、創新和超越。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的教育秘訣之一,就是寬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錯誤”。這一點,特級教師魏書生給我們做出了榜樣。他經常外出上示范課,每每告訴那些陌生的學生:“魏老師上課最喜歡發言說錯的學生,我要給他發特等獎……”其實,這不僅僅是調動學生的發言積極性,同時也發揮了錯題的正能量作用,因此,我們要寬容、理性地對待學生的錯題。不要輕易否定,要肯定學生的積極參與,用鼓勵的語言去評判。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毫無顧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巧用錯題正能量作用,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和創造性思維
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是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利用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錯誤,給學生假設一個自主探究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在糾正錯題的過程中,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培養發現意識的有效途徑。有一次,在復習資料上出現過這樣一道題,求38.2?.7的商和余數,并要求學生進行驗算。大部分學生的計算結果是錯誤的,有的同學得出的商是1.4,有的同學得出的余數是4,針對這一較為典型的錯誤,我把它作為一個判斷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先判斷答案是否正確,接著追問:“你是怎樣發現錯誤的?”學生在富有啟發性問題的誘導下,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很快找到了三種判斷錯誤的方法: 余數4與除數2.7比,余數比除數大,說明是錯誤的;驗算:1.4?.7+0.4≠38.2,說明商是錯誤的; 驗算14?.7+4≠38.2,說明余數是錯誤的。緊接著,我再帶著學生分析,找出正確的商和余數。由于計算時,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了10倍,商里的小數點不能忘記,余數是被除數擴大10倍計算后余下的,所以余數也擴大了10倍,正確的余數應把4縮小10倍,得0.4。讓學生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同時,利用錯題的正能量作用,給學生創設良好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審視條件、問題、結論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是深化認識,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辦法。
總之,鑒于錯題在小學教育階段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不可避免性,我們就要立足于尋找錯題發生的原因,以正確的心態來對待錯題,充分認識并發揮數學錯題的正能量作用。那么,如何發揮錯題的正能量作用呢?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嘗試: (1)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小心出錯,可以不要立即宣布錯誤或者回避錯誤,而是可以給點暗示給學生,讓他們自己來找出錯誤。(2)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出現了錯題之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錯題進行改造和轉化,使學生體會一下出題者的心態,使學生能夠在今后遇到同類問題時能夠進行創造型思考,從而提高自身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