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富剛 石蕊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A工作之一,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還能夠提高學生道德素養,培養出高素質人才,不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也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是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形勢樹立正確擇業觀、就業觀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校 思政教育 大學生 就業指導 作用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6(b)-0170-02
就業難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由于多數崗位存在供不應求或者供求不符情況,大學生又存在錯誤就業觀念,高不成低不就,因此,大學生就業難度大,就業率低,多數大學生對就業擇業較為苦惱,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高校通過開展思政教育,指導大學生就業,幫助大學生消除就業中的不良思想,切實有效提高大學生就業率。
1 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形勢
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了解就業形式的主要途徑,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就業形式也不斷變化,學生很難掌握有效就業信息,清楚就業動態,通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能夠為學生講述就業形式,幫助學生掌握就業信息,了解就業形式,加深學生對我國就業制度改革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認識,為學生指引就業制度改革方向[1]。學生通過了解就業形勢,能夠具有針對性的調整就業方向,選擇適合自己并在自己能力范圍以內的工作,提高就業率,解決就業困難問題。教師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形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就業信息,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對就業形勢中的主流、支流、全局、局部等問題進行準確分析,為學生提供正確引導,在正確認知與觀念下幫助學生認清就業形勢;二是密切關注國家現行的就業政策方針,引導學生認識到就業制度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對學生在就業形勢認識中遇到的困惑與疑問進行準確及時的解答,幫助學生認識就業形勢,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就業形勢,做出準確選擇。
2 培養大學生適合社會發展的健康心理素質
培養大學生健康心理素質,增強大學生抗挫折打擊能力,使大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發展,滿足就業需求是高校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易遇到挫折,受到各種考驗,學生能否有效面對挫折與失敗,戰勝困難,果斷處理各種矛盾,關系到學生就業甚至是以后的工作發展[2]。培養大學生適合社會發展的健康心理素質需要注重以下問題,下面進行詳細闡述。
(1)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自信心,在就業求職過程中,學生是否自信起到決定性作用,面試時間較短,面試者對學生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不夠全面,對學生的能力水平只有初步認識,學生表現自信,面試者會對學生產生較好印象,多數面試者會認為自信是能力的表現,即使還不具備較強工作能力,但一定具有工作潛力。反之,學生沒有自信,自己都認為自己可能不具備工作實力,在回答問題時緊張小心,會給面試者造成較差印象,覺得求職者環境適應能力較差甚至缺乏工作能力,面試成功率較低。自信心對學生就業具有重要影響,高校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自信心,幫助學生樹立自信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自信心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鼓勵學生學習,提升綜合素質,良好綜合素質是學生自信的基礎與前提;二是開展豐富多彩課外活動,學生在課外活動過程中能夠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并在提升能力過程中建立自信;三是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對學生實施思想教育時要客觀準確,對學生表現較好的行為進行表揚與贊許,使學生受到肯定,建立自信,對學生表現不好的行為也要及時指正,以便學生能夠及時改正缺點,表現更加優秀。
(2)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進取心,進取心是提高學生就業率的關鍵,學生是否具備進取心是面試者較為關注的問題,具有進取心的學生一般工作努力、認真,能夠不斷學習,提升自身能力,創造更多價值。通過實施思想教育培養學生進取心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首先,使學生樹立正確觀念,認識到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在就業中的重要性。其次,運用表揚、獎勵等激勵方法,激勵學生積極進取。最后,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堅韌不拔品質,堅韌不拔品質是學生不斷進取的前提保障。
(3)培養學生環境適應能力,環境適應能力是學生就業工作的重點,適應能力強,工作效率高,就業率高,反之,適應性差,工作效率低與同事關系較差,工作能力不強就會頻繁更換工作,就業率較低。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學生適應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培養學生分析能力以及判斷能力,以便學生在新環境下能夠發現問題做出準確判斷,適當調整自己,適應環境;二是引導學生客觀評價自己,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優缺點,使學生了解自己在新環境下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遇到狀況的同時看到自身潛力,形成積極自我觀念。
(4)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就業崗位少,大學生畢業人數多,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常常會遇到挫折,打擊,如果大學生受到打擊后自我否定一蹶不振就會失去工作能力,被負面情緒困擾,自卑,消極悲觀等,不僅影響學生就業,還會影響學生以后生活,甚至使學生產生心理問題,因此提升學生抗挫折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通過幫助學生建立自信,使學生認識到失敗并不可怕,感受到學生、教師各方面的關心和支持等是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有效措施。
3 消除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不良思想樹立正確就業觀
消除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不良思想,樹立正確就業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當前不僅僅大學生,包括學生家長以及學生親人對大學生都存在錯誤認識,普遍認為上完大學必須從事體面工作,進入公司、企業等正規單位進行工作,而一些不夠體面的工作如服務行業,對學歷要求不高的簡單技術行業等是不能夠工作的,上大學就是為了找一個好工作,不夠體面的工作都不進行考慮,致使大學生就業困難,好的體面工作供不應求,學生也可能能力不足,一些簡單技術類的工作供大于求,崗位招不到合適人才,因此消除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不良思想,形成正確認知具有重要作用。消除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不良思想,樹立正確就業觀,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轉變陳舊就業觀念,接受前沿就業擇業觀念,使學生認識到就業的真正含義,清楚自身位置與能力,適當轉變就業要求,提高就業率[3-4]。二是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明白工作不分貴賤,在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在滿足自身生活需要基礎上實現自身價值,為社會與國家做出貢獻。
4 結語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具有重要作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形勢以及就業政策,使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還能夠消除學生就業中不良思想,提升學生心理素質,以便增強學生環境適應能力以及抗挫折能力,該文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 廖劍生.探討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的整合[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0):226-228.
[2] 郭麗君.高校思政教育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4).
[3] 胡在東.思政教育在培養高校大學生就業觀中的意義[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11-112.
[4] 楊少英,朱艷麗.探討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的整合[J].高考:綜合版,2013(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