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瑤
【關鍵詞】 家長;小學生;學習;輔導工作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4—0039—01
面對新世紀對人才的新要求,家長們更加重視孩子的學習, “家長怎樣認識和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為了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不管家長的能力水平如何,只要充分認識了兒童學習的特點以及家長所起的作用,都能以正確的指導思想引導教育孩子。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給孩子傳遞正能量因素。
一、引導孩子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現在流行這樣一句話,在未來社會里,文盲將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那些不懂得學習方法、不會自行更新知識的人。家長要想自己的子女在未來的社會中長大成才,一定要注意對他們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比如,孩子上小學了,每天都會有一些口頭的或少量書寫性的家庭練習作業。家長要督促孩子放學后先完成作業,再玩耍、看電視。如果由著孩子玩夠了再來寫作業,作業的質量一般都沒有保證,而且還會讓孩子貪玩成性,把學習不當回事。所以,家長們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要求孩子每天傍晚記住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每天孩子回到家,可先問問孩子今天的家庭作業是什么,然后看看孩子說的與家校聯系本上寫的是否一致。
2. 堅持檢查家庭作業。家長要堅持抽時間檢查一下孩子作業完成的情況(包括口頭作業、課外補充閱讀及書面練習作業)。家長檢查作業,可以對孩子每天的學習狀況了如指掌,另外,家長認真的態度也能直接促使孩子重視學習。
3. 重視讀的作業。語文學科是所有學科的基礎,要學好語文,讀的作業更為重要,特別是近段時間孩子都以學習拼音為主,讀的訓練更不能少。凡是老師要求熟練拼讀音節和背誦兒歌的作業,家長們都要重視起來,不要讓孩子讀個一兩遍就算了。
4. 認真書寫。有些學生的家庭作業往往比課堂作業做得差,什么原因呢?家長對孩子書寫要求不嚴。孩子只要一拿筆,就應該認真書寫。對于書寫很馬虎的孩子,家長要一開始就給予制止,甚至給予較為嚴肅的批評和糾正,不能讓他養成了隨意書寫、馬馬虎虎的壞習慣。
二、家長應為孩子創設積極的家庭語言環境
作為一名家長,應多給孩子營造積極的學習環境。特別是語言的學習,只有植根于生活才具有學習的活力。所以,家長應在生活中和孩子多交流,多溝通。你要試圖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學習的重視,感受到你愿意和他一起享受學習的過程。態度決定高度,你的態度能告訴你的孩子,學習是一件快樂而又有意義的事情。
三、家長要為孩子創造實踐的機會,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
學習終歸是枯燥的。只有學習的成功才能帶來學習后續的動力。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可多創造成功的機會,比如比賽中適時地輸給孩子等。注意關注孩子的學習,對孩子的點滴進步都能及時、適當地進行鼓勵。這樣的鼓勵對于語言的學習尤其重要,因為語言的學習更需要孩子有一種自信心,樂于嘗試,大膽開口。家長對孩子做的事應以鼓勵、肯定為主。由于孩子年齡小,認識水平不高,考慮問題不周全,在學習做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大人不應因此指責孩子,更不能懲罰孩子,而應首先鼓勵孩子做得對的地方。對于孩子有失誤的地方,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問題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這樣,既能保護孩子自理活動的自覺性、積極性,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又能幫助孩子逐步走向成熟,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自理活動能力。
四、支持并幫助孩子準備教具,制作學具并珍惜孩子得到的小獎品、小制作
如,生字卡片、字母卡片、數字卡片等都是很有用的教具。畫圖、涂色、剪拼等,這些活動既是有效的學習,也是親子之間親切的交流。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準備這些教具、學具的過程中,就是在積極地、有效地學習和復習。教師可以把孩子在班上得到的小紅花、彩旗等,展示在他們的“學習角”里;把他們的獎狀、獎品陳列出來,適當地請親友們參觀,這能起到很好的鼓勵作用,家長還可以許諾,在孩子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小獎品”后,再給一次諸如玩具之類的“大獎”,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