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嘯飛

【摘要】本文對中長跑教學的特點和研究性教學的特點,采用研究性教學進行了全方位、系統的研究,歸納和總結了研究性教學在教學中如何實施,總結經驗和教訓,吸取各個教學方式的優點,摒棄其缺點和不足,從而促進中長跑教學中多樣性的發展。
【關鍵字】中長跑教學 研究性教學 探討
在實施研究性教學的過程中,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不但能讓學生掌握基本中長跑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還可以在實踐教學中讓學生身臨其境,獲得寶貴的經驗,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同時也能在此過程中增強了學生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從而為現代社會培養高素質的綜合素質型人才。
一、研究性教學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其對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目前高校的教學評價工作主要包括:對教師教學效果和教學過程的評價以及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筆者通過對文獻大量的閱讀,將本文的研究中心定位在對學生的評價上,也就是說將評價的重點集中在對體育教育專業游泳教學中實施研究性教學的評價,評價的主要依據是學生在學習實踐過程中表現出的具體行為和獲得的學習效果,據此對他們的學習活動做出客觀的判斷,從而促進體育教育專業游泳教學工作的良性發展。 1.評價原則。研究性教學不同于傳統教學,其更強調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即注重學生在參與研究性實踐活動過程中取得的情感體驗與感悟。在對教學做出評價時,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緊密聯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自我提高成為教學的重點,教學評價不是強加給學生的硬性定位,而是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改進、學習他人優點的催化劑。2.評價內容。在中長跑教學的過程中,應用研究性教學的評價內容已經由之前的知識與技能的考察方式轉變成靈活的考察方式。進行研究性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涵蓋多個方面,主要有學生參加學習活動的表現,活動當中獲得的情感體驗,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在實踐中創新能力、自主能力的發展狀況,學生取得的學習成果等。3.評價手段及評價方法。可以說, 研究性教學評價方式一改傳統的評價模式,其所運用的評價方式和方法表現為多樣性和靈活性,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將自評和他評緊密結合,在教學中,評價可以采取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的方式。除此之外,還要將小組評價與組內個人評價緊密結合起來,以及將書面材料評價和學生口頭陳述展示評價結合起來;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也要對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提起重視,因為學生能否積極參與探究活動,主要是由其興趣和態度所定的,基于此,在教學評價工作中要將定性評價作為主義,采用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
二、研究性教學在中長跑教學中的實施程序
筆者在分析總結中長跑課程的主要特點時,根據學生對技術動作的實際掌握情況和其一般的心理特征,把中長跑教學中實施研究性教學的程序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圖1)
1.引導一準備階段。引導一準備階段主要的任務是將學生帶入到中長跑問題情景中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通過思考不斷否定之前不正確的認知,使其認知產生沖突,發動他們的研究性思維,充分挖掘他們潛在的學習、研究能力,并將這種精神帶到生活中去。基于此,在教授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差異性,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以及中長跑教學自身的特點有針對性的揭示知識背景,創設情境,從而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研究動力,確定研究課題,建構合理的課題研究小組,同時協助他們制定較為完善的研究草案。例如:教師在講解中長跑技術動作的演變概況時,可以播放一些中長跑比賽的視頻和圖片,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也可以在視覺上帶給學生一定的沖擊,對中長跑的技術動作有基本的表層了解。
2.指導一探究階段。可以說指導一探究階段是研究性教學的重要階段,其主要任務是對研究方案進行考核,其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整合和信息的收集,提高其獨立解決問題、探究發現的能力;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體現為五自主,即自主參與、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設計和自主實施。學生在明確研究目標之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所選課題的特征進行知識、技巧的講解,方式方法的傳授,在指導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主要培養學生判別虛假信息、篩選優劣資料以及獲取有用知識的能力,指導學生利用多種方式和多個渠道獲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和資料,同時要對材料進行整理分析,總結歸納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探究實踐能力。
3.評價—反思階段。在這個階段當中,主要任務是對研究活動進行總結、評價與反思。在此階段,學生可以根據實踐體驗得出最后的結論,并且通過交流和大家共同分享研究成果。教師可以組織演講報告、研討會、辯論會等,讓學生在活動中發散思維、共同學習勉勵、共同進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使命感。
三、結論
客觀來說,所有的教學方式都會存在一定的缺點與不足。基于此,在進行探索研究性教學的過程中,要把握好繼承和發展二者之間的關系。實踐表明,研究性教學在實踐過程中操作的難度較大、耗費的時間過長、教學評價難以控制,這些問題都影響了教學的效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總結經驗和教訓,吸取各個教學方式的優點,摒棄其缺點和不足,從而促進我國教學改革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況迎輝,宋愛國. 論研究性教學實施的關鍵要素[J]. 江蘇高教,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