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文
【關鍵詞】 初中語文;寫作興趣;素材;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4—0047—01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教師而言,最難教的是作文;對學生來講,最難寫的也是作文。“寫作文真難 ”這是許多學生的煩惱,更是無數學生發自內心的喟嘆。其實,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試圖一蹴而就或一勞永逸顯然是不現實的。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難情緒呢?我認為應當從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而寫作興趣不是生來就有的,是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的。
一、 加強課外閱讀,喚起寫作興趣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首先必須要讓學生多閱讀,從閱讀中感受文學作品的無窮魅力,激發寫作的興趣。古人說: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優美的文章和片段,這都是寫作教學的絕好材料。課本中入選的課文大多都是名家名篇,語言生動形象,結構精巧嚴密,易感易學,很適合學生閱讀借鑒。對于這些課文,我們應該讓學生多讀多記,特別精彩的篇目必要時要提倡學生背下來,積累的東西多了,到寫作文時腦海中積淀下的語言就會像涓涓細流,自然而然地從筆端“流淌”出來。
二、留心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文學源于生活,生活乃寫作的源泉。大千世界,有形形色色寫不盡的人、事、物、景,生活是最豐富的海洋,其間并不缺少可供借鑒的素材,缺少的是發現美景的眼睛。作為語文老師,要教會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力求在作文中寫出真情實感。要讓學生明白作文就是把我們身邊的生活寫出來,把平時所見的、所聽的、所想的、所感的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這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息。”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多引導學生體驗生活,重視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如節假日出游的見聞,平時上學、放學路上的所見,街上、小區里、村社里的特事、樂事、糗事,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的觀感等等,都可以把它記下來,寫下來,長此堅持,日積月累,寫作素材自然就會積少成多。 在生活、實踐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觀察過程,要仔細觀察,切忌浮光掠影,蜻蜓點水。若有一些心得體會,就要及時記下來。這樣堅持久了,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就會習慣于記實事、寫真人、抒真情、發實感。
三、創新評改方法,提高寫作能力
在作文批改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作文評改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評改,如可采取互批互改、小組批改等多種形式。老師要注意培訓學生,要教給學生批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要求學生批改作文時要做到:一要先通篇讀,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二要一句一句認真讀,找到不通順的句子、不恰當的詞語、錯別字、用錯的標點符號等,并用圈、點等符號標出來;三要寫上對這篇作文的簡評、等級或分數。這樣基礎好的學生與基礎薄弱的學生對調批改作文, 寫得差的學生改到好的作文時,可以從中學到方法,受到啟發,得到提高;寫得好的同學通過批改寫得差同學的作文,也可以提高他們修改文章的能力,從中得到收獲。多年的實踐證明,讓學生自己評改作文會使學生逐步養成愛動筆的好習慣,十分有利于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天長日久,就會自然而然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四、鼓勵賞識成功,激發寫作欲望
有人說,好學生是夸出來的,這話一點不假。在作文教學中,我們也千萬不能忽視鼓勵的力量。要樂于為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要善于給學生創設一個展示才能的平臺。對于那些寫作水平不高的學生,教師應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對于寫作能力強的學生,教師應盡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處,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又愉快地認識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這樣,所有的學生就都能有機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濃厚的寫作興趣。作文課后,我經常會挑出一些優秀作文和進步大的作文,在班內的墻報中開辟優秀習作專欄,張貼在教室里,以便于班內的學生相互閱讀、欣賞。這樣做既可以讓學生們互相學習,又有很強的激勵效果。我還經常鼓勵我的學生辦班級手抄報、寫日記、小作文、隨筆等,并鼓勵他們積極向學校的《春蕾》月報投稿。這些做法都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欲望。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