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業祥
摘 要:以MOOC為代表的在線教育以燎原之勢席卷全球。MOOC的快速發展對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形成了巨大挑戰。該文結合MOOC的發展現狀和特點,分析得出高職教師面臨著教學方式的改變、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學能力的提高以及信息素養的有待提高等方面的挑戰,提出了教師適應MOOC教學環境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MOOC 教學能力 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6(a)-0147-02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的特色就是要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而師資的力量是其關鍵性因素。這就要求無論學校的教材、教法、學法等方面都要圍繞培養目標進行。當今正處于互聯網時代,云計算、大數據、網絡信息正在深刻改變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或即將接受在線教育課程,以MOOC為代表的在線教育以燎原之勢席卷全球。MOOC也順應時代潮流沖擊著傳統的高職教育,沖擊著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權威地位。如何應對MOOC大潮成了高校教師應該思索的一個主題。
1 MOOC發展及特點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一種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模式,音譯為“慕課”。MOOC掀起的教育風暴始于2011年秋,伴隨著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平臺的正式上線,引發了教育界的高度關注,喚起了對教學模式的重新審視,2012年被稱為MOOC元年。MOOC運動在我國開展得稍晚一些,2013年5月21日,北大、清華、港大等國內高校加入edX網站,自此開啟了國內MOOC發展的浪潮。隨后在2013年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加盟了Coursera。除此之外,其他國內在線課程網站如“在線學堂”、中國大學MOOC網等MOOC網站相繼出現,推動了國內MOOC教育的迅猛發展。
1.1 規模巨大,成本低廉
從學習者規模看,MOOC是網絡課程,在線學習非常方便,所以一門MOOCS課程的學習者成千上萬,甚至是十幾萬學生都有可能,比如美國,斯坦福大學在幾年前利用MOOC開發了課程《人工智能導論》,此課程吸引了190多個國家的16萬名學生進行學習。從課程資源投入看,開發一門優秀的MOOC課程,首先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國內知名大學對MOOC的資源也是非常巨大,動輒一門課程幾十萬,但MOOC資源一旦制作完成,借助于網絡和新科技,課程制作邊際成本顯著下降,課程制作者以較低的價格通過學習平臺將學習資源分享給全球學習者,而學習者也愿意以低廉的成本獲取學習信息,實現了教與學的雙贏。
1.2 內容開放,在線交互
MOOC本質上屬于網絡在線課程,該課程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放性,面對全球用戶開放,只需要用戶進行簡單注冊就可以參加MOOC課程學習。MOOC的開放性有助于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使得全球所有感興趣的人群都可以共享優質教育資源。MOOC沒有固定的教室,教師與學生之間并不面對面,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觀看課程視頻,然后通過相應的在線測驗來檢驗和鞏固學習效果。在MOOC學習過程中,教師全程參與課程教學,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狀態,教師與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互動。
2 MOOC給高職教師帶來的沖擊
2.1 教學方式的改變
目前大多數高職學校仍然采用傳統課堂教學,教師一言堂,學生無心聽。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效果不好。MOOC的誕生改變了教與學的關系,MOOC的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的授課。MOOC教學采用教師精心設計、演繹形象的視頻進行教學,視頻課程往往被設計成10分鐘左右的“微課程”,一個“微課程”講述一個知識點。學生先觀看有關的課程學習視頻和相關學習資源,然后在討論區提出疑難問題,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做針對性的解答,實現了課堂教學的翻轉。因此,必須再造教學流程,這在無形中也增加了教師教學的難度,有些老師無法適應這種教學方式。
2.2 教師角色的挑戰
傳統教學中,一門課程一般只有一位教師,有些課程配備少量助教。然而優秀的MOOC課程學習者成百上千,甚至高達數萬,課后的輔導和問題的解答工作量巨大,一個教師不可能完成,必須組建教學團隊,通常主講教師專心致志于教學視頻的講解,其他參與教師作為教學設計專業和課件制作專家協助教學資源的錄制,其他教師或者選修同一課程的院校教師則轉變成課程的輔助完成者,基本不再承擔傳統課堂講授活動。
2.3 教學管理的挑戰
通過手機上網和玩游戲的“低頭族”成為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最常見的問題之一,降低手機對課堂教學的影響成為難以攻克的課題。原因:一是目前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缺乏,學習動機不強烈、缺乏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玩手機消磨時間;二是部分教師授課往往比較呆板,與學生缺乏交流與互動,部分教師備課敷衍了事,沒有針對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而進行授課,缺乏講課技巧,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枯燥無味,學生聽課興趣減弱,遂而轉向利用智能手機打發課堂時光。學校采取沒收手機、關閉網絡等“堵”的方式效果收效甚微。
3 MOOC時代高職教師發展對策分析
3.1 改變教師角色
在MOOC時代,傳統的教師角色和學生的角色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教育中,以教師為中心現代教育中,則以學生為中心,學生通過網絡資源庫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教師則作為學習的引導者和指導者而存在,利用在線學習的數據來分析判斷學生的興趣點和問題難點,并有針對性引領學生從事探究性學習。在MOOC的教學體系中,高職院校要順應時代潮流,及時調整辦學理念,梳理教學理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動教師專業化、職業化的發展,使學生愿于學習、樂于學習、學會學習。
3.2 改進教學方式
MOOC顛覆了“以教為中心”的傳統教學,強調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實現了“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真正把學生推到了教學雙邊活動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提升了課程教學效果。在教學方式上,MOOC采取“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的教學方式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在網絡上學習知識,在課堂上多采取課堂討論,讓學生自主去尋找答案,多進行探討式訓練。因此,高職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反饋,及時調整授課內容,課后應及時通過郵件、社區、即時通訊軟件等方式,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因此,教師應以MOOC沖擊為契機,加強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研究和創新,反思如何進行學習者的組織管理、如何引導學習者深度參與,探索“傳授范式”到“學習范式”的轉向。
3.3 善用信息技術
在網絡時代,利用智能手機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資源無可厚非,但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智能手機是一把雙刃劍,要充分發揮積極的特色,對消極的一面更多需要進行引導。MOOC課程可以借助智能手機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利用手機這個平臺進行人際交流和溝通,同時,可以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源,如:微課、微講座、微視頻等,甚至有些課程的學習和作業都可以通過手機完成。課堂上,教師不能生硬地拒絕手機入課堂,而積極地引導學生使用手機有助于教學活動,比如: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手機查看資源、課堂討論等。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需要引導學生樹立理性地態度,科學使用手機,成為手機的主人,讓手機有助學習和工作,讓手機回歸到最本質的工具,成為學生學習的輔助工具。
參考文獻
[1] 宋靈青.MOOC時代教師面臨的挑戰與專業發展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9):139-143.
[2] 汪衛芳,樊祎斌.MOOCS時代高職教學模式改革路徑選擇[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23(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