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清華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葉老還說:“學生通過預習,自己閱讀課文,動了腦筋,得到理解,當討論的時候,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的結果正相吻合,便有獨創成功的快感;或者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結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長的思索;并且預習的時候絕不會沒有困惑,困惑而沒法解決,到討論的時候就集中了追求解決的注意力。這種快感、思索與注意力,足以鼓動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的效果,有很高的價值。”那么如何讓學生預習有效,切實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呢?
(一)、重視預習方法的指導
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一個人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就如同打開了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就能獨立地向新知識領域進軍,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識的頂峰。從一年級開始我就布置學生預習,但效果不佳。 因此,這一次我先從課堂上引導學生預習入手。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流利。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寫作技巧,更有助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增強聽課的目的性。所以,“讀”在預習中是最不能忽視的一個首要環節。我先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進而從讀中悟理、悟情、悟法,并發現疑難。 二是查。初讀一篇新文章,學生總會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生詞。這時,我便提醒學生請來工具書幫忙,并把易錯的字音、較難記的字形、字義,記錄在書上或預習卡上,特別是一些多義字,我教給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鼓勵學生反復體會,自查自悟。 三是畫。畫出關鍵詞,重點句段。說說自己的理解。我指導學生用不同的符號,如“---”“──”“~”“√”(依學生喜好而定)勾畫文中的重點、難點。另外,學生自己認為精彩的描寫、含義深刻的句段及對自己有所觸動、有所啟發的片段,都可以選用自己喜愛的固定標志畫出來。四是批。可以批注最有意思的最難忘的語句;可以在自己認為最應該向作者(或文中人物)學習的地方,簡單批注自己的第一感覺、一時的體會。如在學習《橋》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邊讀課文邊勾畫描寫洪水的句子,并批注自己的體會。當我在巡視時發現有一位同學在“水漸漸躥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這句話旁是這樣批注的:“舔得人渾身起雞皮疙瘩,直冒冷汗,雙腿發軟。”又如:在預習《再見了,親人》這一課時,一位同學對“是您帶著全村婦女,頂著打糕,冒著炮火,穿過硝煙,送到陣地上來給我們吃。”是這樣批注的:我從“頂著、冒著、穿過”這些詞體會到當時的環境非常惡劣,非常危險,子彈就從他們的頭上、耳邊、身上擦過,可她們毫不畏懼。這就是學生的真切體驗,這就是學生與文本的真實對話!
五是問。許多學生往往有一種錯誤的認識,就是認為反正老師上課要講,不愿花費時間去自查自找自問,養成一種懶散的學習習慣。針對這種心態,我先給學生講清道理 ,然后要求他們把疑難問題在書上標識出來,看誰提的問題最多。我提示他們可以從這些方面去問:關于字詞的,關于內容的,關于布局謀篇的,關于文章作者的和時代背景的。孩子們為了發現問題,紛紛開動腦筋挖空心思找出疑點 ,如在預習《白楊》這一課時,就有同學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爸爸看到一顆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顆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時為什么嘴角浮起一絲微笑?”這樣,既可創設探索的氣氛,又可活躍思維,提高預習效果。
(二)、精心設計預習提綱
要想讓預習達到效果,就要讓學生在預習是有目的、有針對性,那么預習提綱的設計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每課預習前我都會根據課文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預習提綱,如:在預習《晏子使楚》這一課時,我列出了這樣的預習提綱: ①讀課文,識記本課要求認得生字。②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③認真讀課文,說說晏子出使楚國,楚王幾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樣應對的?你從晏子的話語中體會到了什么?運用表格的形式完成。④你覺得晏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三)、及時檢查預習情況
及時檢查預習情況,對培養學生預習習慣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檢查的方式有:看學生的預習筆記、出幾個小題讓學生筆答、課內提問檢查等。無論采用哪種形式檢查,檢查后都要對該次預習情況進行評講,以推動下一次預習。培養學生預習習慣,主要靠學生持之以恒的預習實踐,只要長期堅持,經常指導,學生的預習水平便會不斷提高,就能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我一般采用抽查或者小組長檢查的方法進行檢查。根據檢查的情況,一方面及時解決學生預習中出現的問題,同時根據這些問題及時修訂教學方案,做到有的放矢的教學。對確實不能完成的預習任務分析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便在課堂上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
(四)、及時進行評價激勵
激勵性評價具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創造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增強學生學習信心等作用。因此,在檢查學生的預習作業時我就有意的把認真完成的同學和品析句子是體會獨特的同學記下來,在上課時我便有意識的讓他們展示,并節此機會對他們進行表揚、鼓勵,以此來激起他們預習的興趣及積極性。如:對于前面所提到的對于《橋》這一課文那位同學的批注,我是這樣評價的,我說:“你的批注非常的精彩,你能入情入境地想,并聯系生活實際,形神兼備地批注自己的真實感受,非常棒。”相信這樣深刻的體驗,她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相信其他同學也會學習這樣的方法,甚至創造更好的新方法。